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十天四次熔斷,巴菲特變巴韭特,國內投資者如何玩轉A股?

任何新生事物都擺脫不了一個共同的宿命:人們初見時拍案驚奇,再遇如舊友重逢,最後視若不見。

一週前,美股第一次發生熔斷時,市場一片尖叫聲,連活了90歲的股神巴菲特也未能免俗,連稱“活久見”,但是十天內同樣的場景發生了四次後,美股熔斷已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以至於人們看到了只會淡淡地說一聲:又熔斷了。

美股十天四次熔斷,巴菲特變巴韭特,國內投資者如何玩轉A股?

一個“又”字將美股熔斷的尷尬描繪得淋漓盡致,人們不清楚這樣的事兒還會重複多少遍,但他們心裡非常清楚,每一次熔斷都不會是最後一次,這樣的情形還會繼續發生,這不僅僅因為牛市走得太遠,也不僅因為油價暴跌在繼續,更因為新冠疫情在蔓延。

在這三者之中,新冠疫情為最。之前,官方相信一二個月疫情即可結束戰鬥,後來延至年中,如今悲觀者相信很可能要持續到明年。

疫情在蔓延,就意味停工停產範圍不斷擴大,四大科技巨頭,蘋果、微軟、Google、亞馬遜幾乎都在推行在家辦工,就意味著無薪假期、裁員、降薪越來越多,就意味著線下店關閉不影響線上交易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

美股十天四次熔斷,巴菲特變巴韭特,國內投資者如何玩轉A股?

當蘋果決定無限期關閉大中華區以外的線下門店時,有人認為,此舉對該公司的業績不會產生明顯影響,他們的理由是,消費者可以繼續通過電商購買蘋果產品。問題是,人們收入大幅減少後,哪有錢來用來網購?因此,當線下商店生意黯淡時,線上商家也不會有奇蹟。

新冠不止,衰退不止。如果那位擅長通過Twitter治理國家的總統和他的美聯儲只是把重視放在救市而非抗“疫”上,美股熔斷很可能就像一位老朋友,還會一次又一次地來看望我們!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的投資者應該如何操作呢?購買避險產品,遠離動盪的市場是王道,儘量避免草率的抄底操作。

美股十天四次熔斷,巴菲特變巴韭特,國內投資者如何玩轉A股?

“別人恐慌我貪婪”確實是一句至理名言,但是,我們也要警惕一不小心就可能抄在半山腰上的可能性。作為深受全球股民推崇的投資界大咖,巴菲特近期頻頻抄底,結果卻被深度套牢,僅2月以來遭受的損失就超過800億美元,以致被譏為“巴韭特”。對於信息更加不對稱的我們來說,風險無疑更加驚人。

當然,如果你足夠藝高人膽大,也可以嘗試一下快進快出,即當美股暴跌時,趁著A股跟風之際低價買入,在下一輪美股反彈時跟進拋出,如此循環往返,很可能不失為一記妙招。至於像口罩等一些偽熱點,我們看看就好,這些不具長期性,你如果任性跟進,很可能淪為永遠的韭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