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革命”中“金課”建設的多重維度


“課堂革命”中“金課”建設的多重維度


余文森,福建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院長,教授,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全國優秀教師

學習是課堂的應有之義,學習在課堂真實發生原本也是天經地義的事,但由於現實課堂中確實存在著大量學習缺位的現象,即“異化”的課堂,由此導致了“課堂”內在標準的喪失和“課堂”應有之義的遺忘,為此不得不加以強調,讓學生學習在課堂真實發生,對“異化”的課堂進行“課堂革命”,目的是對課堂本義的喚醒,使課堂迴歸學生學習。推進“金課”建設,應把“金課”定位於學生在真實、深度、完整的學習上。因為大學教育的根本在於引導學生建立端正的學習態度、發現學習的意義、發展學習的能力, 而課堂正是完成這個根本任務的主渠道。

“金課”是針對“水課”而言的,“水課”就是學生不學習、假學習、淺學習的課, 相對而言,“金課”就是學生在學習、真學習、深學習的課。“金課”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推進。

1.“課程”維度的“金課”建設

大學教學是以“課程”為教學單位的,課程建設是打造“金課”的物質基礎。基於“金課”的課程建設,可以實施的舉措是:首先,提煉各門課程的學科核心素養元素。為什麼而教、為什麼而學,這是“金課”建設的首要問題。愛因斯坦曾說過:“教育無非是將一切已學過的東西都遺忘後所剩下來的東西。”所剩下來的東西就是一門課程教學之後留在學生身上、影響或伴隨學生一生的關鍵能力、必備品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也即該門課程的學科核心素養。基於此,要求每位老師準確提煉所教課程的學科核心素養,明白通過本門課程的教學究竟要給學生留下哪些有價值的東西。當前正在進行的專業認證工作,也要求列舉各門課程對專業培養目標的貢獻點。這是教師對自己所教課程的學科本質和獨特育人價值的重新認識和定位。這種安排會增強教師教學的自信心和學生學習的方向感。這也是立德樹人工作在各門課程教學中落實的關鍵一環。其次,精簡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圍繞學科核心素養對所教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精選,實現少而精的要求。

多而雜的內容體系一方面導致教師滿堂灌,另一方面導致學生死記硬背。唯有少而精,才有可能引導學生進行深度的通透式的學習,並把所學知識昇華為學科核心素養。內容是為目標服務的,學科知識是為學科核心素養服務的。知識本身不是目的,學科知識的選擇和教學都是為了形成和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服務的,刪除無助於學科核心素養形成的內容,確保學科知識的基礎性、時代性和專業性,這是“金課”建設的必要前提。

2.“課堂”維度的“金課”建設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渠道和主路徑,是“金課”建設的主戰場。針對課堂改革提出的任務是從“講授中心課堂”轉向“學習中心課堂”,以學生的學習為主線、為核心、為主體構建大學新課堂,把學生的學習權還給學生,確保學生在學習、真學習、會學習和樂學習,使學生的學習在課堂真實、深刻、完整地發生。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著力:第一是自主閱讀。大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和能力,教材的很多內容完全可以自己讀懂。學生能夠自己讀懂的,教師不講。另一方面,教師也要從方法、策略、技巧等方面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必要的指導和訓練,特別是在課程剛開始的時候。

從閱讀的要求而言,要引導學生讀出教材內容的本義、挖掘教材的深意、發現教材的不足、質疑教材的觀點,逐步達到深閱讀。從閱讀的過程角度說,要從教師的導讀逐步過渡到學生的自讀。學生的自閱讀和深閱讀是構建“學習中心課堂”的關鍵和基礎。沒有建立在學生閱讀基礎上的課堂只能依靠教師的講授了。一旦學生具備了閱讀能力並形成了閱讀習慣,學生慢慢就會把閱讀前置,在課前就完成,並且不只限於教材,而是會拓展到相關的文獻,這樣就會使課堂騰出更多思考特別是討論的時間。第二是深度思考。思考是讓學習深度發生的根本,沒有思考的學習只能是淺學習或是形式上的學習。閱讀過程也伴隨著思考,但是,深度思考卻是圍繞著“核心問題”進行的。對此,要求老師每單元每節課都要圍繞教材的內容主題設置一個“核心問題”,這樣的“核心問題”。其一要起到對所學知識的聚焦和組織的作用。知識內容成為回答和解決“核心問題”的依據和佐證。這是激活知識的有效手段。其二要起到對學生思維進行有效訓練的作用
。問題是思考的導火線,“核心問題”要特別具有學科性,會啟發和引導學生學會用學科的語言、概念、方法、思路進行思維,掌握學科思維,發展學科思考力和批判力。第三是交流表達。學生經過閱讀思考之後,多多少少都會形成和產生自己的一些觀點和想法,因此就會有了交流表達的慾望。只有通過交流表達,特別是討論和辯論,認識和思維才能變得更加清晰,所謂真理越辯越明。所以,交流表達和討論辯論要成為課堂教學的常態,每節課都要留足時間跟學生互動,給學生表達表現的機會和平臺,這樣不但會提升學生的表達力,還會有效刺激學生的閱讀和思考,從而形成三者的良性循環。閱讀、思考、表達是學習中心課堂的三個根本要素和核心環節,課堂從以教師講授為主讓位於學生閱讀、思考、表達為主,教師的角色也相應地由學科知識的講授者轉變為學生閱讀的指導者、思考的激勵者和表達的組織者。

3.“課外”維度的“金課”建設

大學區別於中小學的重要一點就在於“自由”,即可支配較多的自由時間,這個時間屬於“課外”。我們所期待的學生真實、深刻、完整的學習不僅要發生在課內,也要發生在課外。基於此,

