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為何能夠輕易攻入北京城,燒燬圓明園

雖然早在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清軍就慘敗給了英國侵略者,但至少英軍不過是打到了江蘇鎮江。而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直接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逼得咸豐不得不倉皇出逃,這回大清朝的臉可丟大發了。

屈辱的背後,值得反思的是,為什麼第二次鴉片戰爭竟能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原因大體是以下三個方面。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為何能夠輕易攻入北京城,燒燬圓明園

清朝內憂外患,陷入兩線作戰困局。

1850年,廣西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戰火很快波及了大半個中國。洪秀全、楊秀清就佔據南京,切斷京杭大運河,後來由攻佔了長江中下游的江蘇、浙江兩塊膏腴之地。

俗話說“蘇湖熟,天下足”,太平天國把清政府的糧倉都給端了,不要說北京得不到江南的稅收,就連漕運到北方的漕運命脈也被斷絕,估計連吃飯都成問題。

這還不算,英法等列強,正是瞅準了清政府困於內亂的焦頭爛額局面,不斷在外交上施加壓力想攫取更多利益,直至演變成直接的軍事行動。

第二次鴉片戰爭從頭到尾的1856——1860階段,也是南方曾國藩與太平天國陳玉成、李秀成交戰最激烈的時候。清政府內憂外患同時爆發,局勢比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更危急。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為何能夠輕易攻入北京城,燒燬圓明園

第一次鴉片戰爭捅破清朝“紙老虎”的窗戶紙,令英法聯軍有恃無恐。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時,英法聯軍的心態,已經變化得與第一次鴉片戰爭時完全不同。

頭一次,英國對清政府軍事實力,畢竟不是那麼有底。而且英軍勞師遠征,也不太敢輕舉妄動推進得太猛。畢竟英國國內之前在是否對清朝開展的問題上,國會是有過一番激烈爭執的,萬一前方作戰失利,搞不好就會動搖國內政治。

所以,英軍從廣東一路北上打到鎮江,逼清廷議和簽訂《南京條約》,英國也就見好就收了。

而第二次鴉片戰爭則完全不同。經過十多年的瞭解,列強對清朝政治的腐敗、軍事的落後已經一清二楚。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為何能夠輕易攻入北京城,燒燬圓明園

如果說,清軍在陸上多少還有那麼一點點戰力的話,在海上就完全是零設防。這次英法聯軍艦隊選擇陳兵大沽口海域,直接威脅北京的門戶天津,原因就是對清軍的海防和陸上作戰能力不屑一顧。

當然,他們也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價,大沽口炮戰英法聯軍由於輕敵,被僧格林沁一口氣擊沉擊傷十餘艘戰艦,還搭進去了五百多人的傷亡。

但接下去戰鬥,清軍就是一邊倒的敗局了。先是英法聯軍攻佔大沽口炮臺,隨後溯白河而上攻佔天津,接著又在北京城南的通州八里橋,將僧格林沁的滿蒙八旗打得個全軍覆沒。

前方戰敗,咸豐只得逃往滿蒙勢力的腹地避暑山莊,仍由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洗劫並燒燬了幾代皇帝拿錢堆起來的圓明園。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為何能夠輕易攻入北京城,燒燬圓明園

清政府對國際外交十分陌生,列強為各自利益合起夥來敲詐清廷。

戰爭,打的不僅是軍事,也是外交。而一旦涉及多國參與,外交方面就更加複雜和撲朔迷離。

第二次鴉片戰爭,不同於第一次時中英雙方一對一的單邊關係,而是英、法、美、俄四國共同對付清朝的多變關係。可以說是英法聯軍在戰場上明攻,美俄打著調停的旗號在後面搞外交暗算。

儘管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落敗,但顯然還沒能從天朝大國的角色陶醉中完全醒悟過來,所以在國際外交上,還是一副一臉懵逼的被動狀態,任由居心叵測的美俄兩國上下其手。

當清朝派遣直隸總督譚廷襄與美俄談判時,美俄假意敷衍,實則拖延時間,等待著英法聯軍進行完充分的軍事準備,雙方可謂是配合默契。

清軍在戰場上的被動挨打,大沽口炮臺、門戶天津,甚至北京失守等一系列的作戰失利,其中佔很大部分的因素,就是清政府對國際外交的一竅不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