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左傳》解析第八十六講:襄公·襄公十一年和十二年

《襄公十一年》發生在公元前562年,周靈王十年期間。主要記述了七件事:一是魯國自此時起,季氏、叔孫氏、孟氏三分公室,各領一軍,使魯國君主大權旁落。二是鄭國人因擔憂夾在晉、楚之間為難,欲投靠晉國,背叛楚國,所以侵犯宋國。三是諸侯聯軍征伐鄭國,於是鄭國與之結盟。四是楚、秦聯合征伐鄭國,鄭國又向楚、秦投降。五是諸侯聯軍再次征伐鄭國,鄭國與之結盟。六是鄭國人貢獻禮樂歌舞,晉悼公將一半賞賜給魏絳。七是秦國征伐晉國,大敗晉軍。

《襄公十二年》發生在公元前561年,周靈王十一年期間。主要記述了七件事:一是莒國人征伐魯國東部邊境,季武子救援,順便佔領了鄆地。二是晉國士魴來魯國訪問。三是吳王壽夢去世,魯襄公到周廟哭泣,傳說周太王古公亶父見少子季歷和姬昌賢德,想傳位給他們,季歷的兩兄太伯、仲雍為讓位奔於荊蠻吳地,所以吳王后代姓姬。四是楚、秦聯合征伐宋國。五是周靈王向齊國求取王后,齊靈公答應了婚事。六是魯襄公到晉國朝見。七是秦、楚兩國聯姻。

左丘明《左傳》解析第八十六講:襄公·襄公十一年和十二年

【經】十有一年春王正月,作三軍。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不郊。鄭公孫舍之帥師侵宋。公會晉侯、宋公、衛侯、曹伯、齊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鄭。秋七月己未,同盟於亳城北。公至自伐鄭。楚子、鄭伯伐宋。公會晉侯、宋公、衛侯、曹伯、齊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鄭,會於蕭魚。公至自會。楚執鄭行人良霄。冬,秦人伐晉。

【傳】十一年春,季武子將作三軍,告叔孫穆子曰:「請為三軍,各徵其軍。」穆子曰:「政將及子,子必不能。」武子固請之,穆子曰:「然則盟諸?」乃盟諸僖閎,詛諸五父之衢。正月,作三軍,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三子各毀其乘。季氏使其乘之人,以其役邑入者,無徵;不入者,倍徵。孟氏使半為臣,若子若弟。叔孫氏使盡為臣,不然,不捨。鄭人患晉、楚之故,諸大夫曰:「不從晉,國幾亡。楚弱於晉,晉不吾疾也。晉疾,楚將闢之。何為而使晉師致死於我,楚弗敢敵,而後可固與也。」子展曰:「與宋為惡,諸侯必至,吾從之盟。楚師至,吾又從之,則晉怒甚矣。晉能驟來,楚將不能,吾乃固與晉。」大夫說之,使疆埸之司惡於宋。宋向戌侵鄭,大獲。子展曰:「師而伐宋可矣。若我伐宋,諸侯之伐我必疾,吾乃聽命焉,且告於楚。楚師至,吾又與之盟,而重賂晉師,乃免矣。」

夏,鄭子展侵宋。四月,諸侯伐鄭。己亥,齊大子光、宋向戌先至於鄭,門於東門。其莫,晉荀罃至於西郊,東侵舊許。衛孫林父侵其北鄙。六月,諸侯會於北林,師於向,右還,次於瑣,圍鄭。觀兵於南門,西濟於濟隧。鄭人懼,乃行成。

秋七月,同盟於亳。範宣子曰:「不慎,必失諸侯。諸侯道敝而無成,能無貳乎?」乃盟,載書曰:「凡我同盟,毋蘊年,毋壅利,毋保奸,毋留慝,救災患,恤禍亂,同好惡,獎王室。或間茲命,司慎司盟,名山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國之祖,明神殛之,俾失其民,隊命亡氏,踣其國家。」楚子囊乞旅於秦,秦右大夫詹帥師從楚子,將以伐鄭。鄭伯逆之。丙子,伐宋。九月,諸侯悉師以復伐鄭。鄭人使良霄、大宰石□如楚,告將服於晉,曰:「孤以社稷之故,不能懷君。君若能以玉帛綏晉,不然則武震以攝威之,孤之願也。」楚人執之,書曰「行人」,言使人也。諸侯之師觀兵於鄭東門,鄭人使王子伯駢行成。甲戌,晉趙武入盟鄭伯。

