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硬笔临摹古代书法家的字帖,这样的方法可取吗?学习硬笔书法你有什么好建议?

陈生226


用硬笔临摹古代的书法作品。是一个学习硬笔书法的比较好的途径。主要是临古人的小楷书法作品。如王羲之的《黄庭经》,《少女曹娥碑》,《乐毅论》,《东方朔画像赞》,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钟太傅的《宣示表》,文征明的小楷,都是临摹的比较好的范本。使用的硬笔,可以是铅笔,也可以是中性水笔,我是用的1.0的中性水笔,感觉到效果比较好,毛笔所能表现出来的,基本都能表现到。

要想学好硬笔书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临摹。选择自己中意的古人的小楷或今人的硬笔书法字帖。硬笔书法字贴好的不多,建议选田英章丶卢中南二先生的硬笔字帖。也可以收看一些硬笔书法讲座的视频。总之,练好书法,必须临帖。不按照字帖去练字,写得越多,只是在反复重复自己的错误,不会使自己越变越好,只会使自己字越来越油滑,形成习气,积习难改。临帖时,建议先从笔画开始,然后再重视间架结构。

二、练习。字无百日功。硬笔书法水平的提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反复练习,反复修正,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练字时,先读帖,领会书家的意图。然后才动笔书写。然后,对照所临字帖找出自己的错误,再次练习,但求精勿求多。

三、运用。临得好的字就要把它记住。在今后写字时,凡遇到这个字就要把它再现出来,逐渐掌握,慢慢的就变成自己的东西。常用的汉字就三丶四千字。许多字都是由其他的字拆分来的,所以只要记好几百个基础的汉字,就会写一手漂亮的硬笔书法。(硬笔我没临过任何人的字,但毛笔我临了二王及文征明的小楷,感觉对硬笔提高极大)





不着急爱国学


分析出硬笔字写不好的原因,也就相当于提出了练硬笔字的建议了。以下仅是简单回答是什么导致了现代人写不好字呢?

一、书写文字数量的增加是写不好字的一个重要原因。

原因出在1919年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前后从北京推向全国的一场文体改革运动,它提倡书面语言不用文言而用白话,使得白话文运动迅速发展。五四运动结束了几千年来以与口语脱节为特征的文言文在社会上的统治地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也使得书写字的数量大量增加。古体文言文要求文字的固定格式数量,形式规范,文字简洁,并且用词用字较为统一。白话文书面化以后的文体就随意了许多,字数上也相应随意可增可减了。到了现在,书写的文字越少似乎就越不可行。现在中小学生作业量的繁重,书写量的巨大也是空前的,这就直接导致了字要越写越烂。汉字简化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就为了适应书写的快捷。

二、识字与写字两种不同能力的相互混淆。

识字与写字是两个概念,或者说是两种不同的能力。识字主要是通过对字形的识记,是大脑记忆力和理解力的一种体现。现在的写字大多是建立在识字的基础上,通过用手写的形式把认识的字再现出来的,也正是因为先识字再写字的学习顺序,让我们把识字与写字两种不同能力的相互混淆了。大家误以为写字的基础是识字,误以为写字笔画的方法也就是识字认识笔画的方法了。现在需要我们明确的是识字与写字是两种不同能力。我们只要掌握了写字笔画的原则,不识字也一样可以写出一手好字,并且会很快的练出一手好字。写好字的前提是知道“每一笔”如何写,而这“每一笔”的写法是建立在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上的,一旦掌握了每一笔的写法,领悟了其中的哲学思想,孩子们的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练就一手好字。

三、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严重缺失与滞后。

汉字快写的要求,促使我们把汉字的笔画不断简化减少,但是由于日常书写数量的增加和学生书写能力的不足,就导致了汉字书写一代不如一代。现在中小学老师和学院教授在教学中的板书也没有多少漂亮的了。我们近几十年的书法教育或者说是书写教育出现了流于形式的问题,没有形成真正的汉字教学课程体系。现在大多数所谓的书法进校园,许多做法是请个书法家,到学校当个顾问,开个书法讲座,展示一下书法作品,落地的书法教学需要的实际可操作的方法基本没有。

四、软硬笔书写能力的相互混淆。

提到一手好字,许多人都会把软硬笔混淆了,我们误以为毛笔字写好了,钢笔字就能写好了,其实软硬笔书写是有区别的。现在国家要求中高考、公务书写等统一使用中性笔,这是符合时代需求的。在我们许多人的脑海中还存在着硬笔练字只有从铅笔开始写,要练出好字必须用钢笔的错误认知。其实在实际的教学中,完全可以直接用中性笔练习硬笔字,也完全能够练成一手好字的。

