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帶來更潔淨的天,第50個“地球日”首次以“數字化”呈現

明天(4月22日),是1970年地球日正式誕生以來的第50個生日。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公民活動,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以數字化的形式進行。地球日呼籲各國領導人需要認真地對待科學,聽取公民的意見,並推動社會各階層採取行動,以應對氣候變化的危機。


新冠疫情帶來更潔淨的天,第50個“地球日”首次以“數字化”呈現

新冠病毒,意外帶來澄淨天空


Axios(美國新聞網站)指出,大流行傳染病造成了短暫的青山綠水,但卻是以巨大的健康的經濟為代價的。更具有諷刺意味的巧合是,這一千載難逢的時刻正巧發生在星期三地球日50週年左右。


新冠疫情帶來更潔淨的天,第50個“地球日”首次以“數字化”呈現

插圖:Sarah Grillo / Axios

人類如今才能驚鴻一瞥到這個更加乾淨的星球也證明了清潔地球的挑戰將是非常費時費力的。Axios認為這甚至要比我們被迫採取社交隔離的時間長。

“我不想這樣成功。這不是我們該慶祝的事情。這可能是一個警鐘,但是,老兄,我寧願用比這間接得多的方法來達成這樣的警示。”


——— 吉娜·麥卡錫(Gina McCarthy),前奧巴馬政府美國國家環境保護署負責人,現任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主席


根據氣候變化和能源網站Carbon Brief的一項分析,今年全球碳排放預計將前所未有地下降5.5%。但是,即使這個驚人的跌幅也少於聯合國成員國在共同制定《巴黎氣候協定》所希望達到的跌幅。這項2015年的協議要求在未來幾十年內將全球溫度上升限制在1.5°C,這將要求每年減少7.6%的排放量。


新冠疫情帶來更潔淨的天,第50個“地球日”首次以“數字化”呈現

數據來源於Carbon Brief、國際能源署和聯合國環境署;注意:Carbon Brief分析項目預測了新冠病毒的影響,國際能源署顯示了當前的排放途徑,而聯合國環境署的“排放差距”報告顯示了實現《巴黎協定》目標所需的途徑;圖表來源於Naema Ahmed / Axios


喜瑪拉雅山脈曾長期被汙染籠罩,人們對此都習以為常,而如今卻能清晰可見。


新冠疫情帶來更潔淨的天,第50個“地球日”首次以“數字化”呈現

推特用戶Manjit K. Kang發佈了她家人在印度Punjab(旁遮普)的房子的照片,該房子位於遠離山脈數百英里的地方。她描述道這是近30年來由於印度的封鎖政策第一次從這個視角可以清晰地看到喜馬拉雅。


動物依然為了生存展開鬥爭


讓環保科技愛好者徹夜難眠輾轉反側的一個問題是新一代的科學家、工程師和創新者是否會努力學習和成長來幫助解決世界的環境危機。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並沒有打算讓這件事順其自然,為了紀念第50個地球日,它同步播放了一個特別製作的節目Born Wild(生於野外),介紹了世界各地的小動物們是如何為了生存展開的鬥爭。


畢竟,還有什麼比可愛的小動物更能激發人的動力呢?


新冠疫情帶來更潔淨的天,第50個“地球日”首次以“數字化”呈現

獅子媽媽和它的小崽崽漫步在肯尼亞馬賽馬拉的平原上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


國家地理頻道強調“這一個小時的節目會展現關於希望的故事,並且給觀眾展露我們星球上下一代的面臨嚴峻環境變化的小動物們和生態系統。”


目前國家地理節目已經在油管上釋出了節目的預告,激起了觀眾極大的興趣。


讓眾多影迷激動的是,它由“Good Morning America”(美國早安)的聯合主播羅賓·羅伯茨(RobinRoberts)主持,並得到了“雷神”克里斯·海姆斯沃斯(Chris Hemsworth)的協助。


新冠疫情帶來更潔淨的天,第50個“地球日”首次以“數字化”呈現

雷神在國家地理預告片中餵了一隻被澳洲叢林大火影響的考拉寶寶,Daily Mail


攝影記者Brian J. Skerry將自己在海洋探險方面的獲獎經驗貢獻給了這檔國家地理頻道特別製作的節目。他從1977年起長期在水下潛游,親眼見證了潔淨的海洋遭受汙染的全過程,他對大自然的態度也從一開始的純粹欣賞美景,到現在致力於推動海洋環境保護。


在接受專注綠色能源的網站CleanTechnica採訪時,Skerry說“當我剛開始在海洋中拍照時,我想拍攝令我感興趣的事物……接著我開始意識到問題——人們未必意識到我們生活的現狀:更少的魚類、破壞棲息地、塑料垃圾和氣候變化的證據。於是我的鏡頭故事演變為了環境保護。”


在《生於野外》的紀錄片中,Skerry的故事重點將會是尋求答案,他將自己在鯨魚保護方面的見解添加到了節目裡。


“我在世界地球日節目中,主要關注的是夏威夷座頭鯨幼崽和它母親之間的關係。這是一個成功的故事:在這些鯨魚遭遇大量捕殺,人類終於停止”他說。“我想傳達的信息是,環境保護是有效的,現在行動,為時未晚。我們可以拯救那麼多生態系統,但是我們一定要採取大膽的行動。”


地球日創始人——我們需要更加包容和友好


1970年,25歲的丹尼斯·海斯(Denis Hayes)在美國組織了第一次地球日。


這次活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2000萬美國人(當時佔美國人口的10%),引發了現代環境保護運動。


