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什麼地方地震少?

驚鴻原野


相信這兩天很多人都被“長寧地震”震醒,一時間地震這種自然現象再一次迴歸到了人們的視野,成為關注的焦點,而伴隨“大喇叭”、“倒計時”等大片般的“地震預警”的爆紅,進而也引發了關於地震到底能不能被預測以及由誰預測、誰發佈的討論。

撇開時事,如果單談地震,這個就需要辯證的來進行分析,因為地震的成因有很多,既有自然方面的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等,也有人為的誘發因素,如築壩蓄水、工業爆破、地下核試驗等也會引起地震。

地震的單位為里氏震級(符號:Ms),由於地震震級每相差一級釋放能量相差約32倍,因此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是將震級一共分為9個等級和5個層級,即里氏1級、2級、3級、4級、5級、6級、7級、8級、9級和弱震震級(Ms<3級)、有感地地震震級(3級≥Ms≤4.5級)、中強震震級(4.5級>Ms<6級)、強震震級(Ms≥6級)、巨大地震震級(Ms≥8級)。

無論是自然因素還是人為因素,地震都是指地殼在內、外應力作用下,由於集聚的構造應力突然釋放,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從現有的統計數據來看,地球上每年約有500萬次的由於絕大多數震級較小或者發生的位置偏遠一般不被人所察覺。

就板塊構造而言,地殼由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板塊這六大板塊構造而成,由於板塊之間彼此分割卻又相對運動,因此就出現了板塊與板塊之間的相互擠壓的邊界(消亡邊界)和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分離的邊界(生長邊界)。

由於消亡邊界板塊與板塊之間的相互擠壓碰撞,地殼運動更為劇烈,因此理論上講往往消亡邊界的地震要多與生長邊界,而且板塊與板塊的擠壓碰撞所引起的地殼的錯動和破裂,是造成地震的主要原因。

根據板塊構造學說,目前地表共有三個地震活動帶,分別為:環太平洋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歐亞地震帶)、洋脊地震帶,我國就處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地震帶的邊緣部位。

對照我國所處的背靠亞歐大陸、瀕臨太平洋的地理位置不難看出,我國的地震主要分佈在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含臺灣省及周邊海域)以及東北地區南部這五大區域。

綜上所述,我國的華中地區相比而言地震較少。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要掌握好地震方面的逃生和自救方法,防範於未然。

上圖為中國地震臺網主界面的截圖!


地理那些事


安徽,河南,江蘇,浙江,這邊地震就很少,從小到大就沒有地震過,這邊都屬於平原地帶!

安徽現在治理的也好不像2000年左右,經常發大水,天災很可怕,所以大家團結,想想有沒有好辦法可以避免不必要得傷亡。

像四川地帶,以後不要在蓋水泥磚瓦這樣的房子,地震很容易發生傷亡, 現在的房車還是挺火的,可以像四川推廣,在把房車改進下,看能不能做成80平米左右房車,


魔方生活小百科


據有關資料,在我國,存在有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四個板塊的相互作用,再加上歐亞板塊內部地球動力作用的影響,巨大的晚第四紀活動斷裂的十分發育,而這些斷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溫床。有歷史記載顯示,中國大陸的幾乎所有的8級和大部分的7級以上的強震都發生在這些斷裂的邊上。

我國東部地區的地震在頻度和烈度上都遠遠低於西部地區的地震。地震多發生在西部,通常西部發生5、6場地震,東部才發生1場地震。這些主要是因為印度洋板塊的活躍與擠壓,使得我國西部地區更容易發生地震。近十幾年來的汶川大地震、雅安大地震、青海玉樹大地震以及2001年的8.1級崑崙山大地震都在西部地區。

從省份來說,貴州、江浙兩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地震極少,自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波及了除上述省份的其他 所有的省市區。

從地震分佈帶和板塊活躍區看,東北三省中西部、內蒙古中東部 、華北平原中南部、陝西中北部、長江中下游沿線、南方各省大部分地區(除臺灣海峽兩側地震帶)都屬於地震少的地區。

其實,也就是說,除地震分佈帶和板塊擠壓活躍區外,大部分地方地震量級小、數量少。



相逢一笑醉春風


近幾年是中國地震的多發期,不管我們住在哪,一定要考慮好地震可能災害的應急!


據科學調查,中國歷史地震分佈:這五個省份地震發生得最少,有你家的嗎?