筆者所在的學院就積極倡導和實施“讀思達三百行動計劃”,即大學四年閱讀100本書、思考100個問題、寫作100篇文章。閱讀的100本書包括學院老師為本專業學生推薦的50本和學生自由選擇的50本,這是需要認真閱讀且需要寫讀後感和評論的。同時,學院每個月組織學生開展一次讀書交流會,分享彼此的讀書心得和體會,並邀請教師進行解讀和點評。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其精神發育史,大學四年的成長取決於學生的閱讀量,而最為重要的是讓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和情趣。大學生是理性思維發展的成熟期,要求學生思考100個問題同樣不是目的,而是為了形成思考特別是理性思維的習慣。問題可以來自課外閱讀、課內學習,也可以來自自身的興趣愛好和生活經驗。問題既可以是學術性、專業性的,也可以是生活性、社會性的。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前提,學會分析、推理、論證問題是關鍵;養成基於事實、基於邏輯的思維方式和質疑、批判的思維精神是核心,鼓勵學生把課堂內的問題帶到課外和生活中來,同時把課外的問題帶到課堂上,從而打通課內和課外,使思考在持續的互動中不斷深化。寫作100篇文章顯然是為了訓練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這裡的文章既不限文體也不限字數,關鍵是能夠把要說的事情說明白。作為整體推進的“讀思達”,鼓勵學生把寫作表達建立在閱讀和思考的基礎上,以自己讀過的書和思考過的問題為主題進行寫作。
寫作不僅是文字能力的鍛鍊,也是思想的提煉和磨練,通過寫作學會清晰、準確乃至有個性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和認識情感。不得不承認,當前大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堪憂:從內容角度講,寫不出有思想的東西(提不出自己的觀點,或是對別人觀點獨特的見解或解讀);從形式角度講,寫不出有邏輯的結構清晰的論文;從文字角度講,普遍存在文字不順、語句不通甚至錯別字現象;從選題角度講,缺乏問題意識,提不出有價值和有趣的問題。筆頭是訓練出來的,思想是積累出來的,沒有寫作的習慣,表達能力便無從發展。為此,希望通過這個行動計劃,立足於培養終生的閱讀者、理性的思考者和負責任的表達者,使學習真實、深刻、完整地發生在學生的一生之中。

4.“實踐”維度的“金課”建設

實踐課如何讓學習真實、深刻、完整地發生?答案是項目學習。各專業可以結合自己專業的特點精心編制若干個項目供學生選擇,學生也可以自己選擇喜歡的項目,在規定的時間內獨立完成。項目學習是一種任務導向的實踐學習,通過一系列任務的完成和問題的解決,最終達成項目目標的學習方式。正如完整的理論學習要經歷閱讀、思考、表達三個環節一樣,完整的項目學習也要經歷方案設計、動手實踐、作品展示三個環節,方案設計是項目學習的前奏:第一,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要完成的任務是什麼?第二,清楚解決問題的路徑和思路是什麼?完成任務的條件和過程是什麼?值得強調的是,項目學習中的問題和任務是真實情境中實戰性很強的問題和任務,不同於書本上認識性的習題和作業。方案設計的核心是對學生設計思維的訓練。動手實踐是項目學習的核心:第一,項目學習需要動腦,更需要動手;需要理論,更需要實踐。確切地說,它是一個把動腦轉化為動手、理論轉化為實踐的一個過程。第二,項目學習是個探究的過程,問題的解決和任務的完成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探究過程,這個過程會充滿困惑、疑難、挑戰、失敗,它不但需要個人的恆心毅力,還需要團隊的積極配合。

一般而言,項目學習是以團隊的形式進行的。作品展示是項目學習的亮點:第一,項目學習與知識學習不同的是,其結果是個有形的“作品”,可以看得見摸得著。所謂任務完成和問題解決的最終結果就體現在這個“作品”上,這個“作品”也是學生創造性學習和勞動的智慧結晶。第二,通過“作品”展示既起到交流分享的作用,又起到反饋糾正和不斷完善的作用。“作品”展示會對項目學習起到積極的強化作用。同學們都特別期待展示會的召開。學院還會邀請相關專業的行家參加展示會。項目學習具有一種神奇的魅力,學生一旦沉浸其中,就會夜以繼日,樂此不疲,達到一種真學習的境界。

5.“考評”維度的“金課”建設

學業考試評價體系的重建是“金課”建設的重要保障。考評是教學活動的指揮棒,只有建立起以真實、深刻、完整學習為導向的考評新體系,“金課”建設才能得以順利推進。第一,注重過程性評價,把學生平時的學習態度和課堂行為納入考核對象,在期末成績總評中佔有一定的比例。對於在課堂上一直表現不好的同學,要求輔導員重點關注並幫助改正。同時建立輔導員和任課教師的會審制度,讓雙方互相瞭解學生的表現,並形成教育的合力。

第二,大力推進表現性評價,每個教師根據學科性質和特點至少佈置一個表現性作業,理論課側重小論文寫作,實踐課側重技能操作,其成績作為期末總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期末考試命題要在體現基礎性和核心性的同時,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學科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而言,要從關注碎片化、固定化的學科知識的掌握,到關注複雜、不確定性的學科問題的解決;從關注對書本知識的理解、記憶、複製,到關注個人對所學學科知識的見解、看法、判斷;從關注學什麼,到關注如何學習和學會學習。這樣的考評體系會引導教師和學生進入到學習的過程、學習的內核、學習的實質上來,從而有力地推進學生學習真實、深刻、完整的發生。

總之,“金課”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要進行全面的設計和推進,其中要特別聚焦“讓學生的學習真實、思考、全面發生”這個命題上,在“課堂革命”中確保“金課”建設的正確方向。

(摘自《中國大學教學》2019年第9期文章:“課堂革命”與“金課”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