冬十月丁亥,鄭子展出盟晉侯。十二月戊寅,會於蕭魚。庚辰,赦鄭囚,皆禮而歸之。納斥候,禁侵掠。晉侯使叔肸告於諸侯。公使臧孫紇對曰:「凡我同盟,小國有罪,大國致討,苟有以藉手,鮮不赦宥。寡君聞命矣。」鄭人賂晉侯以師悝、師觸、師蠲,廣車、軘車淳十五乘,甲兵備,凡兵車百乘,歌鐘二肆,及其鏄磐,女樂二八。晉侯以樂之半賜魏絳,曰:「子教寡人和諸戎狄,以正諸華。八年之中,九合諸侯,如樂之和,無所不諧。請與子樂之。」辭曰:「夫和戎狄,國之福也;八年之中,九合諸侯,諸侯無慝,君之靈也,二三子之勞也,臣何力之有焉?抑臣願君安其樂而思其終也!《詩》曰:『樂只君子,殿天子之邦。樂只君子,福祿攸同。便蕃左右,亦是帥從。』夫樂以安德,義以處之,禮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厲之,而後可以殿邦國,同福祿,來遠人,所謂樂也。《書》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敢以此規。」公曰:「子之教,敢不承命。抑微子,寡人無以待戎,不能濟河。夫賞,國之典也,藏在盟府,不可廢也,子其受之!」魏絳於是乎始有金石之樂,禮也。秦庶長鮑、庶長武帥師伐晉以救鄭。鮑先入晉地,士魴御之,少秦師而弗設備。壬午,武濟自輔氏,與鮑交伐晉師。己丑,秦、晉戰於櫟,晉師敗績,易秦故也。

左丘明《左傳》解析第八十六講:襄公·襄公十一年和十二年

【經】十有二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我東鄙,圍臺。季孫宿帥師救臺,遂入鄆。夏,晉侯使士魴來聘。秋九月,吳子乘卒。冬,楚公子貞帥師侵宋。公如晉。

【傳】十二年春,莒人伐我東鄙,圍臺。季武子救臺,遂入鄆,取其鍾以為公盤。

夏,晉士魴來聘,且拜師。

秋,吳子壽夢卒。臨於周廟,禮也。凡諸侯之喪,異姓臨於外,同姓於宗廟,同宗於祖廟,同族於禰廟。是故魯為諸姬,臨於周廟。為邢、凡、蔣、茅、胙、祭臨於周公之廟。

冬,楚子囊、秦庶長無地伐宋,師於揚梁,以報晉之取鄭也。靈王求後於齊。齊侯問對於晏桓子,桓子對曰:「先王之禮辭有之,天子求後於諸侯,諸侯對曰:『夫婦所生若而人。妾婦之子若而人。』無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則曰:『先守某公之遺女若而人。』」齊侯許昏,王使陰裡逆之。公如晉,朝,且拜士魴之辱,禮也。秦嬴歸於楚。楚司馬子庚聘於秦,為夫人寧,禮也。

