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將軍李廣一生追求封候,卻為何至死未能得償所願

儘管中華民族有著燦爛輝煌的古代史,但在一輩輩的先人譜寫這些輝煌歷史的過程中,也遭遇過無數外族的侵擾和挑戰。兇奴人就曾經長期是許多古代君王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之一,他們自秦漢以來就經常侵擾中原王朝。在對抗兇奴的過程中也湧現出過無數傑出的軍事將領,而歷代詩人們也用自己或激昂或磅礴的詩句讚美過這些名將的事蹟。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裡金刀血未乾。

飛將軍李廣一生追求封候,卻為何至死未能得償所願

在唐朝詩人王昌齡詩句裡不難看出,他對西漢名將被稱為飛將軍的李廣十分推崇。而李廣一生也確實是大小戰功無數,其本人也是能騎善射做戰勇猛悍不畏死,以至於漢文帝曾經不無感慨的說:“以李廣的本事在高祖時期就是被封為萬戶候也不足為奇”。可見漢文帝李廣還是非常器重的,封候也成了李廣一生的追求,可是直到李廣拔劍自刎的那天他也沒能完成這一生的夙願!


難怪唐朝詩人王勃在自己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留下了:"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慨嘆!

飛將軍李廣一生追求封候,卻為何至死未能得償所願

初露鋒芒

今天我們不談為何“馮唐易老”,主要說下為啥“李廣難封”。李廣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裡,戶籍應該算是今天甘肅天水,由於祖上是秦朝名將也算是將門之後,從小習武尤善騎射。公元前166年,兇奴人大舉進犯中原李廣參軍了,由於李廣弓馬嫻熟且作戰勇敢每戰都多有斬獲,所以他在軍中漸漸嶄露頭角被任命為漢中郎

飛將軍李廣一生追求封候,卻為何至死未能得償所願

得意忘形

公元前155年李廣跟隨太尉周亞夫平定七王之亂,在戰鬥中李廣身先士卒斬將奪旗,因此立下大功。他剛剛在戰鬥中穩定了自己的英雄形像,馬上就又來了個大昏招。他竟私下接受梁王給的將軍印,這一舉動在當時是犯大忌的,為此大軍回師後李廣也就混了個功過相抵,被調為上谷太守。

飛將軍李廣一生追求封候,卻為何至死未能得償所願

命運多舛

李廣上任上谷太守後,他的生活幾乎出現了程式化的狀態,即吃飯睡覺打兇奴。高光時刻李廣可以帶領幾十名軍卒戲耍兇奴數以千計的大軍,低谷時也曾有過被俘虜後裝死逃跑的尷尬經歷。總的來講他從漢文帝漢武帝經歷三朝皇帝,先後七次平級調動,過程無非就是立功犯錯,犯錯後再立功。

飛將軍李廣一生追求封候,卻為何至死未能得償所願

人無完人

李廣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將領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的缺點也同樣突出。作為主將他英勇有餘智計不足,且心胸狹窄還過於自負。這些致命的缺點也是導致他悲劇結局的重要因素。

飛將軍李廣一生追求封候,卻為何至死未能得償所願

英雄末路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漠北之戰,由衛青霍去病為主將攻打兇奴。當時年事已高的李廣多次請戰,無非是想讓自己的封候夢得以圓滿,漢武帝無奈之下答應了他。可是他到了軍中大將軍衛青並不相信他,只允許他打點雜。一向自負的李廣對這樣的命令是難以接受的,於是他又犯了老毛病私自率軍出擊,結果是他迷路了,不僅沒立功還錯失了戰機。面對這樣的局面李廣無法承受他人鄙視的目光,羞憤之下他選擇橫劍自刎。

飛將軍李廣一生追求封候,卻為何至死未能得償所願

有鑑於李廣的一生,筆者發現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比對世界認識要重要得多,在沒認識自己之前千萬別去想你自己在世界中應該佔據的地位,不因為別的,只因為你還“年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