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何故谋反耶?本是笑话之语,在明朝却破天荒地实现了

文襄勒兵入宫,曰:“陛下何意反耶!......”——《魏书·孝静记》

东魏权臣高澄对孝静帝元善见说的这句话,乍一听就像个笑话。全天下都是皇帝的,且不闻《尚书》:“惟辟(指君王)作福,惟辟作威。”之语?皇帝做什么先天都是正确的,怎么会和谋反挂钩?难道自己抢自己么?

陛下何故谋反耶?本是笑话之语,在明朝却破天荒地实现了

元善见

能说出如此惊人言论,因为高澄从心底里认为,东魏的天下是他高家打下来的,元善见不过是台前的傀儡而已。傀儡想变成当家人翻身做主,可不是造反么?

但高澄万万想不到,近一千年后,还真的有皇帝谋反。土木之变中的明英宗,真是开了历史之先河。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前者他倒是做到了,带着数代人经营的京营精锐一起走向了万丈深渊。战败后觉悟却不够高,老老实实的做了俘虏。

陛下何故谋反耶?本是笑话之语,在明朝却破天荒地实现了

明孝宗

不过他这个俘虏的性质和历史上其他被俘虏的君王不太一样,其他人都是山穷水尽,在外来侵略者面前没有抵抗能力才当了俘虏。而当时的明朝,实力比瓦剌强的多,明英宗被俘颇有种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意味。所以他的价值就大了去了,就和被西班牙人绑架的印加帝国皇帝阿塔瓦尔帕一样。

西班牙人只要黄金,也先的胃口明显大多了。钱财要,天下他也想要。奈何明朝从朱棣时期起就在北方从东到西筑起了一道道军事要塞。要是想拿下来,瓦剌那点人明显不够看。明英宗,派上用场了。

陛下何故谋反耶?本是笑话之语,在明朝却破天荒地实现了

《明史》:冬十月戊申,也先拥上皇至大同。丙戌,也先复拥上皇至大同。戊子,瓦剌寇宣府,都督朱谦、参将纪广御却之。《明史》对明英宗还是很客气地,知道为尊者讳。被俘说是北狩,被带着叩关还特意用了有尊崇成分的字眼“拥”。

由于明朝政治体制成熟,迅速推出新皇帝,让明英宗成了一张废牌。由于卫所兵此时战力尚有保证,各地较早的进入了防卫状态,瓦剌只得无功而返。

陛下何故谋反耶?本是笑话之语,在明朝却破天荒地实现了

明景帝

北京保卫战,是对明英宗最大的嘲讽。所以他宁可去给万人唾弃的王振立祠,也要杀掉于谦、范广为自己的行为张目。

明英宗和明景帝,一个陷国家于危难,一个扶大厦之将倾。历史地位和贡献一目了然,只是在近年来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发生了反转。明英宗倒成了受害者,弟弟和大臣背叛了他另立新君,只有太后和皇后一如既往的支持他。他夺回皇位,也被刻画得名正言顺。

陛下何故谋反耶?本是笑话之语,在明朝却破天荒地实现了

皇位难道是皇帝一个人的么?或许明英宗就是这么想的,绝大部分人对此抱有同样的看法。不,历史对此早有定论!汉哀帝自知时日无多,想要禅让给董贤,王闳如是说道:

天下乃高皇帝天下,非陛下之有也!陛下承宗庙,当传子孙于亡穷。统业至重,天子亡戏言!


难道因为他是君主,他的罪行能因为丢掉皇位而被抵消么?那路易十六和玛丽皇后未免死得太冤了!

欢迎下方讨论,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