近些年來,我國曾發生了許多大型地震,比如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每一次,都造對我國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令人痛心疾首。在所有的自然災難中,地震由於其不可預測,以及不定地點的性質,讓其一度被列入對人類威脅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


在歷史上,我國地關於地震最早的記載,是在舜帝時期,距今已經有四千多年曆史。東漢時期,我國著名科學家張衡還曾製作了地動儀,用以在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預測出具體方位和距離,進而快速實施震後救災工作,挽救更多的被困人員。

地震記錄和地震感知,這正是古人防範地震的有效方法。記錄地震有利於人們在“歷史地震多發地”早做準備,防患於未然。而地震的感知則有利於及時發現新的地震區域,並即使救援,減少損失。那麼我國從舜帝開始,到21世紀,究竟哪些地方地震頻發,哪些地方地震最少呢?我們來通過下面這張圖來了解一下。

從一組公元前2300年-公元2000年間,地震等級大於里氏4.0級及其以上詳細的記錄圖當中,我們可以簡單地看出我國曆史地震分佈,以及震級大小(圓圈越大表示震級越高)。

在這當中,我國的臺灣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寧夏自治區,以及四川、甘肅省所處的青藏高原的邊緣地帶發生高等級地震的頻率較多,中、東部,以及東北地區相對較少。

而就整體省級單位而言,重慶、湖南、廣西、江西、浙江這五個省份的歷史地震頻率最小,湖北、福建、上海、內蒙、吉林、黑龍江次之。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這些省份基本都在地質較為穩定,斷層很少的揚子地塊和東北地塊。

相比上述地震頻率較低的省份來說,中、西部地區的地震頻率就要高很多了。

比如說,我國的臺灣省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雲南、西藏、新疆這些屬於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這些地區的地震基本都是由於不同板塊之間的直接衝突引起的。而像寧夏、四川西北部、甘肅、陝西、山西等地區,則是大陸斷裂帶,屬於板塊運動衍生的負面效果。

我國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國家,雖然但相比於日本、東南亞,以及南美安的第斯山脈地區來說,我國的情況要好很多。但也正因為這樣,我國的地震預防知識的普及程度遠沒有這些地方的高,還有不少人在遇到地震時不知道如何進行自救處理。

總之,不管你所處的地區、省份是否地震頻繁,都應該學習正確的地震逃生方法,儘可能地減少不必要的傷害。千萬不要認為我的家鄉歷史地震很少,完全用不著預防,我們每個人的活動範圍都不只停留在故鄉,不是嗎?


計算機軟件編程


談起地震,對我們唐山可不陌生,有些習以為常了,小震從未間斷,就在四川長寧地震那天上午,我們這裡還發生2級多地震。就筆者而言,我是7.28唐山大地震劫後餘生,至今心有餘悸,一次地震破壞程度大小還不能只看震級,還要看烈度,而烈度與地質構造有關。地震多少主要受哪些因素影響呢?板塊交接地帶地震活躍、多頻發。

上圖,是利用衛星GPS獲得以青藏高原為中心的中國大陸地殼運動速度場,該張圖恰恰反映了距人類誕生最近的一次新生代喜馬拉雅運動之後的地殼活動情況。青藏高原位於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交接地帶,受印度板塊擠壓作用,外緣地應力集聚,地殼活動十分頻繁。事實上也是如此,青藏高原外緣大體包括雲南、四川、陝西、甘肅、青海、南疆一帶 (上圖藍色箭頭密集區域),喜馬拉雅山山脈延伸方向(上圖藍色箭頭源地)。這一帶多地震,如汶川520,宜賓一帶、陝西關中大地震、青海玉樹等。

上圖藍色箭頭還有二大密集區域,環渤海灣和臺灣海峽位於太平洋板塊和歐亞大陸交接地帶,地殼速度場表現強烈,多地震,歷史上遼寧海城——唐山-——邢臺連續多次發生地震。至今728唐山大地震餘震還未結束。

上圖是我國有歷史記載的地震多發地,相反我國地震比較少的地方多在構造比較穩定的南方,內蒙古高原,東北地區及南、北疆盆地區域。同是海南島與臺灣島還有了差別,臺灣地震多於海南。

從我們國家地殼活動情況結合衛星GPS地殼運動速度場來看,我國深受新生代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影響,衛星GPS地殼運動速度場給我們預防地震有很好的指導作用,有很高的科學價值。

