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国时期,你是诸葛亮韩信,刘伯温那样的贤才,你会主动寻找明主,还是隐居等待明主上门?

王剑1971


我觉得还是要看具体情况吧!像诸葛亮、韩信和刘伯温的情况都不一样。

先来说诸葛亮吧,当时他所处的环境可是非常复杂的,你可能今天投奔的一个愿意重用你的主子,明天就被谁给灭了。这个时候你敢这么明目张胆地说自己就一定要为谁效力吗?像诸葛亮选择隐居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毕竟诸葛亮的隐居可不这么简单,一来诸葛亮就凭借自己那还不错的家境(父亲爷爷都是当官的,还是当地的望族)以及过硬的学识不断结交名士,其中就有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人。就相当于是打造传播自己的声望。

在诸葛亮隐居的时间里,机会就找上来了。建安六年,刘备被曹操打败,溜到荆州,暂时当起了刘表的小弟。同时联络当地豪杰,凑巧司马徽向刘备说这些人都没用,你要真的想拿天下,你需要像诸葛亮这样了解天下事务局势的能人才行。所以诸葛亮即便隐居照样能把自己的影响力宣传出去,然后就等真正有眼光人来了。

然后来说一下韩信吧。这位汉初三杰,兵家四圣都有名号的人物,他可以说是主动类型的了,陈胜吴广起义后,就去投奔项羽(之前还跟谁过项梁),结果到了那里既不被重用,多次献计人家项羽也不用。

后来来到刘备麾下,一开始也没有得到重用,在一次案子中,本来要被斩杀。不过因为一句“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还有那威武的相貌顿时提升了当时在夏侯婴眼里的气势。就把韩信放了,之后还受到了萧何的重视,可还是没被重用,因为当时刘邦不觉得韩信是什么人才。

而且韩信在从军之前,在地方上就没有什么好名声,不像诸葛亮和刘伯温那样带有强大的光环,被人到处称颂。好在萧何知道韩信的出人之处,最后韩信相当逃兵被萧何追回后,刘邦才开始重用韩信。(应该不是怕韩信下次逃跑把他的军师一起带走)

最后就是刘伯温了,这位出生就带着强大光环的人,十二岁是神童,十四岁能一遍看懂春秋经,两遍就能背下。这样的人肯定会被当地人当成骄傲,然后成为饭后谈资,十传百,百传千,影响力肯定是越来越大的。再有刘伯温非常喜欢读书,学习并掌了《奇门遁甲》里面的奇门斗术,所以即便他不是那种热衷仕途的人,朝廷都会主动找上门来。

说了这么多,还是回到隐居和主动寻找名主来,不管哪一种,其实主要还是要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声,就会好多了;如果没有,那也要有人给你推荐,不然是金子都会被埋没。

不管是隐居还是自己主动,审时度势,独立思考,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个问题在我看来还真没有太确定的答案。





趣闻古事


事实证明,越主动,越悲惨。

从这三位贤才的遭遇来说,可以证明。

韩信,家境贫寒,在项羽和刘邦处漂泊,不得重用。而韩信要离开刘邦,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而且萧何向刘邦拼命举荐,刘邦才重用韩信。韩信才能施展才华,帮助刘邦灭项羽。不过韩信功成之后过于狂妄,被刘邦和萧何与吕后联手分别用计杀了。

诸葛亮,本来隐居卧龙岗,刘备也不知道他。但是有了司马徽和徐庶的介绍和夸赞,引起了刘备的兴趣,而刘备不惜三顾茅庐,得到了诸葛亮的指点。隆中对确定了奋斗目标,从而成就了一番霸业建立蜀汉政权。不过蜀国没有统一,还是继续依靠诸葛亮鞠躬尽瘁地累死而苟延残喘。

刘伯温,本来也只是被朱元璋请来干活的幕僚,一开始没看中。但是陈友谅率领大军要灭朱元璋,形势混乱。刘伯温冷静分析,投降者必须杀,必须与陈友谅决战。这魄力打动了朱元璋,从而得到朱元璋的青睐和重视。刘伯温也位极人臣。不过结局就是被朱元璋的重臣胡惟庸毒死,成为了朱元璋诛杀胡惟庸的罪证罢了。

总的来说,这三位能人的崛起,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本事和能力。更重要的是造势,有人举荐才能更容易得到君主的信任,没人举荐只能慢慢熬,等机会展露。

