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明代坐鎮雲南200多年的“沐王府”是個什麼來頭?

熊掌大人


明代世襲黔國公,黔國公府位於如今的勝利堂,而翠湖柳營又是沐家“別業”

因沐氏在滇久,威權日盛,尊重擬親王;故百姓稱黔國公府為沐王府



明洪武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傅友德、藍玉、沐英率大軍遠征雲南,三戰三捷,擊敗鎮守雲南的元朝殘餘勢力梁王,其後梁王跳入滇池自盡,明軍平定雲南。第二年,傅友德、藍玉班師回南京,沐英留守做鎮雲南。其後,沐英在昆明大興土木,建造自己的西平侯府,這也就是後來雲南百姓口中所說的沐王府,共傳18代,歷280年而亡



後來洪武十七年,雲南本地酋長作亂,招來象兵為輔助,沐英採取了“三段擊”的戰術成功平定叛亂此後雲南本地土司多次叛亂,均被沐英平定。因為他的赫赫戰功,朱元璋讓沐英治理雲南,封為黔國公



在戰爭之餘,沐英也注重文治的發展,大力發展屯田,興修水利,召集外來人口,修建官學等,有力地推動了雲南本地的經濟、文化發展。在沐英的努力下,雲南人對沐王逐漸歸心,沐府的統治也由此確定了下來。後來沐英在昆明翠湖邊興建王府,稱為沐王府


s大番茄


沐王府又稱黔國公府,因始祖姓沐而得名。在明朝統治管理雲南長達200多年,這個神奇的沐氏家族到底是什麼來頭呢?

沐氏家族創建者叫沐英,與朱元璋一樣是安徽人。因戰亂,年幼的沐英流浪在濠州一帶,恰巧被在老家濠州起義的朱元璋發現,朱元璋收留沐英當兒子並讓他改姓朱。從此,沐英的一生就從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沐英聰明好學,很快長大成為一個傑出的軍事人才,創建了很多功績。明建立後,沐英升任鎮國將軍、大都督府僉事,做事條理清晰。在沐英可以獨當一面後,1381年,沐英南征雲南的元朝舊勢力,勝利後,朱元璋把沐英留在了雲南。在沐英的帶領下,雲南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得到了百姓的愛戴。

1392年,沐英因幼時夥伴太子朱標的去世傷心欲絕,臥床不起,不久離開人世。之後,朱元璋追封沐英為“黔寧王”。沐英的兒子後來也建立了很多豐功偉績,可謂是一個顯赫的家族。

1386年,沐英在昆明修建了西侯平府。西侯平府在他兒子沐晟受封是改名為黔國公府。因為沐氏家族在雲南威望很高,百姓成黔國公府為沐王府。直到1660年,沐王府被吳三桂佔領。


關河南望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傅友德、藍玉、沐英率大軍遠征雲南,三戰三捷,擊敗鎮守雲南的元朝殘餘勢力梁王,其後梁王跳入滇池自盡,明軍平定雲南。第二年,傅友德、藍玉班師回南京,沐英留守做鎮雲南。其後,沐英在昆明大興土木,建造自己的西平侯府,這也就是後來雲南百姓口中所說的沐王府,共傳18代,歷280年而亡。

沐王府的建立者沐英,很早就父母雙亡,一直顛沛流離,等到他8歲時,被朱元璋和馬皇后收為養子,並被改姓為朱。當時朱元璋和馬皇后都還沒有孩子,在那種兵荒馬亂的年代,兩人收養沐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將他作為自己的接班人,這就有些類似於劉封對於劉備的意義。

等到沐英十二歲的時候,他就開始朱元璋攻伐征戰,開始軍旅生涯。這一年,朱標出生才剛滿三個月。等到沐英十八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軍中擔任要職,並被提拔為指揮使,鎮守江西重鎮上饒。其後,沐英又跟隨朱元璋平定江西、福建、浙江等地,戰功赫赫。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此時的沐英已經在軍中擁有非常高的威信,如果他是朱元璋的親生兒子,或者朱元璋若還沒有親生兒子,那沐英作接班人的地位,基本上可以說是不可動搖。但可惜的是,此時朱元璋早已經有了兒子,而且長子朱標也已經到了13歲。

