高校金課建設探索: “兩性一度”鍍“金課”


高校金課建設探索: “兩性一度”鍍“金課”


“金課”從教育部的報告中來定義就是高質量的課程,具有“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的特徵,從金課的分類上來看分別為:線上金課、線下金課、混合式金課、虛擬金課、社會實踐金課。高校全力打造“金課”淘汰水課,主要源自現階段高校的部分課程太容易“混學分”沒有挑戰度,學生在課堂中被動聽課,教師採用灌輸式教學(念PPT)。作為校內普通老師,我們應該怎麼理解“兩性一度”,打造“金課”?

高校金課建設探索: “兩性一度”鍍“金課”


慕課背景下的教學重構團隊是這樣認為的:

一:從教學設計看“金課”的教學設計

在課程設計中,我們首先要確定教學目標,然後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高階性的教學目標才能讓課程達到“金課”的要求。按照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法,我們在設計金課的時候更注重學生的“分析、綜合、評價”等要求的設計。

“高階性”, 就是知識能力素質的有機融合,是要培養學生解決複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

當然,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對於學生初級認知部分也要涉及,傳統以教師為中的授課課程中,老師重點在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記憶、理解和初級應用。在高級認知方面沒有做過多的設計,比如課堂中進行必要的研討、辯論、情景劇、上機實踐、同才互評、作業分享等教學活動,鼓勵學生進行發明創造。

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設計中,對於授課部分的內容則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縮短時間,更多地設計活動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互動。

我們在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時候通常按照知識傳授、能力建設、情感(態度)養成三層來劃分。傳統課堂的教學設計重在知識傳授,以老師授課為中心,這屬於第一層,這一層所涉及的是課程的事實性知識和概念性知識,部分內容可以通過線上教學完成,課堂教學則側重於能力建設。能力建設和態度養成需要更多實施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互式活動。

高校金課建設探索: “兩性一度”鍍“金課”


二:從教學活動的設計來看課程設計的“創新性”


“創新性”,是指課程內容要反映前沿性和時代性,教學形式呈現先進性和互動性,學習結果具有探究性和個性化。課程教學活動設計應符合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教學改革方向,注重激發學生學習志趣和潛能,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今天,老師們可以充分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課程應用與課程服務相融通以適合在線學習、翻轉課堂以及線上線下混合式拓展性學習。有針對性地解決當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充分利用和發揮網絡教學優勢,各教學環節充分、有效,滿足學生的在線學習的訴求,不是傳統課堂的簡單翻版。

我們看到學生的參與式學習活動的學習保持率是不一樣的,不同的教學活動設計會給學生帶來不同的收穫。


從教學活動的創新來看,我們可以瞭解一下國際上這幾年的教學創新方法。

高校金課建設探索: “兩性一度”鍍“金課”


三:從考核要求來看“金課”要求中的“挑戰度”


“金課”相對於“水課”而言,就是對學生的考核要求提高了,不是在課堂中輕鬆學習就可以“混學分”的課程。金課對學生的要求高,考試有一定的挑戰度。而這個挑戰度的設計並非故意“刁難”學生,而是針對教學設計的三層目標分別設計相應的考核要求及題目。

1)知識認知部分的考核

針對於學生的初級認知或知識認知的考核主要是考察學生的記憶理解能力,我們在準備課程資源的時候會給學生提供:視頻、相關文獻等內容,學生學習也主要靠閱讀、視聽。考核的題目主要是客觀題(判斷、多項選擇、簡單的填空等)。

我們在考查學生的時候就不能出“打響武昌起義第三槍的人是誰?”這樣的題目有違知識認知考查的宗旨。

2)技能方面的考核要求

針對於學生的技能型方面的教學要求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能力,考核學生的能力包括學生的動手能力、操作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思辨能力、評價的能力等。這類題目不僅要求學生完成項目的要求,可能會要求學生協同完成項目,學生之間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解決實際的問題。這類題目更接近生活、工作等真實的“需求”。

3)態度方面的考核要求

老師在考查學生的情意目標時通常會想到“申論”,讓學生學習後能夠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給出自己的主見。其實,這項考試是非常難的,因為太功利,我們的學生通常會“押題”,提前準備好相關的內容,到考試的時候再背下來,完成考試。這不符合我們的考核要求,同時,我們組織學生參加這類題目的考查的時候,通常給學生開放的答案,沒有唯一的,學生之間不僅是相互競爭的關係,還可能是相互學習,同伴成長。我們在考查學生的時候要給學生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對課程的內容完成學習後,實踐也完成了,學生就會對課程的自我認知提升,形成教學的“情意目標”。

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原則來設計“金課”,實施“金課”,考核“金課”。同時,金課的目的是提高整體教學質量,今天,我們從“兩性一度”三個方面對金課的教學設計、教學活動設計、考核要求設計進行了討論,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老師能夠提出你們的看法,請把相關的討論內容寫在留言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