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兰达为什么要加落地价?是否违法?

南腔北韵


汽车界中总是存在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不少品质优秀的好车常常卖不动,这也是销量并不和实力划上等号的重要原因,并且还有些车型完全就是靠品牌影响力而获得不错的销量,就好比大众的途观L以及本田CRV,当然也并不能忽视它们所具有的实力。与此同时,还有部分车型存在加价购车,以丰田埃尔法和汉兰达为代表,前者在限量的同时还需要加价20万左右,落地价甚至高达百万,而后者虽说加价没有埃尔法多,但是也有3万左右。

丰田汉兰达为什么要落地加价,我觉得至少有三个原因。

第一、自身具有的实力很不错。尽管骂汉兰达的消费者不少,但是买车的时候却一点都不含糊,这得基于其拥有超高的保值率,第三年可达80.03%,此外其外观也非常霸气,结合丰田车标,开出去拥有不输奥迪Q5的回头率,其次它的舒适性和空间也够用,然后它还是一款操控性出色、行驶品质优秀以及品控表现卓越的中型SUV,毕竟开不坏的特点运用在它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第二、汉兰达的地位很高。其实就历史地位来看,它使得国人对7座SUV有了很高的关注,同时其他如锐界等7座SUV都是模仿汉兰达,换句话说就是汉兰达是7座SUV的标杆,光是这点就足以使得它拥有加价的勇气。

第三、丰田的营销策略。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那就是“中国的大众,世界的丰田”,侧面反应出了丰田确实受到无数人的追捧,在这样的基础上,丰田往往也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营造出供不应求的假象,而物以稀为贵就自然体现在了汉兰达的身上。




一江春水向东流hb


加价销售汽车是违法的,但是在发票上体现不出来加价部分。加价是以购买精品装饰的方式体现的,这样就逃避了法律的打击。

平价订车也可以,但是没有现车必须等一段时间,如果你自愿购买精品加装包那么就不一样了,可以给你调来现车或者直接就把装好的车子卖给你。不存在强买强卖,属于消费者自愿买装饰。这就是买的没有卖的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销售员的疯狂暗示下,买一万元的精品完全是消费者自愿的。甚至有些加装完毕的车型作为展车,直接报装饰后的价格。



4S店销售会这样说:因为我们在这辆车上加了配置,加钱自然会高一些。您要接受这个价格就可以把样车买走,您要是不喜欢加的这个配置,那么您可以交定金订车。车子大概在xx天到店,到店后会通知您提车。或者有些销售员干脆直接告诉你没车,不知道啥时候来车……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加装饰提车,毕竟花三十万买车的人来讲,多花一万块似乎问题不大,早日开上似乎更重要一些(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汉兰达之所以加价提车,一部分原因是大家给惯的,另一部分原因就是凭借实力。如果没有实力,大家在捧你也捧不了多长时间。就像当年的路虎一样,被中国的土豪捧上了天。后来呢?大家发现这玩意儿就是价格贵而已,稳定性耐久性都很差。好吧,路虎本来在国外也不是什么高端越野车,高贵血统纯是扯淡。光鲜的外衣被扒掉以后路虎就走下了神坛。所以说打铁还得自身硬,至少你的对得起你的售价吧!同样价格的BBA,哪个拿出来都对得起售价!

汉兰达也是如此的道理,对得起售价。至少是在30w级别的中型SUV中各方面最均衡的一辆车。车型成熟,秉承了丰田汽车耐久性好、开着省心的特点,俘获了一大堆暖男的心。均衡是汉兰达最大的优点,2.0T的发动机账面参数不是最高的,但是具备三双系统,技术称的上先进。6AT的变速箱在同级别汽车中只能说是垫底的存在,但是平顺性无敌,自家的发动机配自家变速箱绝对是没毛病,丝般顺滑。因为落后,他的耐久性也有保障,毕竟更成熟。很多人买丰田车都是图省心,而不是追求操控与动力。

空间表现是日系车拿手好戏,汉兰达也不例外,车内具备超大的空间、随处可见的储物格,巨大的扶手箱……二排座椅与三排座椅的空间中规中矩,而且座椅可以全部放平,瞬间变成一个大箱货,实用性没得说。至于隔音做的也不差,底盘取向舒适性,有人说开起来像开船一样,也说明了底盘的调校取向,以舒适性为主收放自如,虽然软但是不颠。转向轻快,视野开阔女生也可以轻松驾驭。没有突出的优点,也没有突出的缺点,除了实用还是实用。