在這種背景下,沐英的身份和地位就變得有些尷尬,所以朱元璋在正式登基之前,就下詔讓沐英恢復沐姓,不再姓朱,同時讓他移師到福建建寧鎮守。其後,朱元璋正式在南京開國稱帝,立長子朱標為太子。等到洪武九年,沐英又以副帥之職隨鄧愈征討吐蕃,因軍功被封西平侯,賜丹書鐵券。

其後數年,朱元璋陸續平定了整個北方,只剩下盤踞在西南的雲南。由於雲南地理位置太過偏僻,朱元璋本來不打算直接派兵進入雲南,按因為雲南本地還有堅持抵抗明朝的元朝梁王勢力在蠢蠢欲動,逼得朱元璋不得不派出傅友德、藍玉和沐英率三十萬大軍進軍雲南。



當時的雲南,雖然在元朝時被征服,但元朝對其的管理制度也非常鬆散,根本算不上一個統一的行政單位。在雲南境內,除了屬於元朝貴族的梁王勢力外,還有之前大理國的段氏王族後裔,繼續擁有大片的領地和權勢。在他們兩者之下,又有眾多地方上的土司,有的甚至也很有勢力。

在這種背景下,等到朱元璋征服雲南後,如果只派遣政府官員來雲南經營,很顯然是沒有辦法來應付眾多的地方實力派。所以,必須要留下一個有實權有軍隊、又能讓朱元璋放心的人來坐鎮雲南,這樣才能有效震懾地方實力派。

最後,鑑於沐英與朱元璋的特殊關係,再加上他的身份又確實比較尷尬,如果繼續留在中央政府,最後能不能善終,實在是個未知數。所以還不如讓他留守雲南,一方面他和朱元璋好歹也算父子關係,由他鎮守,朱元璋相對而言也比較放心些。

另一方面,憑雲南這種偏僻荒蠻的地區,沐英就算有異心,也很難翻起什麼風浪,再加上雲南這種地方勢力太過強大的地方,也需要一個有一定軍事能力的人才鎮得住,而在朱元璋的親生兒子中,有這樣能力的人,就那麼幾個,讓他們來雲南鎮守,實在是太材小用,朱元璋實肯定不捨得。

所以,朱元璋思前想後,也只有沐英最適合。而對於沐英來說,他的這種身份,如果繼續留在朝廷,遲早會出事。因此還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主動離開這個權力的是非之地,到雲南這種中原王朝有些鞭長莫及的地方坐鎮,也算是一種自我保全,也正因為此,在征服雲南後,沐英和他的後人便從此留在雲南鎮守,直到永曆皇帝流亡緬甸時,最後一任王爺沐天波在緬甸被殺,整個沐王府就徹底中斷。


我是趙帥鍋


1381年朱元璋命令藍玉等人南征雲南,經過兩年的戰爭,平定雲南全境,雲南梁王巴匝刺瓦爾密兵敗身亡,在1383年藍玉等人班師回朝,朱元璋的義子沐英,留守雲南。

當時的沐英已是西平候,穩定下來之後,沐英開始修建昆明城,建造了自己的府邸,西平候府。沐英在翠湖西岸屯兵種柳,建造“柳營”,這就是大明時期沐王府雛形。

不久之後,沐英去世,他的兒子沐春承襲他的候位。在沐英建造的“柳營”的基礎上,進行改造,造成了沐氏別墅。至此,真正的沐王府就算建造完成,還不過那個時候還不叫沐王府。

一直到沐英的孫子沐晟被大明皇帝加封黔國公,死後被追封為定遠王,這個時候才算真正的沐王府。

大明時期,皇帝對各個地方的藩鎮管控很嚴格,因為自朱棣開始,便開始削藩,但是對於遠在天邊的雲南好像沒有什麼影響。

沐王府的存在是貫徹整個大明王朝的,各個皇帝都沒有對錶示對沐王府擔心,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地方偏遠,各種勢力錯綜複雜,少數名族比較多,管理起來很麻煩,加上雲南地區民風比較彪悍,所以沐王府的存在就是為了限制雲南的其他勢力,從而形成一種平衡。這樣的話,沐王府不會有多餘的資源參與朝廷的鬥爭中,而朝廷也因離得遠、關係複雜,事務雜,讓沐王府自己管理,也算是省心。

