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令人折服的智慧與風度

周總理——令人折服的智慧與風度

1.外國記者不懷好意問周恩來總理:“在你們中國,明明是人走的路為什麼卻要叫‘馬路’呢?”周總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簡稱馬路” 。

--------這位記者的用意是把中國人比作牛馬,和牲口走一樣的路。如果你真的從“馬路”這種叫法的來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確也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周總理把“馬路”的“馬”解釋成馬克思主義,恐怕是這位記者始料不及的。

周總理——令人折服的智慧與風度

2.美國代表團訪華時,曾有一名官員當著周總理的面說:“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抬著頭走路。” 此語一出,話驚四座。周總理不慌不忙,臉帶微笑地說:“這並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

-------美國官員的話裡顯然包含著對中國人的極大侮辱。在場的中國工作人員都十分氣憤,但囿於外交場合難以強烈斥責對方的無禮。如果忍氣吞聲,聽任對方的羞辱,那麼國威何在?周總理的回答讓美國人領教了什麼叫做柔中帶剛,最終尷尬、窘迫的是美國人自己。

3.一位美國記者在採訪周總理的過程中,無意中看到總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國產的派克鋼筆。那記者便以帶有幾分譏諷的口吻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麼還要用我們美國產的鋼筆呢?”周總理聽後,風趣地說:“談起這支鋼筆,說來話長,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無功受祿,就拒收。朝鮮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留下了這支貴國的鋼筆。”美國記者一聽,頓時啞口無言。

-------什麼叫自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就是一個典型事例。這位記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總理:你們中國人怎麼連好一點的鋼筆都不能生產,還要從我們美國進口。結果周總理說這是朝鮮戰場的戰利品,反而使這位記者丟盡顏面。也是,想和周總理較勁,門都沒有。

周總理——令人折服的智慧與風度

靠著牆打盹的周總理

不要誤解周恩來忙忙碌碌,事務主義,他其實至高至聖,是偉大的思想家;

不要誤解周恩來拘謹韜晦,他其實至情至性,常常灑脫不羈;

不要誤解周恩來陰柔委屈,他其實陽剛十足,火辣辣地激盪奔放;

不要誤解周恩來吞聲忍讓,那其實是大智大勇,最有自知和知人之明……

當年有的國家的駐聯合國大使向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提出“憑什麼就中國的周恩來能享受下半旗的待遇,而其他國家的不能?”

聯合國秘書長這樣回答他們:你們中間任何一個人只要做到了周的這3點:

1,周死後沒有留下一分錢的財產

2,周死後無一兒一女

3,不留骨灰

我一定在你們死後下半旗。

他的自信、他的風度,通過外國人的眼神就能看出來!他被國際上稱為最難對付的政治家 。

這種力量叫人格 ,這種鞠躬叫盡瘁!

周總理——令人折服的智慧與風度

向我們敬愛的周總理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