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情走進儒家思想的歷史長河

儒家思想淵源流長,影響深遠。空閒之時,心無所住,便隨手翻閱論語、大學、史記等書籍,有所懵懂,有所思慮,也有所頓悟,漸漸體會到儒家思想博大精深,致用無窮,又真實不虛。所看所知終歸亦片亦段。化生萬物時節,懷揣篤實之心,恭情走進儒家思想的漫漫長河,探尋儒家思想的源頭演進。


恭情走進儒家思想的歷史長河

易經

易,日月為易,陰陽(交替)也。孔子在《易傳》中說,生生之謂易。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雲:“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易經的作者是伏羲、周文王和孔子,成書經歷了上古、中古、下古三個時期。

伏羲氏上仰觀天文,下俯察地理,一畫開天。“一”就是太極。“太”,外面“大”,裡邊“、”,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乾坤。《繫辭上傳》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神農氏創造了連山易,黃帝創造了歸藏易,《黃帝內經》綜合陰陽、四時、五行等理論著成。

大禹時代,相傳大禹治水時,黃河浮出龍馬揹負河圖,洛河中神龜揹負洛書,河圖洛書蘊含了深奧的宇宙星象之理,最早記錄在《尚書》。

殷商時代,紂王荒淫無度、實施暴政。周文王仁政愛民,深得民眾擁護。紂王將周文王囚禁羑里。文王拘而演周易,作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並寫了卦辭爻辭。

春秋時期,孔子為《周易》作《彖》上下、《象》上下、《繫辭》上下、《文言》、《說卦》、《序卦》、《雜卦》,簡稱十翼。現在我們所熟知的一些名句,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等,出自於《易傳》。

周易包括理、象、數、佔。真切體悟周易奧妙無窮易理,十分有益,絕不能片面曲解誇大占卜,否則就成了夏蟲、三季人了。周易還是變易、不易和簡易。不變為常,故常中有變,變中有常。周易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探賾索隱,鉤深致遠,既蘊含了宇宙自然運行規律,又闡釋倫理道德,三綱五常,仁義尊卑,等級秩序。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溼,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觀,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周易是群經之始,是諸子百家之源。

孔子

儒,人之所需即為儒。儒家重視的不是虛而不實,而是實實在在人的需要,即思想觀念、仁愛禮儀。《說文解字》對“儒”的解釋是:儒,柔也,術士之稱。古代人們重視死的觀念與喪葬禮儀,廣泛的社會需求促生了一個特殊社會階層“儒”,形成了一種相對獨立職業,屬於早期知識分子階層。儒有君子儒、小人儒。《論語雍也》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儒家,作為一個學派,由孔子創立於春秋。

恭情走進儒家思想的歷史長河


孔子,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春秋諸侯紛爭、戰亂不斷、社會凋敝、民不聊生、禮崩樂壞年代,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述而不作,以仁釋禮,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在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縱橫家、陰陽家等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獨樹一幟,終成萬世師表。

孔子重視禮樂教化。《史記樂經》對於樂這樣闡釋:“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鏚羽施,謂之樂。”聲內動於心。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聽其聲音,知其悲喜。鄭王荒淫無道,鄭國之樂皆靡靡之音。故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禮則有冠禮、婚禮、喪禮、祭禮、射禮等,由日常穿衣戴帽到人際交往,重尊卑,嚴禮儀,依循三綱五常,是人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樂是感情,由心而生,禮是儀式,動於外在。樂主其盈,禮主其謙。盈而不持則傾,滿而不損則溢。故孔子引導以減損為樂,以謙退為禮。清代張英“讓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故事成傳世佳話。插秧歌“手把秧苗插滿田,低頭望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本是道,退步原來是向前”。皆言禮讓為先,謙退反得。有禮還須有“節”,故有禮節、節哀等之說。《中庸》雲:“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任何事都有個度,過猶不及也。

恭情走進儒家思想的歷史長河


孔子把仁愛作為儒家思想基本範疇,探討人生價值,並以仁釋禮。“仁”在《論語》中多以“問仁”的方式來闡釋。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樊遲問仁,子曰:仁者,愛人。孟子言仁者愛人,具體語境出於君子與普通人的分別。孟子原文: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仁者愛人”這段話雖然出自《孟子》,但這個觀念應當是直接繼承孔子的。五行天下為仁。子曰: 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為仁之本,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三綱五常是孔子儒家倫理思想重要內容。孔子通過三綱五常的教化來維護社會倫理道德。“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即:仁、義、禮、智、信。孟子以“心”言仁義智信,“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尤其有四體也”。由此形成孟子四端學說。董仲舒《春秋繁露》為仁義法,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雖能正人,弗為義;人不被其愛,雖厚自愛,不為仁。“五倫”是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君臣有義、朋友有信。孔子要求人們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認為正名很重要。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孔子所說正名,實質是正實、正理和正道。

