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英雄贊】張洪英:你就是那定盤的星


【抗疫英雄贊】張洪英:你就是那定盤的星


【抗疫英雄贊】張洪英:你就是那定盤的星

【抗疫英雄贊】張洪英:你就是那定盤的星

張洪英,霍林河街道塔北社區的黨支部書記。2020年一月底,疫情防控一線上,她拖著多處骨折未愈的身體,一瘸一拐地走遍大街小巷。身體特殊,本可以不去一線。她不肯,也不能,別人都沒有她熟悉居民的情況,一個疏忽,後果都可能不堪設想,社區是她的家,寧可十防九空,也不能落下一車一人,她拼了命也要守住防線。

天氣寒冷,工作複雜,新冠肺炎的防控一線工作對於很多身強力壯的人來說都是一種挑戰,然而霍林河街道塔北社區主任張洪英卻堅持帶病重返一線,關鍵時刻,她用行動扛起一名社區幹部的使命與擔當。

【抗疫英雄贊】張洪英:你就是那定盤的星


張洪英一瘸一拐的身影感動著身邊的許多人,2019年11月18日,一場車禍使張洪英身上多處骨折,今年疫情防控工作開始時,張洪英剛剛恢復還不到兩個月,瞭解到疫情的嚴峻,剛能下地行走的她便不顧家人反對,第一時間重返防控一線。

張洪英說:“家人不同意我就做家人的工作,當時我就說我去那我不幹活,我在家我也待不住,本身你是社區書記和主任,有些事涉及到轄區單位居民,我在這工作的年限比較長,能給個老面子,我說我能減輕點大家工作阻礙,就算我發揮作用,當時我抱著這種心態來上班的。”

出門前,雙手舉不起來,丈夫和女兒給她梳頭,右腿行走艱難,就綁上器具來固定。凌晨回家時,女兒撫著她腫脹疼痛的腿,滿眼都是淚光。

考慮到她的情況,街道領導安排她在辦公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可她卻始終閒不住。塔北社區有14個棄管小區且都是獨棟樓,棄管小區面積大、居民較多,流動性大,這兩天,社區人員又都去了新一輪的入戶排查,9個體溫檢測點大多是新來的志願者,放心不下的張洪英一忙完自己手頭的工作,就會出來支援,也就少不了來回跑。

居民齊洪生的母親患有腦血栓,年前還摔了一跤,父親身體也不好,一直是四個子女共同照顧,子女們每天出入就不符合防控要求,入戶核實情況後的張洪英給她們想了一個辦法。

張洪英讓齊洪生一家自制了一個排班表交給監測點,又告訴防控人員嚴格按照排班表放行,把這些事都交代好,她才放下心。

張洪英說,這項工作需要24小時值班,是為了老百姓的生活更好更健康,但是你要不結合老百姓家庭的實際情況,你就會把這個好事兒變壞了,所以說遇到實際情況要實際解決,改變自己的工作方法,讓這個好事兒變好,讓老百姓既受到保護,儘可能生活上的需求能得到滿足的時候。

塔北社區居民李金鳳感動得熱淚盈眶:“她那麼付出,老百姓再不幫這點兒太不近人情了。為了老百姓,為了居家這些人,真得感謝她。”

從返崗開始,張洪英就和其他社區幹部一樣,每天十餘個小時撲在工作崗位上。只有身體疼起來了,張洪英才想起自己是個病人,然後默默地自己調調器具再繼續堅持。為了工作,她放棄了休養,錯過了康復訓練,承諾家人返崗後不亂走動,她卻一天都沒做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她和很多逆行者一樣,在關鍵時刻忘記了自己,選擇了英勇。

每天回家,姑娘給她熱敷,做保健,讓她減少一點疼痛。她對女兒說,上戰場是因為媽媽是黨員,居民的情況我最瞭解 ,從小的我家庭教育,也不允許我這樣做,媽媽希望你理解。

守一班崗,就是護一座城。張洪英就是一個堅守者,她是那顆小小的螺絲釘,穩穩地釘在崗位上,她選擇做默默無聞的英雄,但她的堅守,就是定盤的星,她要用行動讓這座城市從寂靜中甦醒,從陰霾裡迎來光明。

【抗疫英雄贊】張洪英:你就是那定盤的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