二是,沐英本來就是朱元璋的義子,是朱元璋給了他這一切,作為沐氏後人,一直都是對大明心存感激,時代擁護大明王朝,大明各個皇帝對雲南沐氏也是相信、放心,雙方自然也就不會相互猜疑。


滋溜一下


準確的講,沐氏一門雖然沒有封王,但卻是真正意義上的諸侯王,因為雲南沐氏是世代鎮撫西南,即“以黔國公佩雲南總兵官印,兼任雲南都指揮使”,沐氏一門鎮守日久,“尊重擬親王”。薨後則萬里歸葬金陵,葬於始祖黔寧昭靖王之旁。至明孝宗時,朝廷曾想將沐家第九代當主沐昆爵位降為西平侯,但云南守官上奏說,滇人及緬甸諸夷只知黔國公,不知西平侯,如果將黔國公降為通侯,那隻會引發不必要的麻煩。於是明孝宗無奈,只得依舊令沐昆襲公爵。

而且,沐家一門十分彪悍,一直堅持著一種獨立的精神。比如明初曾經把廢靖江王安置在雲南,被沐家擠兌走了;之後岷王楄封雲南,與沐家二世祖沐晟交惡,也被擠兌走了;明成祖封漢王高煦於雲南,素有強橫之名的漢王不敢去,並對父皇吐槽“我何罪?斥萬里”;之後再封岷王,再次被沐家懟走;明仁宗封滕王瞻凱於雲南,旋即薨逝。之後大明朝不再在雲南封王。而沐氏一門獨霸西南,當地百姓呼為“中天子”。

沐家英雄如此,所以居住的府邸也是超標準的。明太祖曾令沐英在昆明自擇善地建府第,所以沐英選五華山下(永曆、吳周時曾為皇宮,今為雲南省政府),府邸圖紙進呈御覽,明太祖於其層院中以硃筆橫作一畫,說“前面作雲南布政司”,所以黔國公府沒有大門,在二門前作曲街,向東而出。而沐氏由於受到朝廷的絕對信任,從而富貴潑天。據嘉靖朝文苑領袖王世貞的《弇州史料·西平王世家》記載,沐府的財富,除所賜江浙等地勳田外,還有甘肅、寧夏、陝西等地的莊田與牧場。當然,以根基所繫的雲南莊田最多。沐晟、沐斌父子嗣爵的鼎盛時期,“晟父子前後置圃墅田業三百六十,‘吾日食其一可以週歲’。珍寶金貝充牣庫藏,幾敵天府”。而末代黔國公沐天波被蒙自土司沙亭洲所襲,沐府財產起底時,二百年的財富積累已經是“富厚敵國,石青、硃砂、珍珠、名寶、落紅、琥珀、馬蹄、紫金,裝以細筏篋。每篋五十斤,藏於高板庫。每庫五十篋,共二百五十庫,他物稱是。八寶黃龍傘一百四十執。”

沐家傳國十八代,始終與大明朝共同進退。而在末代黔國公殉國後,沐王府也就成為歷史的遺蹟。清朝沐王府曾經被改為雲貴總督衙門,其中池館山水尚是王宮舊物。後來抗戰勝利之後當地政府將沐王府的遺址夷為平地,改建勝利堂。所以現在的沐王府已是了無蹤跡。




昆明勝利堂,雲南省政府都是昔日沐王府的所在。

金馬碧雞坊,古老昆明的地標性建築。


陳大舍


南明統治末期當永曆皇帝朱由榔丟失了全部領土無奈退至境外(緬甸),雖然緬甸自古都與中原王朝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是當正統的大明皇帝逃亡緬甸避難時,緬甸國王竟然不相信皇帝的印信,最終還是末代黔國公沐天波拿著黔國公的印信才使得永曆朝廷得以退至緬甸,可見黔國公在當地的威望。