孔子肯定道德的力量作用。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行風,必偃;德不孤,必有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民恥且格;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為政以德,臂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朱熹《大學》講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在儒家典籍中,時常出現六德、六行、六藝。六德為智、信、聖、仁、義、忠,六行為孝、友、睦、姻、任、恤,六藝為禮、樂、射、御、書、數。

恭情走進儒家思想的歷史長河


焚書坑儒與獨尊儒術

秦王朝建立初始,為推行中央集權郡縣制,實現車同輪、書同文大一統局面,始皇帝採納丞相李斯建議,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下令《詩》《書》以及諸子百家的書籍一律銷燬。令到滿三十日弗去,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孔子的第九代孫孔鮒不忍書毀,將《尚書》、《禮》、《論語》、《孝經》等儒家經典偷偷藏於孔子故宅牆壁內保存下來。

漢初,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經濟上實行輕徭薄賦。清靜無為的黃老學說一度受到重視。漢武帝即位,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黃老已不合時宜。董仲舒對策:“春秋大一統是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現在師異道,人異論,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統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數變,百家無所適從”。為此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董仲舒傳》記載:“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武帝紀贊》記載:“漢武帝罷黜百家,表章六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西漢武帝實行的封建思想統治政策,也是儒學在中國文化中居於統治地位標誌。

程朱理學

魏晉南北朝玄學盛行,唐代道、佛思想盛行,儒家思想不再一家獨尊。北宋周敦頤、張載、邵雍、程顥、程頤等人創立新儒學,南宋朱熹集為大成,即程朱理學。

張載建立氣一元論,認為生在世上,就要尊順天意,立天、立地、立人,做到誠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努力達到聖賢境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成為張載名言。

程朱理學所指理是宇宙萬物的起源,萬物之所以然,必有一個理,而通過推究事物道理(格物),可以達到認識真理目的(致知)。《大學》中即物窮理一段,很好的說明了這個問題。原文如下:“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其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致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陽明心學

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孟子繼承孔子思想,提出性善論和良知良能說。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

王陽明,字守仁,陸王心學集大成者,精通儒學、道學、佛學。陽明心學認為心即理、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於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於仁民愛物。即仁民愛物便是一物、意在於視聽言動,即視聽言動便是一物。所以說無心外之理、無心外物”。這和佛家的無所住而生其心有異曲同工之妙。神秀和六祖慧能對詩。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慧能作詩對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慧能六祖名句:思量人間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間的邪惡,心就化為地獄。心生惡毒,人就淪為畜生;心生慈悲,處處是菩薩;心生智慧,無處不是樂土;心裡愚痴,那當然處處都是苦海了。

恭情走進儒家思想的歷史長河


王陽明認為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是王陽明的心學主旨。致知在格物。格著,正也,正其不正以歸其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著,為善之謂也。

知行合一就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明清及現代新儒學

明清時期,黃宗羲、顧炎武等反對傳統儒家思想、反對封建統治的思想家,批判繼承傳統儒學體系,批判封建君主專制,主張經世致用,推動傳統文化重新煥發生機。

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蔡元培等發起了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新文化運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新儒學形成於五四運動前後,梁漱溟、熊十力、錢穆、方東美、唐君毅、牟宗三等一大批新儒家重視儒家心性之學,強調傳統文化一本性和優越性,堅持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孟程朱陸王道統一脈相承,認為儒家人文主義是中國文化最高理想,是道德、宗教精神統一體,儒家心性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本原和核心,只有在對中國傳統文化認同基礎上,才談得上對西方文化吸納和會通。當代新儒學致力於發掘中華傳統文化價值之源,闡述道德理想主義,肯定道德主體性,這對於糾正當代社會中存在的西方中心論以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有著積極意義。

儒家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歷久彌堅。鑑於本人學識淺薄,理解還相當膚淺,認知也不夠全面準確,有偏差,希望得到點撥指正。相信只要博學以文,約之以禮,必定不斷精進,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更好弘揚傳統文化。

恭情走進儒家思想的歷史長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