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广电集团以“融合之举”应对“非常之疫”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浙江广电集团充分发挥舆论主力军作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的深入报道,及时传递权威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积极反映各地各部门防控举措,用心讲好战“疫”一线故事,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舆论支持。

截至3月17日,集团各宣传单位已播出各类相关广播电视报道达42000多条(次),创制疫情防控相关公益广告达296条。在做好传统广播电视报道的同时,集团短视频平台“蓝媒视频”累计发布短视频超过5000条,中国蓝新闻客户端、微博、抖音、快手等推出“浙江卫视疫情直播”“防控疫情浙江在行动”等话题专题页与合集,总点击量超过44.4亿次。

浙江广电集团通过大小屏联动传播、全平台同步覆盖,形成全程、全时、全媒、全效的宣传效果,在战“疫”大考中交出满意答卷。

浙江广电集团以“融合之举”应对“非常之疫”

及时部署动员,吹响战“疫”集结号

1月23日,浙江在全国率先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浙江广电集团随即作出新闻高频率直播、节目大板块聚焦、编播大氛围营造的总体部署,旨为让观众清晰、直观了解疫情发展最新动态。

从1月26日起,浙江卫视以每天5档新闻节目直播的形式推出专栏《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每天播出时长超过150分钟,累计直播240多场、7000多分钟,是湖北以外开设抗疫新闻直播时间最早、频次最高、体量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省级卫视。

同日,浙江之声、浙江新闻广播开始并机,每天6:00至22:00拉通直播,推出特别节目《爱在春天 守望同行》,聚焦全国和浙江疫情防控工作。新蓝网的一群90后小伙放弃春节假期和家人团聚,主动请缨,加入战“疫”,迅速推出专题页面《浙江蓝媒联盟“蓝媒号”共同战“疫”》,展示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各地创制的创意图集、暖心视频、融媒产品等内容。

浙江广电集团以“融合之举”应对“非常之疫”

除了强化有关抗击疫情的新闻报道外,集团各宣传单位还全面调整节目编排。从1月25日起,浙江卫视撤停《王牌对王牌》《天赐的声音》《漫游记》等综艺节目播出,迅速增加了《美丽中国——百部文化短视频工程》《戚继光》《中国村落》《青春非遗梦》等高品质文化节目及《决胜法庭》《在远方》《庆余年》等优质电视剧的排播。各地面频道则新排播了一批主旋律正能量电视剧、纪录片等,全面服务疫情防控工作大局。与此同时,所有电视频道全时段滚动播出游走字幕,观众可以随时了解最新权威消息、各地热线电话、预防科普知识等;各广播频率也全天滚动播出科普知识、温馨提示,随时插播疫情防控的最新消息、暖心故事等。

发挥广电特色,服务疫情防控

讲好浙江抗击疫情的故事,是浙江广电集团展现主流媒体新作为的一次大阅兵。

其间,浙江卫视专访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推出《李兰娟今天说》系列报道和手机短视频,讲授防控知识,解读疫情热点,回应热点关切;浙江之声在节目中开设在线互动板块,联动职能部门,及时对群众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疑释惑,内容涵盖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新蓝网推出《防疫小贴士》,通过动画小视频的形式,传播防控常识、消毒方法、复工要求、健康码使用方法等实用内容。广播交通之声也在“浙江+”客户端推出H5“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实时信息平台”。不仅设置了疫情地图、信息播报、官方辟谣、科普知识等信息服务,还根据疫情变化形势,引入口罩预约、招工应聘等板块,助力复工复产,点击量已达3300万次以上。

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浙江广电人冒着随时被感染的危险,深入防疫一线最核心的区域,用手中的笔、话筒和镜头,传递客观专业的一线信息。浙江卫视特派记者从2月14日开始随浙江援鄂医疗队踏上征程。为了保证安全,他们一旦进入医院,就尽快挖掘现场最有效的信息,拍摄到现场最真实有力的画面,剪辑后发回后方。特派记者周家齐回忆说:“我们到的第二天,上午8点拍摄完成后就在重症隔离区域外用4G包完成了中午的直播节目。再到医院的行政楼找个地方,一边传导素材一边再去病房补充院方领队的采访,最后所有素材汇总剪辑后迅速传回后方进行字幕和人名条的制作。”

浙江广电集团以“融合之举”应对“非常之疫”

与一线采访相得益彰的,是浙江卫视于3月9日21:30自制纪实性专题片《逆行无悔》,旨为向奋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这部专题片采用纪实性的表达方式,以疫情的发展、医务工作者的典型事迹和精神面貌为主线,从守土与驰援、防控与救治、医者与患者、大家与小家等关系,多维度呈现了浙江医务工作者精湛的医术、无畏的斗志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

此外,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推出了“寻找最美眼睛”新闻行动。从佩戴口罩后露出的“眼睛”这一元素切入,以图片海报+文字介绍的形式,记录下医护人员、基层干部、一线工作者、普通百姓、媒体记者等不同人群的“战疫”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广电集团还“声援”助力,向一线医护人员致敬。1月24日除夕,浙江卫视的8名主持人接到录制抗疫公益音乐电视的紧急任务。在疫情初期的紧要关头,他们争分夺秒,仅用了不到24小时,便创作推出抗疫公益歌曲音乐电视《光》。一天之内,新媒体话题“24小时创作公益MV”的全网阅读量达2145万,充分体现出在大灾面前,广电主流媒体的使命担当。

强化融合传播,占据舆论“主阵地”

战“疫”宣传打响以来,浙江广电集团深入推进融合化矩阵传播,不断强化各宣传单位和传播渠道间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的共融互通。

其中,钱江都市频道“钱江视频”“美丽浙江”“浙里最美”三个品牌融媒集群,全网分发后累计点击量已突破10亿,发布内容被央媒转载引用20余次。举例说,“钱江视频”微博号推出的“小汤圆正式出院”短视频,当天该条微博阅读量10万余次。而在得到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人民网等20多家央媒、大号的微博转发后,视频一天内在微博端的播放量就达500万次以上。

浙江卫视通过在新媒体平台开设话题页等方式,吸引网友互动。在对浙大一院隔离病房出生的元宵宝宝“小汤圆”进行报道时,浙江卫视按照家人的意愿,发起线上活动为其征名,引发网友踊跃互动。在微博端,“小汤圆征集名字”话题专区点击量达325万。2月24日“小汤圆”出院后,其家人也最终采纳了网友在中国蓝新闻微信号互动区中提出的建议,为他取名“陈佑一”。活动圆满收官,并吸引了大量网友对“小汤圆”一家留言祝福。

“中国蓝”融媒体中心紧急上线全省新闻通联系统,充分发挥全省广电“蓝媒号”作用。全省90个县市(区)广电新媒体协同作战,运用云技术平台和移动端传播大力拓展跨屏、跨界传播。在抗疫报道中,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信息枢纽功能得到充分体现。浙江之声在新媒体端发起“客厅朗读大会”,由频道主持人朗读防控疫情相关诗歌作品,并邀请来自集团和全国各地广电媒体的播音主持和听众网友开展网络接力。借助“朗读”这一极具广播特色的表达形式,通过声音的魅力传递众志成城、齐心抗疫的坚定信心。广播音乐调频突出自身特色,在抖音发起“dou来阳台秀”互动活动,征集音乐表演视频,为抗疫加油鼓劲。截至目前,已征集到近900条短视频,总播放量破亿。

秦思汉 安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