五、写好字需要“三法”

只要方法正确,硬笔练字是可以速成的!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的笔法,也就是快速的练习好每一个笔画,笔画的训练其实就是一个技法掌握的过程,就像学开车一样的就那几步而已。对于每一笔画在一个字中如何搭配,只要用中国文化的思想把字体的结构的源起与变迁加以诠释,单个字也就随之写好了。知道单个字如何写好以后,对于完整的一句话、一个篇章如何章法布局的问题并不是个难事了。

以上是我们在硬笔练字过程中的总结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末学东土,身居曲阜,希望天下同道前来指导,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识字练字国学堂


用硬笔临古代书法可取,但也有区别。临古帖目的是深熟先贤总结的结构,间架,笔法。如穿插,共用,借代,伸缩,长短等笔法。但也不能全部照搬,硬笔应发挥硬笔流畅便捷的优势,所以在借鉴基础上应创新发展。


龙韬国学


书写工具,自古以来就不是固定的,所以完全可以用硬笔练习写字。练习那个帖子不重要,关键是练起来,练自己喜欢的帖子就好。


蘭亭舍翁


完全不可取,一定要用“毛笔”从临写传统之“法帖”学起,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布衣学人


可取,持之以恒,自成风格。


z1荷锄月下


这个问题正是千千万万书法爱好者的疑惑,我来说一些看法。

硬笔书法形同于软笔书法,都是同类形、同表现、同等质的艺术类。所表现书写技巧、章法都是异曲同工。而我们当前书写的硬笔字,其实都受毛笔的书写习惯、书写经验所影响,硬笔属于软笔的延续,所表达的意境、情感、文化都一样,两者生命力息息相关。

我们在练硬笔书法时,肯定取法古人。临摹古帖是你走向书法艺术的敲门砖,当今硬笔书法大家几乎都会走这样的路线,而且都是“唯美”路线。有人会说庞中华不是,确实,这个以后单独再表。

众所周知,“硬笔”字才是最古老的文明开始,最古老的文化。人类开始懂得符号记录,从画符、刻字都属“硬笔”。后来发展到毛笔,用时最久最广的软笔时代,近代又开始硬笔的的兴起和发展。所以中国书法,无论什么工具,渊源都是一致的,也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传承书道袁建华


1.硬笔讲究写字的方法和规律。目前,有很多人都有错误的书写习惯,如写字姿势不端正,执笔姿势不正确,倒错笔顺,写错字、别字、不规范的简化字,自创“行草书”等,任笔乱写,潦草,既不易认,也不美观。所以,学习硬笔书法的第一关,就是努力改正错误的书写习惯,按照书写的方法和规律,逐步养起新的好习惯。

2.临摹字帖,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临摹字帖,就是比着字帖上的范字学习。学书法必须临摹字帖,坚持临摹并且方法得当,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临摹的过程就是取法于人的过程,临摹的目的就是要在反复观察、分析、练习、比较、总结的过程中,不断熟练自己的书写技巧,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逐步纠正错误的结体和布局,从而提高书法水平。

3.下决心把字练好,就要坚持下去,不仅每天坚持练字,而且每天记笔记、做作业时,都要注意和练字相结合。这样,我们天天都在练字,时时坚持不断,就一定能成功。



耕书堂文化传播


以硬笔临摹古代书法法帖是正确选择。古人法帖是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经典,今人无法超越。

硬笔书法练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选一本自己喜欢的古代经典法帖,最好是墨迹本的,比如《灵飞经》。只有自己喜欢的法帖,才会在仰慕心情的激励下增加学习的动能。认真对对法帖的特点及作者进行了了解。

二、选一枝应手的笔,对建立信心有帮助,对自己也是一种仪式感。纸张可不必强求,初始练字可以以田字格找找定位感,但不建议长久以田字格练习,练习一段时间可换作方格纸,最后去方格练习。逐级递进。

三、进行一定的基础笔画练习,改变自己旧有习惯。基础笔画能达到要求后,临习就要特别注意字形结构,笔画间的关系与搭接位置,重心等细节。观察要细,每个字的书写都要过心,这样在观察与临习过程中就会对单字有理解,促进记忆。练习的字不用多,根据自己时间定下计划,每日完成,形成习惯。最好是一周后再回头反复一遍。

四、可自行设计进行小段落,诗词创作书写,注意章法的安排,这样对提振信心及章法安排有个锻炼过程。

五、多临,多思,多看,始终坚持,坚持始终!





人石峰


我的习作,初级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