市场上虽然出现几款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但是都没能撼动汉兰达。例如福特锐界,本田冠道、甚至大一级别的途昂也要吊打汉兰达,国产车就更不用说了,一款中型SUV上市前不吊打汉兰达都不好意思。在这些车型中始终没有一款车的均衡性能超过汉兰达的,都有着明显的优缺点这也是汉兰达始终有底气加价销售的原因。


水墨丹青一世情


竞拍汽车牌照违法吗?如果竞拍汽车牌照不违法,那汉兰达所谓的加价销售也不够成违法。比如十个人想买车,到现在只有五辆车,那么,愿意消费装饰的优先购买也就理所当然了,这也不是强制加价,可以原价购车,但要等上一段时间,没人强迫非要加价,经济领域这种情况还是非常多的,比如银行,大家都去过,有贵宾是吧,当存款额到了一定程度就是金卡、贵宾,去了直接办理业务,其他普通储户就要眼睁睁的看着贵宾加塞儿,都是这个道理。


山之行


加价售车属于违法行为,丰田汽车加价售车刚刚被处理过哦

汽车销售行业的规范程度真的是值得商榷,某些依靠炒作营销实现巨大品牌影响力的二流品牌还在加价售车,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但这些消费者不值得同情。但凡有些基础的法律常识以及对车辆的技术水平鉴别的能力,这些车怎么可能有勇气加价呢?要知道某些存在加价售车行为的品牌,其海外市场是依靠定位低端或廉价车且依靠价格战才能生存,捧臭脚被加价纯属作茧自缚。


话归正题:加价售车违反哪项规定呢?

参考《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13条:经营者违法明码标价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装,并模式违法所得,同时可以说5000元以下的罚款。

  • 不标明价格

  • 不按照规定内容和方式明码标价

  • 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

  • 收取未标明费用

  • 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其他行为

销售商(4S)加价售车违反的正是这一规定,而且触犯的不仅仅是某一条:加价出售,不标明价格,收取未标明费用。一次加价行为可能违反三条规定,如果严格执行规定理论上可以三条并罚哦。

而且按照规定销售商应在经营场所明示销售车辆、配件与服务的所有价格,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或收取其他额外费用。如果在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可能存在其他消费项目,那么销售商则没有任何理由加价售车或提供服务;即使在保养车辆的过程中如没有告知消费者而自行增加项目,其产生的所有费用都应由销售商单方承担,否则消费者则可以取证后像工商部门反映。


按照规定加价售车绝对属于违法行为,在汽车生产商确定指导价之后,销售商可以随市场变化而调低售价,这属于行业竞争的手段而不违反任何规定。但如果超过指导价则属于哄抬价格,指导价不论定义为建议销售价还是指导销售价,一旦有任何一块指示牌进行了“明码标价”就不能在改变了。

重点:在签订汽车购买协议时要注意阅读细节,在明码成交价以外注意观察是否有额外收费项目,比如强制性的汽车装饰(俗称大礼包),或者协议中利于销售方的服务费用、出库检测费用或者保险押金等特殊项目。参考《反不正当竞争法》12条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时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捆绑销售)商品或附加不合理的条件,所以协议中除车价以外的其他附加项目也是不合理的。


总结:汽车销售终端的不够规范无非是消费者不具备法律常识,在出现问题后往往期望利用“吵”“闹”解决问题。然而在销售人员的眼中这是最低级,也最没有任何作用与影响力的方式,所以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消费者选择妥协。而这种个例逐渐成为普遍性现象之后,再加上一些消费者对于这种诡异现象的理解扭曲到认为是商品具有吸引力,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增强法律意识,没事少扎堆,看问题尽量尝试分析现象的本质而不是起哄架秧子,否则被加价售车也就认了吧。




天和Auto


个人觉得,加价是道德层面的问题,如果签好了合同再临时加价,那就属于违法,如果再买车还没签合同的时候已经告知消费者的时候,消费者还是愿意选择购买,那就不属于违法了,这个叫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汽车行业并不是垄断行业,全世界又不是只有一个品牌在卖车,这里加价,你可以选择其他品牌的车子,完全不用去惯他的臭毛病。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跟违法不搭边的。



小东物流货运


12315问清楚


我是老肥爸爸


违法行为,但符合中国国情。


陕西侃哥


违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