沐王府是明朝黔國公在雲南的府第,沐氏家族的興盛起源於明朝開國功臣西平侯沐英。

至正二十年,無家可歸的流浪兒童沐英遇見了朱元璋並被收為義子,同朱文正、李文忠等人成為了兄弟共同輔佐朱元璋,據各種資料記載朱元璋共有義子二十餘人。

沐英在軍營中成長,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為大明江山立下汗馬功勞,一方面朱元璋對沐英非常信任,另一方面沐英也頗具軍事才能。

明朝立國之初,國內尚有部分地區仍然歸於元朝的勢力範圍,洪武十四年為了實現國家的統一,朱元璋派遣潁川侯傅友德為徵南將軍,藍玉,沐英為副將征討盤踞在雲南的元梁王。

明平雲南之戰僅耗時一年便消滅了盤踞在雲南的元朝殘餘勢力,戰役結束後傅友德、藍玉率班師回朝,而沐英則留下一方面開發西南邊陲另一方面替大明鎮守雲南。

西南邊陲自古以來都是中原王朝統治的薄弱地帶,一方面,西南經濟落後故而稱之為蠻荒之地,另一方面當地民風剽悍而土司則掌握著權力的中樞,沐英鎮守雲南後先後平定多次叛亂且對西南的開發做出了極大貢獻。

洪武二十二年沐英進京面聖,彙報了雲南當地的情況,朱元璋對沐英給與了極高的評價,並說到“使我高枕無南顧憂者,汝英也。”

洪武二十五年沐英病逝,朱元璋追封沐英為黔寧王,諡昭靖,侑享太廟,沐氏子孫自沐英後便世代鎮守雲南。直到崇禎皇帝自縊身亡後,身處雲南的沐英後人依舊堅持抗清十餘年。

因為沐氏家族鎮守雲南二百餘年聲威日盛,當地百姓也稱黔國公府為沐王府。


一點點歷史


”沐王府”(黔國公府)是個神奇的存在,坐鎮雲南,威懾南亞200餘年,與明王朝同壽,沐姓從首任黔國公沐晟到末代黔國公沐天波,共傳承18位。

但是打下這片基業的並不是這18個黔國公,而是被追封為“黔寧王”的沐晟的父親沐英。

沐英原本是個孤兒,8歲時父母雙亡,流落街頭當小乞丐,當沐英流落到濠州時,遇到了一生的貴人朱重八。

或許是因為相同的身世,或許因為朱重八當時沒兒子。朱重八收留了沐英,並認為養子,改名叫朱文英。當然了,朱元璋的養子很多,比如朱文正、朱文忠(李文忠)、朱文輝(何文輝)、朱文剛等等。但是這些人都比朱文英大,而自從朱重八收了朱文英,開始順風順水,3年後收穫長子朱標,朱元璋開始陸陸續續有自己的親生兒子了。

朱重八把這些乾兒子們集中在一起,讀書、練武。打起仗來都帶上陣歷練,所謂打仗父子兵,朱元璋對自己的這幾個養子,還都是比較信任的。

所以朱文英12歲就上陣打仗了,18歲被授為帳前都尉,守鎮江;後提拔為指揮使,守江西廣信(上饒)。朱元璋攻打福建的時候,朱文英破分水關,佔崇安,鎮守建寧,節制邵武、延平、汀州。

隨著朱元璋就要定都南京,開創大明基業的時候,自己的親生兒子也生了不少了(最後一共生了26個)。於是,他令自己的養子們,改回自己原來的姓。

朱元璋處理的很好,每次都等養子立了功,就恩賞他恢復原姓。於是朱文英在鎮守建寧的時候,就恢復為“沐英”。

洪武3年(1370年),年僅26歲的沐英就被授為鎮國將軍,在軍事中樞大都督府中從助理幹起,幹了7年。洪武9年開始重新帶兵,先後跟隨名將鄧愈、藍玉、徐達、傅友德等從西打到北又打到南,最終其他人都讓班師回朝了,把沐英留下鎮守雲南了。