左丘明《左傳》解析第八十六講:襄公·襄公十一年和十二年

譯文

十一年春,季武子打算重編三軍,告訴叔孫穆子說:“請分為三軍,各自徵集一個軍。”叔孫穆子說:“政權將輪到先生主持,先生必然不能分。”季武子堅持請求,叔孫穆子說:“那麼是不是要盟約?”於是在僖公室左門盟約,在五父大街上詛咒發誓。正月,編成三軍,把公室軍隊一分為三而各自掌管一軍。三家拆散原有私家軍隊。季氏讓他的私家軍隊的人免除賦稅,不參加徵稅,對不加入的人加倍徵稅。孟氏讓其私家軍隊中的人一半加入軍隊,就像是子弟兵。叔孫氏讓其私家軍隊中的人全部加入軍隊,不然就不赦免。鄭國人擔憂晉國、楚國,諸位大夫說:“不順從晉國,國家幾乎要滅亡。楚國比晉國弱,晉國並不擔憂我們。晉國擔憂,楚國就會迴避。怎麼才能讓晉軍出死力攻擊我們,楚國就不敢抵擋,而後才能夠堅決親附晉國。”子展說:“與宋國交惡,諸侯聯軍必然會來,我們與之結盟,楚軍來,我們又順從楚軍,那麼晉國就會很生氣了。晉軍能夠馬上就來,楚軍卻不能,我們必須與晉國堅固關係。”眾位大夫都很高興,派邊疆官員與宋國交惡。宋國向戌於是侵犯鄭國,大有收穫。子展說:“軍隊可以征伐宋國了。如果我們征伐宋國,諸侯聯軍征伐我們必然很擔憂,我們就可以聽從命令了,而且我們告訴楚國,楚軍來到,我們就與之結盟,而重重賄賂晉軍,就可以免除災禍了。”

夏,鄭國子展侵犯宋國。四月,諸侯聯軍征伐鄭國。己亥日,齊國太子光、宋國向戌先到達鄭國,進攻東門。當天傍晚,晉國荀罃到達西郊,向東侵犯許國舊地。衛國孫林父侵犯鄭國北部邊境。六月,諸侯聯軍在北林會師,軍隊駐紮在向地,又轉向西北,駐紮在瑣地,包圍鄭國都城。在南門外檢閱部隊,又向西渡過濟水隧河。鄭國人害怕,於是言說平定。

秋七月,諸侯在亳地結盟。範宣子說:“不謹慎,必然失去諸侯,把諸侯的講話丟棄而不平定,能夠沒有二心嗎?”於是結盟。盟書上說:“凡我同盟國,不要蓄積年成,不要壟斷利益,不要保護奸邪,不要收留邪惡,要救濟災禍,要體恤禍亂,統一好惡,輔助王室。或有人挑撥這個命令,司慎司盟,名山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國祖宗,明白之神滅殛之,讓他失去民眾,墜命亡失家族,敗亡國家。”楚國子囊向秦國請求派兵,秦國右大夫詹率領軍隊隨從楚共王,打算征伐鄭國。鄭簡公迎接他們。丙子日,征伐宋國。九月,諸侯聯軍動員全部軍隊再次征伐鄭國,鄭國人派良霄、太宰石毚去楚國,告訴將要順從於晉國,說:“孤以社稷之緣故,不能懷念君王了,君王如果能以玉帛安撫晉國,要不然,就以武力震懾威脅,這就是我的願望。”楚國人抓住他們。記載說“行人”,是說他們是出使之人。諸侯聯軍在鄭國都城東門外閱兵,鄭國人派王子伯駢言說平定。甲戌日,晉國趙武進入鄭國都城與鄭簡公結盟。