所以说,不要轻易去找老板,造势更重要。有了名气和吸引力,才能有人出高价来求你,条件随便开。而主动去找,也只能是自贬身价,不受重视,多坐几年的冷板凳,虚度光阴。

总的来说,人性是自私的,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有求于人才不得已分利益给人,而这种感情有是复杂的,随时会因为这种供求关系的结束而翻脸。所以要不断进步创新,创造新的供求关系。或者干脆在关系破裂之前及时离开。


乱神虎


诸葛亮、韩信和刘伯温都是三国时期的顶级名家名将,都是属于第一梯队里面的人才。也就是说,他们自身的综合实力摆在那里,而且还能有朋友直接向一把手推荐自己,也说明他们的人脉关系非常广泛,只不过隐居也好,主动上门也好,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颗渴望功成名就、天下大同的心。


再来看当时的历史背景——三国时期。这是一个群雄割据、战火纷飞、英才辈出的时代。大环境影响了历史发展的动向,在这个时期,三国鼎立,不是一朝天子一个国家。也就是说,你可以有三个人生选择,到底效忠谁,潜意识里你是具备一定选择空间的,而恰恰同时,三个主公们也在忙着广纳人才、招贤纳士,所以说这是一个双向选择。


在具备了实力强、资源广、名声响的有利条件下,这时候肯定会有人给你抛出橄榄枝。你可以隐居造势,借助人脉资源,暗示你的贤主示好。或者在某个重要时刻,主动出击,一鸣惊人,救人于水火、雪中送炭。总之,不要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主动上门,不打无准备之仗。



阿夜你看


如果是三国鼎立时期,我会选择主动出击,投奔良主,毕竟天下已经三分,再不上车就快到站了。

当然,出门之前肯定要先做做功课,分析一下天下格局。

曹魏:

优势:捡了汉献帝的便宜。

曹魏地处黄河流域,占据大部分中原之地,也是汉朝主要建设方向,所以城池较多,基础设施较好,较为繁华。并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经营北方多年,兵多将广,实力强劲。

劣势:担心外族入侵,容易腹背受敌。

自古以来,游牧民族对中国的骚扰从未停歇,即便在秦朝时建长城,有蒙恬抵御匈奴,即便汉朝时霍去病曾深入大漠,封狼居胥,但即便三国鼎立,外族该来的还是会来。


孙吴:

优势:捡了哥哥孙策的便宜。

吴国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有长江作为天然屏障,孙策在这里经营多年,给孙权攒下了丰厚的家底,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谋士有谋士,要将领有将领,要美女有美女。

劣势:缺人。

看似东吴地盘挺大,但真正繁华的地方不多,也就是长江三角洲那一块开发得相当好,南方多山,典型的地广人稀,不然当时为什么要跟刘备抢荆州。


蜀汉:

优势:捡了宗亲刘璋的便宜。

天府之国 ,易守难攻,有山有水有风光,物产丰富。刘璋占据蜀地多年,耗费不少心血,最后都送给刘备做了嫁衣,直接让刘备鸟枪换炮,一跃成为东汉末年三巨头之一,并且这里易守难攻,潜力巨大。

劣势:蜀道难,你打不进来,我打不出去。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蜀中之地险要,后勤是一件大事。粮草供应不上,即便能攻下城池,也不容易守住。


所以,在家分析好三方优劣,就可以买票上车,然后对症下药了,毕竟此时都是明君,跟谁都行,等到那几个败家子上位了,就晚喽。


喜欢就点个关注,我是团团。


团团大课堂


前贤勇略不敢攀,

只配栖身草莽间。

万世功名似流水,

一壶浊酒爱青山。








费玉山905


明主,像刘备的那样三顾茅庐的也只有刘备有耐心了。因此诸葛亮才答应包刘备。韩信和就熬夜呢都是主动投靠的。如果是我肯定会主动为主,但是要看是谁,值不值得辅佐。如果各方面都可以那就等待机会,找个他最困难或者最落魄的时候登门解决问题。闯天下总有困难的时候,谁都不例外,极少有白捡的天下。


梦想努力乐观


我不会找 上赶着 太掉价


A手机维修中心2


是金子总会发光,静待花开


翰墨无名一一张越


首先看清国内外形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