其實從這一系列的培養過程當中,可以明確看出朱元璋的目的。朱元璋是把沐英培養成朱標的嫡系班底。

先放在大都督府培養,熟悉天下兵馬,聯繫各路人脈;然後再由名將手把手鞏固技術;再實地體驗邊陲戰爭。最終目的就是想將沐英像其他藩王一樣,”守住塞疆,拱衛皇室”。

而沐英本人的確給力,滿足了朱元璋一切的想象。而無論是藍玉還是傅友德,最終,因為朱標的,被朱元璋親手屠戮了,其實不出意外,這裡面本來也應該有沐英。

但怎奈沐英會做人,死的特別是時候。馬皇后死的時候,他吐血兩升,落下病根;洪武25年(1392年)朱標病亡,沐英痛不欲生,隨即也病死任上。

這就讓朱元璋十分感動。什麼叫忠臣良將?有能力鎮守西南,無需主上擔心;主上病故,絕不偷生,跟隨主上而去。於是追封沐英為“黔寧王”,世代鎮守雲南,讓其子沐晟承襲爵位,沐英配享太廟。再看看藍玉和傅友德,孰人孰命?

而永樂4年(1406年),沐晟與張輔攻打交趾,打下重鎮多邦,並擒拿了偽王胡一元。沐晟因功,封為“黔國公”,並世襲罔替。沐晟便是第一代黔國公。

“黔國公”一直傳到沐天波這一代。明朝滅亡後,沐天波為保朱由榔入緬,被緬人殺害,從此,沐王府威名不再,但是沐家對明王朝的忠心日月可鑑。



炒米視角


沐王府坐鎮雲南280年,為大明朝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金庸先生的小說《鹿鼎記》裡,沐王便是韋小寶的岳父之一。

這個使得雲南百姓懷念,大明皇帝敬重的“沐王府”,其實就是朱元璋的義子“沐英”一手打造。

今人覺得朱元璋殘暴,可這個為他鎮守了雲南280年直到明朝滅亡的沐家,卻將朱元璋當作再生父母。

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藍玉、沐英三位大將出徵雲南,去討伐元末代雲南梁王巴匝刺瓦爾密。

此戰勝利之後,沐英這位朱元璋的義子便選擇留在了雲南,他決定效仿周亞夫,為自己義父鎮守邊疆。

也就是從此時開始,雲南便開啟了“沐王府”的時代。直到1661年,最後一代沐王沐天波被緬甸士兵所殺為止,沐家共為大明鎮守了雲南280年。

關於沐英這個人,《明史》記載:沐英,字文英,定遠人。少孤,從母避兵,母又死。太祖與孝慈皇后憐之,撫為子,從朱姓。

沐英和朱元璋一樣,都是戰爭的受害人,這也使得朱元璋對他非常照顧。

沐英跟隨朱元璋打了30年的仗,到他鎮守雲南時,已經37歲。

此時的他深諳民生疾苦,故而沐英不僅對手下士兵極好,在處理民生問題上,也很有手段。



沐英在雲南做了五件事,來實現他治理好雲南的誓言:

1、重新制度制度,精簡條令,與民休息;

2、鼓勵百姓發展農業,解決糧食危機,並將開墾土地作為考核官員政績的標準之一;

3、大肆修建水利工程,保證田地灌溉和減少水災發生的可能性;

4、注重發展商業,他不僅吸引外地商人前來投資,還到處修路、開發鹽井,發展本地特色產業;

5、沐英修建了許多學校,並聘請名師做老師,還把當地優秀的平民子弟送入學堂。

《明史》:英沉毅寡言笑,好賢禮士,撫卒伍有恩,未嘗妄殺。在滇,百務具舉,簡守令,課農桑,歲較屯田增損以為賞罰,墾田至百萬餘畝。滇池隘,浚而廣之,無覆水患。通鹽井之利以來商旅,辨方物以定貢稅,視民數以均力役。疏節闊目,民以便安。居常讀書不釋卷,暇則延諸儒生講說經史。

一番作為,沐英不僅成為了大明朝的門戶,還讓雲南成為富庶之地。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腦洞趣味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坐上皇位之後,就開始了他的清除異己,削藩殺功臣的舉動,為後世之君做準備。但是,遠在雲南的西平候沐英卻幾乎沒有受的什麼牽連,依然悠哉樂哉的安享晚年,而沐家在雲南屹立不倒270年。

同樣是開國功臣,為什麼沐英沒有在朱元璋的誅殺的功臣之列呢,還在雲南有那麼大的聲望,一個侯爵竟被民間稱為王爺呢?

