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殲-10研製時間早一年,印度“光輝”生產型首飛,未來採購83架

比殲-10研製時間早一年,印度“光輝”生產型首飛,未來採購83架

經過重大延遲後,印度首架最終作戰許可(FOC)配置的“光輝”Mk1戰鬥機終於在3月17日於班加羅爾的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機場進行首飛。這架編號SP-21的LCA在首飛中測試了飛行包線,並驗證了發動機和飛機的性能。作為強制性慣例,飛行員還進行了一次持續10秒的倒飛,飛機在首飛中的最大過載達到8G,速度超過了音速。

由於存在種種重大缺陷,印度空軍對初始作戰許可(IOC)的“光輝”Mk1戰鬥機意見頗大,抱怨該機腿短載彈量小。根據印度空軍在2017年發佈的報告,IOC“光輝”Mk1的續航時間不到一小時,作戰半徑僅300公里,每小時維護人時高達20小時,服役壽命卻僅僅只有20年,根本無法“有效保衛印度領空”。

比殲-10研製時間早一年,印度“光輝”生產型首飛,未來採購83架

因此在FOC上,HAL進行了針對性改進,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如何解決腿短問題。由於“光輝”Mk1設計已經定型,因此只能通過空中加油和增加副油箱的方式來加大航程,所以該機在機鼻右側安裝的固定式空中加油探管,並增強了燃油系統,從而使該機在具有空中加油支持的情況下能連續飛行八小時以上。此外相比僅能在翼下內側掛架上掛載兩個800升或1200升副油箱的IOC,FOC在機腹還能增加掛載一個725升副油箱,增大了無空中加油時的作戰半徑。

上述改進使FOC“光輝”Mk1在有空中加油的情況下徹底擺脫了腿短困擾,無空中加油作戰半徑應該也能與印度空軍的米格-21“野牛”比肩,後者的數據是370公里。

除增加航程外,FOC“光輝”Mk1還帶來了其他一些關鍵改進,如機腹的內置Gsh-23雙管機炮終於能射擊了(!),機翼導航燈在接受相應改進後已經符合安全規定,串列武器掛架被批准使用,飛控系統增加了自動低速改出功能,擴大了以色列製造的“I-德比”中距彈的發射包線,超視距空戰能力全面提升。

比殲-10研製時間早一年,印度“光輝”生產型首飛,未來採購83架

在FOC“光輝”Mk1成功首飛利好消息的鼓舞下,印度國防採購委員會(DAC)批准了83架“光輝”Mk1A的採購訂單,現在距敲定合同僅一步之遙。

印度LCA項目在1983正式上馬研製,比我國殲-10的正式研製時間還早一年;至此經過37年的漫長折騰後,終於結出正果,全狀態生產型瓜熟蒂落。根據年印度空軍的採購計劃,FOC“光輝”Mk1的總產量僅為16架,等合同敲定後HAL將開始研發生產83架“光輝”Mk1A型,將陷入新一輪折騰之中。作者:阿姆斯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