新冠疫情帶來更潔淨的天,第50個“地球日”首次以“數字化”呈現

Denis Hayes, 由 David Hiller 拍攝

圖源 Architectural Record


此後的十年裡,在美國推動了最受歡迎、最有力的環境立法:更新了《淨化空氣法》;制定了《淨化水資源法》和《瀕危物種法》;建立了環境保護局。


丹尼斯·海斯在接受地球日官方採訪時提到,第一個地球日之所以如此重要,部分原因在於他們彙集了很多不同的問題:城市空氣汙染、高速公路橫穿社區、含鉛油漆、滴滴涕(學名雙對氯苯基三氯乙烷),1969年的聖塔芭芭拉的石油洩漏事件和河流著火。


而且由於人們將最大的精力放在與他們直接相關的事物上。出身草根的丹尼斯·海斯就鼓勵人們在地球日的框架內走出來組織活動分享自己的價值觀。


丹尼斯·海斯認為,在展望未來時可以看到在國家內有各種不同的威脅。在一個地方與人息息相關的事物可能在另一個地方非常不同。像海斯本人住的地方有森林大火,但從未發生過颶風。


因此海斯認為,如果將第一個地球日比作一個大帳篷包含了一系列廣泛的價值觀,而現在因為膚色、貧富差距、同一個國家不同地區間的關注的焦點不同,帳篷在變得越來越狹窄,而為了保持我們的價值觀、目標和話語權,我們需要變得更加的包容和友好。


從個體到整體——團結起來才能改變世界


美國紀實文學作家Emma Marris 4月20日在Nature發表文章“On the 50th Earth Day, take collective action for the planet”(在地球日的第五十個紀念日上,我們應該聯合起來捍衛這個星球),認為減少個體的碳排放量固然有所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政府和企業需要承擔起更大的責任。


Marris認為每個人都可以而且應該做些事情來保護大家共同的家園——地球。但是,她同時認為在決定採取何種行動時,需要更具備戰略頭腦。


Marris強調企業和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也必須作出行動,而且它們的責任和可以做到的貢獻遠比個人要大。


Marris以石油巨頭BP在2005年普及了“個人碳足跡”的計算方式為例,儘管在過去至少十年中,環保組織一直在建議我們通過改變行為方式來減少個人排放: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少吃肉、購買更高效的燈泡,但是Marris認為像BP這樣大型跨國公司承擔了這種責任,在社會上提出了這樣的議題,所以社會上的個體可以發揮自己的影響,同時讓政府、企業都可以從其後的變化中收益,從而擺脫困境。


而Marris也建議在今年的4月22日,也就是第50個地球日,向零排放能源的過渡需要迅速進行,但同時也要公平地進行,而不能使窮人和邊緣人群無法獲得能源。


“我們需要協力合作做到這一點,我們作為一個團體可以做到的事情遠比我們作為個人時要大得多。”


在一個工業化國家,普通人每年要生產約10噸的碳排放,換而言之每個個體通過處理自己的碳排放最高可以做到的上限也不會超過這個數字。


而Marris認為,在當前社會,每個人都在為一位僱主工作,這也構成了社區生活的一部分。僱員可以集合起來為環境保護出力,而僱主可以做到更多的事情,他們甚至可以參加理事會會議,建議他們的社區設定排放目標或投資社區經營的可再生能源或公共交通。他們也可以促成專業組織在環境保護和減少汙染方面做出承諾和公開聲明。


Marris在文末指出即使我們每隔兩週抽出幾個小時也可以在環境保護這件事上取得成就。作為個體,我們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可是團結起來,我們可以改變世界。

新冠疫情帶來更潔淨的天,第50個“地球日”首次以“數字化”呈現

參 考 文 獻

1. Axios, Coronavirus brings clearer skies but darker world to 50th Earth Day, https://www.axios.com/coronavirus-clear-skies-earth-day-21bf6f48-347d-4f2b-982f-01f2dbc68f48.html

2. Cleantechnica, On Earth Day, Inspi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Eco-Friendly Scientists — CleanTechnica Interview,

https://cleantechnica.com/2020/04/20/on-earth-day-inspiring-the-next-generation-of-eco-friendly-scientists-cleantechnica-interview/

3. Nature, On the 50th Earth Day, take collective action for the planet,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1123-z

4. Earth Day, 50 Years On: Q&A With Denis Hayes, Coordinator of the First Earth Day, https://www.earthday.org/earth-day-50-years-on-qa-with-denis-hayes-coordinator-of-the-first-earth-day/

5. Earth Day, Earth Day Live, https://www.earthday.org/earth-day-live/

6. Daily Mail, Too cute to bear! Chris Hemsworth feeds a baby koala affected by the Australian bushfires in a sneak peek of National Geographic's Born Wild Earth Day special, https://www.dailymail.co.uk/tvshowbiz/article-8239241/Chris-Hemsworth-feeds-koala-Gold-Coast-Nat-Geos-Born-Wild-Earth-Day-special.html

7. Architectural Record, Interview with Earth Day Organizer Denis Hayes,

https://www.architecturalrecord.com/articles/14557-interview-with-earth-day-organizer-denis-hayes


相 關 閱 讀


1、“我們一路走來探索月球,最重要的是我們發現了地球”

2、1月地球史上最熱,2月南極測到20度,人類能應對氣候危機嗎?

3、Nature重磅:10小時內把塑料瓶大部分降解?法國科學家找到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