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抗“疫”助推“雙戰雙贏”

掃描健康碼,社區工作人員精準排查來往人員;在機場、車站、碼頭,用大數據實現旅客行蹤可追溯;五色疫情圖讓地區疫情形勢一目瞭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從疫情信息統計分析,到流動人員健康監測,再到疫情態勢研判,大數據技術助力築牢疫情防控網,為科學防控、復工復產、民生保障等提供了有力支撐。


數字化抗“疫”助推“雙戰雙贏”


國際媒體眼中,中國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數字技術應用場:法新社報道了8.5億移動互聯網消費者如何挽救零售業,《紐約時報》報道了一位盒馬鮮生騎手在武漢為線上顧客運送食物和希望,西班牙《國家報》報道了5000萬學生在“釘釘”上覆課,《南華早報》報道了一家八成線下門店關門的連鎖超市如何實施數字化火線轉型……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國將有機會實現全球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與疫情相關的數字化沉澱:應對疫情的數字化系統、創新的數字化技術、疫情數據的傳播和組織方式等,這些數字化的經驗都是寶貴的財富。將這些財富沉澱下來,發揮“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作用,將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快速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我們不妨以此次疫情防控為契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提升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風險和挑戰的能力,進一步推進國家大數據治理能力,在大數據技術應用驅動創新發展方面,匯聚更多競爭優勢。

面對這場疫情風暴,各級地方政府迎來治理能力的大考。福禍相倚、危中有機,各地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數字化戰“疫”推動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的“雙戰雙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