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聰明是先天性的還是後天補的,哪個更重要?

人生低調


你好,我是一名全職寶媽。我認為小孩子聰明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智商高,一種是情商高。先天的固然重要,但是我們無能為力去改變什麼。不如,一起來培養孩子的情商,做一個聰明的娃娃,終身受益。

智商顯然是天生的,後期可以做的是開發先天潛力;情商則是後天的,是可以通過有效方法來培養的。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家長更注重培養孩子情商的原因。智商是一定的,情商是無窮的。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說: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這句話幾乎得到全世界父母的認可。

高情商的幼童不會因為爭搶玩具而大哭大鬧;高情商的中學生不會因為一次發揮失常的考試而垂頭喪氣;高情商的成年人不會因為失敗的婚姻而焦慮,錯,或許他不會有失敗的婚姻……總之高情商的人會更適應這個社會。

情商高的孩子主要表現在他做事的自信心,獨立性,遇到挫折耐受力,控制自己的情緒,自律性,換位思考的同理心,妥善處理人際關係。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從這個方面入手,著重對孩子進行培養。

當然啦,針對孩子天生的自帶智商,我們也要科學的去開發,發揮到極致。在平日教導裡,要多稱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他的聰明。給孩子灌輸勤能補拙的思想更有利於他的發展和努力。

總之,智商情商兩手抓,培養孩子更聰明。

我是一名全職,寶媽,歡迎一起探討育兒那些事。


平凡的大夢想


孩子的聰明,先天性的基因遺傳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靠後期環境的培養。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向天才學習,可是這些天才真的是從孃胎裡就與生俱來的嗎?顯然不是的。

在古典音樂界,莫扎特被認為是不折不扣的天才。七歲環歐洲旅行演出,能彈奏多種樂器,能作曲,具有完美音高,能識別出升 A調或降E調。種種技能加持在一個七歲的孩子身上,好像非天才難以解釋。然而,很多人並不瞭解,莫扎特的父親也是一名音樂家,培養出鋼琴演奏家的女兒之後,更加用心地訓練年幼的莫扎特,使他得以在極小的年級就得到大量且目的明確的練習。

像用一根琴絃也能演奏的小提琴界頂級大師帕格尼尼 也是通過大量的具有針對性的刻意練習,才將小提琴演繹到登峰造極的境界。那很多人就會說,我們也一樣地努力學習、練習,為什麼我們就成不了天才呢?答案在練習的方法。只要有正確的練習方法,普通人一樣可以練就成天才一樣的技能,這就是後天環境培養的重要性。




開心奶霸


智力因素,確實更多的來自遺傳。但我們也不能因為自身智力不是那麼優秀而放棄對自己孩子的正確培養。

看看周邊的事業有成的家庭,往往並非智力出眾者。

常常反倒是那些從小被很多人認為的聰明的孩子,大了未必能學有所成甚至中途放棄學業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教育才是第一要素!聰明與否,不是第一要素。

我母親在世時說過這樣的話:有家規有教養的人家,他們養的狗狗貓貓和其他小動物都比一般人家可愛聰明。

從母親這話也可得出教育的重要性。小動物尚且如此,何況人。

我再來說一下身邊兩個非常鮮明的例子吧。

我年輕時一個同事,她的兒子智力平常,可她對兒子在學業上從小就抓的非常嚴。她兒子剛剛五虛歲時,她讓孩子學二胡,每天早晚練習一個小時。這個還不能說嚴格。咱們繼續看她接下來的兒子教育。

孩子剛剛上一年級,每天早上五點半把孩子拉起來:半小時二胡,半小時語文,半小時英語半小時口算訓練!

下午放學回家:半小時作文,半小時數學,半小時英語,半小時二胡,半小時口算!

初中開始到高中高考前,數理化語英除了學校課程,節假日都在奔波補習!

她的兒子就這樣一路被她嚴格訓練,竭盡全力考上了211大學,現在是一名中學老師。孩子現在婚姻美滿,他們現在家庭幸福。

不談她這樣的教育多成功,但事實上,以她兒子的智力,如果沒有她這樣的嚴格訓練,根本不可能達到現在的高度。要知道,她兒子剛剛一年級開始口算訓練時,她讓一個六七歲孩子做了整整一紙板箱A4打印紙的口算題!想想,整整一紙板箱嚴嚴實實的A4打印紙打印的口算題!

孩子自己在進入高中後曾經跟她說:媽媽,我真的竭盡全力了!我的智力很平常,我竭盡全力只能達到這個高度了。

再說說一個智力平常的孩子自己努力的例子。

我親戚的孩子,剛剛進一年級時,竟然天天早上四點自己起來做作業!她父親當時到處炫耀孩子的智力出眾。

後來這個孩子初中時,我有一次去看看這個被她父親說的玄乎的孩子,結果發現這個孩子非常普通,並非她父親說的智力出眾。而且我發現這個孩子當時數學出現障礙,凡是靈活的應用題和有點難度幾何題,她統統全軍覆沒。於是我提醒她母親,如果希望孩子繼續高中的話,必須找人補習數學。

於是,他們家從孩子初一下開始,竟然門門補課!一直到高考!最終這個孩子也算以理科參考考了一本線!讀了幼兒師範。

通過這兩個例子,我只是想說明:智力因素不決定孩子人生的高度,怎樣的教育才是怎樣的人生。

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學者等等,畢竟不是人人都可以達到的,這些人才,確實需要足夠的智力!但通過合適的教育,把普通孩子培養成對社會有用之才還是人人都可以達到的。所以,家長們不要因為自己普通智力孩子而憂心甚至放棄給孩子合適的教育。耐心觀察孩子的特長,抓住挈點,再加以合適孩子的教育,這樣的話,一定可以收穫滿滿的。

希望普天下的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


百年帝業千年世家


我是林媽悠媽、非常高興回答問題。

因為小寶早教的原因、讀過不少文章、其中有一篇文章中就是介紹人類大腦發育部分,按照文章中描述:孩子在出生時,大腦就具備了相當大的學習潛能。大腦可以接收並處理外界的信息,對大腦的刺激導致神經元之間聯結的產生,隨著越來越多聯結的產生和保持,孩子的學習潛能也就不斷擴大。

而且加拿大兒童健康研究所關於“第一年持續終生”項目研究指出:外部世界刺激了腦的發展,並且通過看、聽、聞、觸、嘗等各種感覺,使腦建立或修整聯結成為可能。孩子通過感官接收信息,然後經神經通路傳給大腦,感官刺激越多,大腦被激活的程度也越高。

所以說寶寶在出生後、要做好早教、尤其是家長陪伴式的教育、只有這樣寶寶的大腦被激活的會越來越多、則越來越聰明。


林媽悠媽


後天的努力更剩一籌。基因遺傳對智商的影響非常小,人的智商主要受到後天環境因素的影響,神奇的智商增長几乎可以完全歸因於更好的教育或營養等外界環境因素。單個基因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即使將所有基因效應結合起來,對智商的影響也只有4%。

也就是說,目前並沒有切實的證據顯示基因能夠決定人的智商(可能極少量基因突變的天才除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