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帝王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李世民出生在关陇的世家大族,其曾祖父李虎是西魏、北周时期的八大柱国之一,父亲李渊袭爵唐国公,隋炀帝时被封为太原留守。李世民从小得到良好教育,文武双全,弓马娴熟,通晓军事。伟人毛主席对唐太宗李世民的军事才华是极为钦佩和推崇的,主席在读冯梦龙著《智囊》一书有关兵智部分时,写下批注:‘’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李世民从青年起,就横刀立马,南征北战,屡立奇功。

十八岁时,突厥兵围困隋炀帝杨广于雁门,李世民应募从军前往救援,提出广布旗鼓为疑兵之计,使突厥解围而去。

二十岁时,李世民被任命为元帅,两次迎击进犯长安的薛举军队,在浅水原击溃十万薛举兵,迫薛举之子薛仁杲投降,夺取了陇西。

二十一岁时,依附突厥的刘武周占领太原,南下河东,威胁长安,李世民针对刘武周部将宋金刚孤军深入军无蓄积的弱点,待机破敌,迫使宋金刚粮尽而退,乘机猛追,歼敌于介休,收复太原。

李世民最行之有效的战法是,首先避免与敌方主力对阵,等到敌方出现疲惫和戒备心下降时,以己方优势兵力迅速出击,出其不意地击溃敌军。

在一系列战役中,最有决定意义的是与王世充、窦建德的郑夏联盟的决战,在战斗中李世民几度陷入敌方优势兵力的包围中,但他出色的战斗能力加上些许运气,都能化险为夷。此战中,李世民率军东击据洛阳称帝的原隋将王世充,先扫除外围,然后攻城,将王世充围困于洛阳孤城,窦建德率兵来救,李世民果断分兵,自率精锐控制虎牢关,阻击窦军西进,李世民寻机突袭,大破窦军,俘窦建德。又回军洛阳,迫王世充出降,于是河南、河北尽归唐有。

李世民称帝不久,东突厥颉利可汗兵临长安,李世民只率六骑亲至渭水责其背约,迫使颉利结盟退兵。尔后,太宗亲自训练士兵,准备反击突厥,不久突厥又进扰唐河西走廊,李世民命李靖、李勣等率兵分道出击,俘颉利可汗,北方多民族归附,尊太宗为‘’天可汗‘’。

高昌国受西突厥的控制,准备和大唐反目,李世民派兵讨伐,结果,西突厥首领欲谷设非常害怕,竟率部提前向西逃跑。唐军到后,西突厥留守在可汗浮图城的将土也都投降。高昌王麴文泰听说唐军到达,紧张万分,连惊带吓一口气没上来竟吓死了。 麴文泰一死,他的儿子麴智盛投降。 李世民平定高昌国,以其地设西昌州,重新打通西域丝绸之路。西昌成为唐经营西域的前沿阵地,在战略上具有极重要的地位。西域地区正州的设立,开启了中央与西部建立良好关系,不但为唐统治西域提供了坚实的基地,更为后世治理西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后世统治西域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今天新疆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仍然不能忘记唐太宗之功勋。

李世民文韬武略兼备,智慧勇武俱全,济世安民皆好。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政治家,也是英明伟大的军事家,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李世民君明臣贤建立了盛世时代,贞观之治的盛世时代成就了李世民的英名。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千古帝王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是很有影响的人物,他的政治思想与治国理念也颇具极高价值。能明大节于当时,立清风于身后。唐太宗英明之处在于能屈已而纳谏,任贤而使能,恭俭而节用,宽厚而爱民。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李世民执政时期,充分吸收了隋未的教训,他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百姓生活,注重民生,以民为本,重视民心、民情、民意、民业,轻傜薄赋,与民休养,戒奢从简,恭俭爱民。注重吏治,选贤任能,知人善任,求贤若渴,从善如流,以功臣代替世胄,吸纳有功业之庶族士人;用科举替代门阀,招聘有才干的寒门学子。选贤任能、公正廉明人心就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世民爱惜民力,让百姓修养生息。

李世民勇于纳谏,兼听则明,为了鼓励大臣进谏,提出“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名言,虚心纳谏,切中时弊,进谏的官员踊跃发言,其中大臣魏征所谏前后两百余事,数十万言,对改进朝政很有帮助。

李世民注重法治,带头守法以身做则,严于律已率先垂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贞观盛世,君明臣贤,政通人和,疏刑缓法,特别是贞观之治君臣的政治韬略和思想境界,成为后世学习致治的经典和传承的经验。好的策略出现好的局面,贞观盛世,朝堂之上无贪官污吏,监狱之中少囚犯刑徒,国土之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国家强盛、人民富裕、政治开明、文化兴隆,正如《贞观政要》所述情景:“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皆不赍粮,取给于路,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又据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犯的仅29人,几乎达到了封建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即以德治而不用刑罚。

千古帝王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

正是由于唐太宗的以身作则及系列良好政策的实驰,在短短数年唐朝的经济和文化也随之得到恢复和发展,稳定而强盛的国力,开放而包容的政策使唐代经济、科技、文化、艺术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处于世界最前列的领先位置,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优越的生活、优秀的文化、优良的风俗使外国羡慕,在与世界的交流中,外国来贺声名远播。现在周边许多国家的文化生活习俗还留有唐时的遗迹。可以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灿烂荣耀的时代。

千古帝王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政治家,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不是偶然的,他的文韬武略、文治武功彪炳史册,他采用的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疏刑缓法政策,使唐朝经济走向繁荣富强,缓和了社会矛盾,他也因此成为仁德之君的代表与符号,贞观盛世也成为人民所期盼的理想与向往。万国来朝、四海臣服是贞观之治的佳话,李世民建立了一个伟大的朝代,伟大的朝代也成就了李世民的英名,千古一帝辉煌古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