冬十月丁亥日,鄭國子展出城與晉悼公結盟。十二月戊寅日,在蕭魚會晤。庚辰日,赦免鄭國囚犯,都送禮而讓他們回國。收回偵察兵,禁止軍隊侵犯掠奪民眾。晉悼公派叔肸告訴諸侯。魯襄公派臧孫紇回答說:“凡我同盟,小國有罪,大國聲討,如果憑藉手段,很少有不赦免寬恕的,我們君主聽聞命令了。”鄭國人賄賂晉悼公以師悝、師觸、師蠲,還有廣車、軘車各十五輛,盔甲武器齊備,和其他戰車百輛,歌鐘兩套,以及鏄磐、女樂十六人。晉悼公把樂舞的一半賞賜給魏絳,說:“先生教育我和睦諸戎狄人,以端正眾多華夏諸國,八年之中,九次聯合諸侯,如同音樂的和諧,沒有什麼不和諧,請與先生共同歡樂。”魏絳推辭說:“那和睦戎狄,是國家的福氣,八年之中,九次聯合諸侯,使諸侯沒有邪惡,這是君主的靈驗,眾位先生的功勞,下臣有什麼力量呢?然而下臣希望君主安享這些歡樂時要思考到事情的結局。《詩經》上說:‘快樂的這個君子,得命鎮守天子邦。快樂的這個君子,萬福一起隨同他。平定左右小邦國,左右邦國都率同。’那歡樂用以安定規律,最佳行為方式用以處世,誠信用以守護,仁愛用以勉勵,而後可以鎮守邦國、同享福祿、招來遠方之人,這才是所謂的歡樂。《書》上說:‘居於安定要思慮危險。’思慮則有準備,有準備才沒有災患,膽敢以此規勸。”晉悼公說:“先生的教訓,敢不承受命令。要不是先生,我就不能正確對待戎狄人,就不能渡過黃河。賞賜,是國家的典章,收藏在盟府,是不能廢棄的,先生接受吧。”魏絳於是從此有了金石之樂舞,符合禮儀。秦國庶長鮑、庶長武率領軍隊征伐晉國以救援鄭國。庶長鮑先進入晉國地區,士魴抵禦,認為秦軍人少而不設防備。壬午日,庶長武從輔氏渡過黃河,與庶長鮑交叉征伐晉軍。己丑日,秦軍、晉軍在櫟地大戰,晉軍失敗,這是輕視秦軍的緣故。

左丘明《左傳》解析第八十六講:襄公·襄公十一年和十二年

十二年春,莒國人征伐我魯國東部邊境,包圍臺地。季武子救援臺地,於是進入鄆地,掠取他們的鐘獻給魯襄公以作為盤。

夏,晉國士魴來魯國訪問,同時拜謝軍隊出兵。

秋,吳國君王壽夢去世。魯襄公到周廟哭泣,這符合禮儀。凡是諸侯的喪事,異姓在城外哭泣,同姓在宗廟哭泣,同宗在祖廟哭泣,同族在父廟哭泣。因為魯國為了姓姬的人,在周廟哭泣,為了邢、凡、蔣、茅、胙、祭各姓,在周公廟裡哭泣弔唁。

冬,楚國子囊、秦國庶長無地征伐宋國,駐紮在楊梁,以回報晉國奪取鄭國。周靈王向齊國求取王后,齊靈公向晏桓子詢問答辭。晏桓子回答說:“先王的禮儀辭令有這樣的話,天子在諸侯那裡求取王后,諸侯回答說:‘夫人所生的多少人,妾妃所生的多少人。’沒有女兒而有姐妹及姑姐妹的,則說:‘先君某公的遺女有多少人。’”齊靈公答應了婚事,周靈王派陰裡作了約定。魯襄公去晉國,朝見,並拜謝士魴的來訪,符合禮儀。秦嬴嫁到楚國。楚國司馬子庚訪問秦國,是為夫人回孃家省親之事,符合禮儀。

左丘明《左傳》解析第八十六講:襄公·襄公十一年和十二年

註釋

1.慝:(te)《書·畢命》:“旌別淑慝,表厥宅裡。”《詩·鄘風·柏舟》:“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諒人只!”《詩·大雅·民勞》:“式遏寇虐,無俾作慝。”《周禮·環人》:“察軍慝。”《周禮·匡人》:“匡邦國而觀其慝。”《管子·五輔》:“詰詐偽,屏讒慝,而毋聽淫辭,毋作淫巧。”《爾雅》:“崇讒慝也。”《左傳·僖公十五年》:“於是展氏有隱慝焉。”《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日入慝作。”《論語·顏淵》:“敢問崇德、修慝、辨惑。”《孟子·梁惠王下》:“飢者弗食,蘇者弗息,睊睊胥讒,民仍作慝。”這裡用為邪惡之意。

左丘明《左傳》解析第八十六講:襄公·襄公十一年和十二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