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案研究的很細緻,為什麼學生學習成績還是提不上來?

新課改研究


學習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學生)的內部活動過程。無論是知識的提取、加工,都必須通過學生的內化才能實現。由此可見,教師應盡最大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和充足思維的時間,讓學生享受獲取知識的喜悅。《課標》要求教學中擺正內容與方法的關係,鼓勵學生自學質疑,討論解惑。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提問,誘導學生分析、概括、推理;要針對知識類別設計具體可行的操作方法;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由“學會”到“會學”,由“讓我學”到“我要學”;把沉悶呆板、被動的學習變成生動、活潑、愉快地求知。學案只是我在語文教學中的一個初步嘗試,相信通過不斷的探索,會創造出一條使學生學習活動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捷徑。


哈爾濱數學教師宋鵬程


首先,非常值得肯定的是,你能把學案研究得非常細緻,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你是一位非常負責任的老師。但是我們要清楚的知道,學生成績的提高並不單單的,只靠一份精細的學案,還受其他各種方面因素的影響。

學生成績的提高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教師們必須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我們可以從這些方面來進行輔助:

備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一個先決條件。我們也必須明白,備課並不僅僅是隻備教材,還要備學生,還要備教法。做好“三備”,才能更好的讓學生吸收知識,獲得成長。

此外,每一節上課,我們都應該有每一節的一個計劃。我們必不可少的,

需要制定好三種教學計劃:學期教學進度,計劃單元教學計劃,課時教學計劃。其中,課時教學計劃就是我們常說的教案。有一個大的規劃,然後逐步落實到每一個課時上,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讓教學進度有條不紊的進行。

上課

我們所有的準備工作都是為了上這一節課,不得不說,上好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但是,上課我們必須有這幾點意識:

第一,有明確的教學目的。我們必須清楚地讓學生們知道,我們上這一節課,是為了什麼?是學習了什麼?

第二,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的時候,只有老師和學生充分配合,並且學生思維的活躍性,才能夠更加高效。如果只是教師在一貫的灌輸,缺少學生的參與,相信上課後的效果很容易令人失望。

第三,要適時的調整教學計劃。我們的學案研究的再完整,也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突發情況。比如說:一個知識點,我們安排的時間並不長,但是講過後,學生不理解的居多,我們就要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

作業的佈置與批改

提起作業,是令許多學生都很不滿的一件事情。但是,這卻是一個老師必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因為作業可以幫助學生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學生和老師之間在作業方面,很明顯的,存在著一定的矛盾,這就需要教師在作業的佈置上:適量而行。

在佈置作業的時候,教師應明確地提出作業完成的時間。另外,只讓學生做,老師卻不批改,是教學中的一大忌。教師要經常檢查和批改學生們的作業,並把批改、講評和輔導有機的結合起來。這樣,即可以幫助老師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也可以為接下來教學活動的進行做良好的鋪墊。

課後要及時的進行教導工作

很多老師都會有一個誤區,認為給學生上完課,批改完作業,就完事了。其實不然,教師們還要適時的對課堂的教學進行補充和延伸,以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性。

課堂上的知識,很多學生沒有辦法達到完全的掌握,會有一些疑問。此時,就需要老師對他們採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根據他們的不同程度,對他們加以輔導,注重對他們學習方法的培養。如果學生們能掌握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那對他們成績的提高是非常有幫助的。

學生成績的提高,不能急於一時,也不能只看一方面,要善於分析本班的實際情況,在學案研究很細緻的基礎上,想一想如何能把你研究的這些知識,更好的傳遞給你的學生?才是最終的目的。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和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鄰家小木子


“學案”不是萬能的:

   一)在學案設計上,老師清楚完整地反映了一節課所要求掌握的知識點以及應培養的能力,甚至詳細的各個環節和步驟,而缺少給學生留出記筆記和思考空間,某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自我調節和提高;

   二)目前,“學案導學教學法”主要追求的直接目標是“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成績與質量的提高”。但從長遠看,其目標不應只停留在這一水平上,它將與學生主體性的發展相關,那就是通過圍繞“學案式”教材的使用使學生會學習,並培養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及自我意識,讓學生做學習生活的主人;

   三).課堂環節多,不利於自主發揮。尤其是有些課型根本不需要學案,有了學案反而是課堂的累贅;

    四). 優勢學生“吃不飽”,後進生“吃不了”.尤其是我校“優生不優”再讓他們吃不飽,還有什麼質量可言?過多的展示的過程浪費了很多時間,加之我校學生本來思維能力就很差,所以,如果沒有老師的精闢論證和引導,他們的思維能力很難提高;

    五). 格式化的學案模式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違背了學生成長規律;