結合我們唐山728大地震受災情況來看,地質構造比較薄弱的地區,如有斷層、破碎帶的地區災情加重。另外建築物抗震程度非常重要,728大地震以後,我們居住的樓房抗4~5級地震都沒問題,經受住了考驗,震級再高一點,都給逃生機會,所以人類雖然不能準確預報地震,我們可以通過提高建築物的強度,來實現減災防災。下圖是唐山728大地震圖片。


地理縱橫


湖南、湖北、江西

中國地震主要分佈在五個區域:臺灣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地震帶上。

1."華北地震區"。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江蘇、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區。在五個地震區中,它的地震強度和頻度僅次於"青藏高原地震區",位居全國第二。由於首都圈位於這個地區內,所以格外引人關注。據統計,該地區有據可查的8級地震曾發生過5次;7-7.9級地震曾發生過18次。加之它位於我國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經濟、文化、交通都很發達的地區,地震災害的威脅極為嚴重。

華北地震區共分四個地震帶。

(1)郯城-營口地震帶。包括從宿遷至鐵嶺的遼寧、河北、山東、江蘇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區。是我國東部大陸區一條強烈地震活動帶。1668年山東郯城8.5級地震、1969年渤海7.4級地震、1974年海城7.4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地震帶上,據記載,本帶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60餘次。其中7-7.9級地震6次;8級以上地震1次。

(2)華北平原地震帶。南界大致位於新鄉-蚌埠一線,北界位於燕山南側,西界位於太行山東側,東界位於下遼河 -遼東灣拗陷的西緣,向南延到天津東南,經濟南東邊達宿州一帶。是對京、津、唐地區威脅最大的地震帶。1679年河北三河8.0級地震、1976年唐山7.8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據統計,本帶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級地震5次;8級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帶。北起河北宣化-懷安盆地、懷來-延慶盆地,向南經陽原盆地、蔚縣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靈丘盆地、太原盆地、臨汾盆地、運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國東部又一個強烈地震活動帶。1303年山西洪洞8.0級地震、1556年陝西華縣8.0級地震都發生在這個帶上。1998年1月張北6.2級地震也在這個帶的附近。有記載以來,本地震帶內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級地震7次;8級以上地震2次。

(4)銀川-河套地震帶。位於河套地區西部和北部的銀川、烏達、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區。1739年寧夏銀川8.0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本地震帶內,歷史地震記載始於公元849年,由於歷史記載缺失較多,據已有資料,本帶共記載4.7級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級地震9次;8級地震1次。

2."青藏高原地震區"。包括興都庫什山、西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六盤山、龍門山、喜馬拉雅山及橫斷山脈東翼諸山系所圍成的廣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寧夏、四川、雲南全部或部分地區,以及原蘇聯、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緬甸、老撾等國的部分地區。

本地震區是我國最大的一個地震區,也是地震活動最強烈、大地震頻繁發生的地區。據統計,這裡8級以上地震發生過9次;7-7.9級地震發生過78次。均居全國之首。

3."新疆地震區"、"臺灣地震區"也是我國兩個曾發生過8級地震的地震區。這裡不斷髮生強烈破壞性地震也是眾所周知的。由於新疆地震區總的來說,人煙稀少、經濟欠發達。儘管強烈地震較多,也較頻繁,但多數地震發生在山區,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與我國東部幾條地震帶相比,要小許多。

4.值得一提的是"華南地震區"的"東南沿海外帶地震帶",這裡歷史上曾發生過1604年福建泉州8.0級地震和 1605年廣東瓊山7.5級地震。但從那時起到現在的300多年間,無顯著破壞性地震發生。

我國的地震活動十分廣泛,除浙江、貴州兩省外,其他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都有6級以上強震發生,其中1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均發生過7級以上大震,約佔全國省(直轄市、自治區)數的60%。臺灣地區是我國地震活動最頻繁的地區,1900年~1988年全國548次6級以上地震中,臺灣地區為211次,佔38.5%。我國大陸地區的地震活動主要分佈在青藏高原、新疆及華北地區,而東北、華東、華南等地區分佈較少。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的地震是淺源地震,東部地震的震源深度一般在30千米之內,西部地區則在50千米~60千米之內;而中源地震則分佈在靠近新疆的帕米爾地區 (100千米~160千米)和臺灣附近(最深為120千米);深源地震很少,只發生在吉林、黑龍江東部的邊境地區。自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共發生8級以上的地震3次;中國大陸地區共發生7級以上地震35次,平均每年發生約0.7次;6級以上的地震194次,平均每年發生近4次。與近100年的活動水平(≥7級的年均值為0.66 次,≥6級的年均值為3.6次)相比較,建國後的強震活動水平高於前50年的活動水平。

