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水師範學院80後思政課女教師張穎娟的“金課”夢

努力打造六盤水師範學院思政金品課程


張穎娟,六盤水師範學院一名80後思政課女教師,重慶大學法學碩士,副教授。主要承擔《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

張穎娟常說:“上好思政課,除了掌握專業的理論知識、廣博的人文歷史知識外,自身還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才行。”為了上好思政課,她除了練好教學基本功外,對每一堂課都認真準備,精心設計,用學生能接受的思維和方式走進他們的心裡,喚起情感共鳴,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六盤水師範學院80後思政課女教師張穎娟的“金課”夢

回憶兒時夢想 與教師職業的不解之緣

“因為選擇,所以堅持,我一直沒有後悔選擇教師這個職業。”在談及為什麼選擇教師這條路時,張穎娟笑了笑說,“兒時總喜歡和鄰居家的小女孩玩老師和學生的遊戲,在陽臺的門上掛塊小黑板,搬兩張桌凳,拿本教科書就開始‘上課’了,童年的遊戲帶給我無限的樂趣……長大後,童年的記憶慢慢被淡忘,直到高考之前也沒在志願表上填上任何一所師範大學……然而陰差陽錯,非師範專業的我卻在畢業後成了一名大學老師。”

由於是非師範專業出身,剛開始,張穎娟對教師這個職業充滿了恐懼,害怕自己不能勝任,害怕誤人子弟。

張穎娟回憶,至今還記得上第一節課時的情景,課前的那個晚上,激動得一晚沒睡著,忐忑不安地徹夜難眠。上講臺後感覺全身都在發抖,尷尬地和學生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最後是硬著頭皮把之前準備的講稿內容很不通暢地背了下來,勉強撐過了一節課。“感謝同學們用一顆包容的心包容我課堂上的失誤和不專業,是同學們用肯定的眼神讓我在講臺上找到了自信。”看到同學們渴望知識的眼神,張穎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張穎娟說,“我將繼續努力,做得更好,把畢生所學傳授給學生們,希望能對他們的學習、未來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啟迪和幫助。”

解讀戰“疫”形勢 讓思政課充滿家國情懷

“2020,愛你愛你,這本是一個充滿愛意的美好數字,卻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這份愛增添了幾分悲壯和沉重。在疫情防控中,全國人民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積極擔當、主動作為,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積極貢獻,真正用實踐檢驗了初心和使命。這場疫情阻擊戰是對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體現在了“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格局上......”結合當前“役”情形勢,張穎娟在“停課不停學”思政課堂上以豐富的內容、創新的手段、輕鬆的方式,將一堂講述《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思政課,用牽動全世界的疫情故事講了出來,整堂課慷慨激昂,生動感人,充滿了愛國情懷。

張穎娟經常和學生打成一片,懂得學生的心理感受,知道學生的情感需求,她的課總能點燃激情,讓整個課堂充滿青春活力。她常常以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為主,經常設置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特別是課堂上的互動環節,同學們都積極參與討論。疫情期間,雖然師生天各一方,但她的課堂上總是充滿了輕鬆活躍的氣氛。學生卜石秋在討論中說,“張師講的疫情思政課,令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這場疫情讓我想到了一個詞——‘多難興邦’,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更應該肩負起年輕人的責任,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相信我們強大的祖國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學生鍾雙娣說,“作為新時代青年,應該勤奮學習,鍛鍊身心,努力做新時代具有過硬本領和高尚品格的接班人。在這場嚴峻的戰“疫”中,不信謠、不傳謠。我們堅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廣大青年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奮戰,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張穎娟在每次上網課前總會提前將教學清單和錄製好的慕課推送到平臺上,讓學生們先觀看慕課,課堂上再針對同學們的疑問進行互動。整個教學過程中,她注重教學環節的設計,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教學效果良好,深受學生喜歡。張穎娟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線上教學就是一個試金石,雖然說不能像面授那樣監控學生的學習狀態,卻能夠通過加強教學設計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張穎娟的思政課,始終堅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總能融入青年的精神血脈,洋溢著濃濃的家國情懷。

六盤水師範學院80後思政課女教師張穎娟的“金課”夢

打造一流課程 使思政課更具育人價值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打造思政“金課”,是黨和國家不斷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人才保障和思想保障,也是切實保障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取得實效的重要舉措。

為了響應國家建設一流大學的號召,貴州省擬於2017年在高等學校立項建設一批一流團隊、一流平臺、一流專業、一流課程等建設和培育項目,以支撐一流大學的建設。在學校的組織下,經過層層比拼,張穎娟申報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獲貴州省2017年一流課程建設項目立項(六盤水師範學院共立項4項,其中兩項建設項目,兩項培育項目)。立項後,她作為項目負責人帶領項目組成員開展建設,經過兩年多的不斷努力,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進行了課程改革;修訂了大綱;修訂完善教案、課件;她作為主持人獲得了六盤水師範學院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項目立項,獲六盤水師範學院精品視頻公開課項目立項;發表教改論文若干;撰寫了教學案例集和實踐教程兩本教材的初稿;制建了慕課,並在疫情期間投入使用。

張穎娟回憶,在制建慕課過程中,從知識點的拆分,到搭建課程框架,到撰寫腳本,再到錄製……過程非常艱難,無數次抓狂到想要放棄。然而也是因為有了前期的準備,面對當前的疫情,老師們不再慌亂,紛紛變身“網紅”,為學生們上起網課來也顯得較為輕鬆自然了。

張穎娟說,“在落實一流課程建設項目過程中,儘管還有許多不足和遺憾,但最艱難的部分總算完成了。感謝團隊裡的每一位成員,正是因為有了大家的辛勤付出和全程參與,整個項目才得以順利實施。同時,也感謝這段經歷,讓自己得到了鍛鍊和成長。我將不懈努力,依託貴州省一流課程項目和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1+4”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打造我校思政金品課程,並衝向全省、全國。”(王良豪)



六盤水師範學院80後思政課女教師張穎娟的“金課”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