   六).大量使用學案,浪費了很多人力物力,收效與之不能成正比,有時甚至相反。

   總之,學案的設置,目的是好的:使學生需要在課前自己動腦筋獨立完成預習提示或教師所提出的具體要求,收集各種資料,在這一過程中,達到預習的目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在預習中付出的努力得到了恰當的認可,評價滿足了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成功的體驗就會像催化劑一樣,讓學生興趣倍增,推動著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可是要命的是,學案的泛濫,導致學生要麼應付差事,抄作業,要麼乾脆以作業太多為由不去完成,我校的絕大多數學生都不習慣完成,這是事實。

   因此,我認為,杜郎口的學案教學是針對初中生摸索出的一套成功方法,適合初中生,及時初級中學也不應該搞“拿來主義”。況且,我認為他們的成功是以學案這一形式為把手,不見得就是它起著主要作用,也許起著重要作用的是教學管理的環節。

   課改,不應單單依靠改形式,不是換了一套教材,或者改換一個形式就能解決問題的,要注重效率;學案優點固然不少,這是毋庸置疑的,可關鍵是怎麼設計?怎麼用?內容更重要,收效最關鍵。


小數微課01


學生成績的提高,主要是兩個方面,教師的教學和學生本人的努力程度和興趣!老師制定教學案要根據具體知識結構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不能只看知識而不考慮學生,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題!制定的教案應該適合本班級大多數學生的教學,對於部分特殊學生要額外關注,課後加強輔導!特別是青年老師,往往熱衷於製作自己認為完美的教案,而忽略了學生的具體情況!就像一個廚師不論你怎樣研究菜譜,做的自己認為再好,只要不適合食客的口味也是惘然,畢竟飯是用來吃的!

0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成績,既要認真備課:備教材,備學生,同時要有教學藝術,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後注意學生反饋的問題,加強課外輔導,這樣提高具體學生的成績,因為課外輔導才是針對每個學生特殊性的輔導!只要認真做到這幾方面,學生成績會有很大提高的!


zxz那份執著


學案研究的很細緻,不一定就能提高學生的成績,就像一位農夫非常用心且很賣力氣去給一塊土壤鬆土,不一定就能提高糧食的產量,因為糧食的產量高低還與是否風調雨順、是否施肥、是否鋤草及播種技巧和經驗等多種因素有關。

同理,影響學生成績的因素有很多,學案研究細緻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另外還其他方面因素。

教師方面的因素:

教師是否有經驗、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得當、教師的教學智慧與教學藝術、教學重難點是否突破、學案編寫的是否科學適用、學案使用方法是否得當等。

學生方面的因素:

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努力程度、學生是否預習學案、學生在考試前是否複習等。

所以學案研究細緻,不一定就能提高學生的成績。


CC媽教化學


決定學生學習成績的因素很多,應該從不同維度思考,找出主要問題所在。教案研究決不是決定學生成績的唯一重要決定因素,老師教案做得細做得好,只是說明老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準備工作很好。

而決定學生學習成績首先是其學習態度,如果態度有問題,老師講得再好也沒用。

其次是學習方法的問題,老師教得好,可能只是讓學生知道了,但知道不等於做到。還要在課後做有效訓練,將學習內容學以致用、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等考試時才可以得心應手,取得好成績。


關老師


成績提不上來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學生方面:自身條件、學習的目標、學習的態度、學習的執行力等;老師方面:老師的授課水平、駕馭課堂的能力、老師的親和力等;環境方面:家庭環境是否溫馨和諧、父母的素質和水平、是否重視教育等;學校環境師生關係是否融洽、學生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等都會影響學習成績的。而學案設計的好壞,能反映老師的知識水平、教學方式、對教材學生的把控等。學案再好,確沒有好好利用起來,一切都等於零。


潤物無聲zxw


1.學案研究寫得怎麼樣,只代表了你在課前或者課後對同學們學習的用心情況,在教學的時候所面臨的情況可能沒有解決。

2.人都是有遺忘記憶曲線的,如果同學們沒有及時複習的話,不管當時的教學多麼出彩,多麼精彩,基本剛最後都收效甚微。

3.學與練相結合,教與輔相結合。您可能做到了教,但對於輔方面可能還有些欠缺。同樣的,同學們對於學方面可能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對於練方面可能也有一些欠缺。

最後,同學們想要取得好成績,並不是老師一方面的事情,是多方面因素的綜合,你有時間可以細細分析一下,然後對症下藥。





神臨九州


這是為什麼呢?



只想聽你唱


學案是自己的,學生學是他們的。那麼我們以是自己為出發點去製造學案還是以學生為出發點去製作學案?學生能吸收才是好的學,學生不能吸收或者說我們不能找到一個很好的方式讓學生吸收,那都不是一個好的學案,甚至都不是一個正確的學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