另外,強震分佈顯示了西多東少的突出差異。我國大陸地區,絕大多數強震主要分佈在東經107度以西的我國西部廣大地區,而東部地區則很少。據統計,1949年~1981年間發生的27次7級以上地震中,西部約為20次,佔74 %,東部只有7次,佔26%;而6級地震,東部佔的比例則更小。在1895年~1985年間,我國大陸地區發生的全部 7級以上地震中,西部佔87%,其應變釋放能量佔90.8%。

強震活動繼承了我國地震活動長期以來分佈廣且不均勻的特點。我國的地震活動具有分佈廣的特點,6級以上地震幾乎遍佈全國。然而,地震活動的分佈是不均勻的,其活動水平也有較大差異。據統計分析,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活動水平最高的仍是臺灣地區,7級以上地震發生率佔全國總數的40%以上,6級以上地震發生率佔全國總數的53%以上;在其他各省(市、自治區)中,發生6級以上地震次數大於5次的還有西藏、新疆、雲南、四川、青海、河北等,以上7個省 (自治區)集中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絕大多數強震,其中6級以上地震佔90%以上,7級以上佔87%以上。以上情況充分說明,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地震活動雖然分佈較廣,但是呈現明顯的西多、東少,分佈極不均勻的特點。這種分佈的特徵為地震工作佈局和確定監視預報及預防工作的重點地區提供了重要事實依據。


用戶6421835045


我國地震少的地方其實很少,雖然近些年我國大型地震大部分都發生在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過渡的四川、青海等地,但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是小型地震頻發,只不過震級比較小,震感不強烈。首先從世界範圍來看,我國東部有環太平洋地震帶,主要影響我國東部沿海省份,西南部有地中海地震帶(歐亞地震帶),從我國西南邊緣與印度版塊之間穿越,影響我國西南部分省份。這兩條地震帶基本將我國環繞一週,除了正北部與蒙古高原接壤的地區以外,我國所有地震基本都受這兩條地震帶影響。

另外從我國範圍內的地震帶細化來看,各個方位基本都存在有大型斷裂帶,相應的也基本都發生過大型地震,比如青藏高原地震帶、四川龍門山地震區、臺灣地震帶、郯廬地震帶、銀川河套地震帶、汾渭地震帶等,有記錄以來這些地震帶上基本都發生過8級以上強烈地震,而震級小的地震更是數不勝數。整體上看,我國發生地震比較少的省份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貴州一個是浙江,這兩個省份所包含區域基本都避開了大型地震帶,所以受地震帶的波及比較少,貴州所處位置靠近四川龍門山地震帶,但只是位於南部末尾邊緣,而浙江靠近的臺灣地震帶,也基本只作用於福建,很少能繼續北上,有記錄以來這兩個省份基本沒有發生過大型地震。
歡迎點擊關注,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最簡單的直接的回答:平原地區地震少。

地震是地殼運動,多發生在地殼斷層、變形、擠壓疊壓的地方,也就是山區或海溝。

大陸版塊在緩慢的移動,兩塊相互碰撞的板塊其交接的地方壓力在不斷的增加,當壓力超過臨界點就會釋放強大的能量,從而發生地震…就好比我們冬天踩雪,或是擠壓雪,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就是地震微原理。

所以說平原一般都距離震中較遠,強震可能有感覺,微震也許都感覺不到…所以說那裡地震少是個偽命題,應該說那裡地震波及最小,那就是平原地區。



雪疆沙漏


我的家鄉,華北平原。

地震最強烈的地區大多靠近板塊邊緣,四川之所以多地震,就是因為四川在亞歐板塊的邊緣地帶,另一邊是印度洋板塊。

喜馬拉雅山脈是如何形成的,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一些,是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形成的。目前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仍在擠壓碰撞,運動過程中就會產生地震。

世界上很多地形都是這樣形成的,如安第斯山脈、落基山脈、阿留申群島、日本列島(其實日本沉沒說不科學,因為板塊的碰撞,日本反而會抬升,這個我以前也說過,只是很多人不願相信)……



梅兵一九九二


我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佈在五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這五個地區是:①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區,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雲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④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⑤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我國的臺灣省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西藏、新疆、雲南、四川、青海等省區位於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其他省區處於相關的地震帶上。中國地震帶的分佈是制定中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的重要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