其實我們知道的,沐英是朱元璋的義子,家境也是非常貧寒的,8歲就跟著朱元璋。後來跟隨朱元璋征戰沙場,為大明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少的汗馬功勞。大明成立以後,朱元璋就派沐英去鎮守雲南,沐英就勢請求朱元璋將他的封地定在當時還是很偏遠貧瘠的雲南,向他表示我不追求權利,只想好好過日子。雖然沐英的功勞遠不止被封雲南地區,由於沐英跟隨朱元璋日久,比較瞭解這個義子,認為他沒有什麼威脅,對這個義子還是很滿意的,就同意了他的請求,賜封他為西平候,讓他去了雲南。沐英從此避開了朝廷繁複的紛爭。

沐英到了雲南後除了鎮守雲南的邊境外,他還組織軍民開荒種地,興修水利。增大商業開發;廣建學堂,讓更多的人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一系列的措施為邊荒之地變得繁榮興盛了,所以,沐英在當地受人尊敬,尊稱他為王爺,那麼他的府邸也就成了沐王府了。

沐英的好名聲傳到皇帝的耳中後,皇帝並沒有怪罪他的曁越,反而在沐英死後真的追封他為黔寧王,並且可以世襲罔替的。沐英的後人也沐英令朝廷和沐英失望,很好的治理了雲南兩百多年,沒有出過大的亂子。黔寧王的爵位也變成了黔國公,流傳後世子孫。

明朝滅亡後,沐王府的人拒絕投降清軍,扯起反清復明的大旗與南明一起對抗清廷,雖說這對歷史的潮流起不到很大的作用,但是沐家人認為不能做對不起明朝世代的恩典。隨著最後一代的沐王沐天波父子的緬甸遇難,首位大明王朝南疆270年的沐王府徹底的消亡了。世上再無沐王府


新不二說



沐王府來頭大了去了,沐王府的始祖是明朝開國功臣沐英。 沐英還有一重身份,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養子。在朱元璋當年打天下時期,因為還沒有子嗣,所以收養了孤兒沐英為養子,當時的沐英叫朱英。 朱英在明朝開國過程中,也是立下了不少功勞。 明朝開國以後,因為朱元璋已有子嗣,加上隨著明朝的建立,朱姓成為了國姓,朱元璋便想讓朱英恢復原來的姓名。於是問道他“朱英啊,你到底是誰的孩子?” 朱英很聰明,回道:“我就是陛下的孩子,深沐陛下和皇后的養育之恩”。 朱元璋笑著繼續問這個問題,朱英跪下一直堅持這個回答。朱元璋很滿意朱英的回答,於是說道“你一直口唸深沐養育之恩,那朕就賜你姓沐吧” 。就這樣朱英就成為了沐英。 沐英之後跟著傅友德平定雲南,消滅了元朝殘餘勢力,還有段氏等割據勢力。隨後朱元璋讓沐英鎮守雲南。



其實朱元璋此時還是把沐英當兒子看待了,因為他的兒子先後被封往全國各地,擁有很大的權力,沐英亦是如此。 因為沐英的忠誠性和鎮守雲南期間教化有方,所以不只是不受明太祖朱元璋的猜忌,還默許他的後代一直鎮守雲南,到了明成祖朱棣削藩時,也沒有對雲南沐家下手。 於是雲南沐家一直世守雲南,明庭對沐家也很放心,沐家在雲南如同土皇帝一般,也是明朝是西南的代理人,明庭如此信任沐家,沐家也沒有負了明庭,末代黔國公沐天波隨著南明永曆帝逃往緬甸以後,在咒水之難中以身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