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後教育小孩子的主導權夫妻倆該如何分配?

拆那小哥哥


你好,很榮幸能收到您的邀請來回答孩子的教育問題。

婚後有了孩子,那麼在孩子的教育上,肯定會花不少心思。因為我也是剛結婚有兩年,現在孩子有1歲。

我的職業是廣告設計師,可能說到這個職業,大家可能會說肯定不會照顧好孩子,確實孩子也沒有經常帶,有時候加班到很晚才回家,孩子都沒有抱過,可以說自己很不稱職。

她媽媽是幼兒園教師,這可能是我最大的幸福,從孩子出生,都是她媽媽在教育,我只能有時候在一旁打輔助,畢竟老婆是幼兒園教師嗎,孩子的很多習慣都是從小培養的,所以說在這點上,我非常同意老婆來教育孩子。

記得孩子才9個月的樣子,就把孩子帶到幼兒園去了上課了,他媽媽上的是幼兒啟蒙課程,就順帶把孩子帶著一起上課,讓孩子從小就接受教育,面對更多的小朋友。

可以說通過一個星期後,孩子的變化確實很大,無論是從行為,還是語言的表達能力,動腦能力,都大幅度的提升,現在孩子1歲多點,能走路,能自己吃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能叫出來,最重要的是孩子大方,有好玩的東西知道和小朋友分享,有時候給他吃的也會主動給大人吃。

總結:面對孩子的教育,如果家裡有一個能教育孩子,那麼就讓能教育孩子佔主動權,另一個主要是打配合,孩子的教育是長久的事,什麼事情都得從小教育。


月亮情感說


我覺得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還是應該由夫妻二人共同協商合作來處理,不能不負責任的單獨推給一方,另一個人當甩手掌櫃或者只在一旁指手畫腳。

在我們家裡,孩子小的時候老公在外地,孩子基本上是我一手拉扯大的。但是老公回家的時候就會主動和孩子玩遊戲,給孩子洗衣服,做家務,跟孩子交流挺多。所有老公不在家的時候孩子總是會問爸爸什麼時候回來?平時,孩子爸爸會通過電話視頻和孩子聊天,爺倆玩的挺開心的。

孩子上小學的時候老公基本上就不出差了。我下班晚,所以孩子的家庭作業基本上都是老公輔導,我們自然而然形成默契,他輔導作業,晚上我監督練琴。孩子也有發脾氣的時候,她爸爸捨不得揍她,基本上這時候就是我唱黑臉,該批評就批評,該揍就揍。等我收拾完了,她爸就拉過去輕聲細語安慰,講道理,跟她說明媽媽為什麼要批評你,你哪裡做錯了。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們的立場是一致的,孩子出現問題我們也會溝通,很少出現一方教育孩子另一方拆臺的問題。就目前來看,效果還是很好的。

所有,我覺得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一定要夫妻共同協作。堅決不能只把責任推給一個人。


錦瑟2020


我是貝亞特留學創始人餘偉,結合這些年來的工作經歷來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主導權分應該分配給時間較多的一方,時間較少的一方要做的是參與配合和高質量陪伴。舉例:媽媽時間較多情況下,應該把主導權給媽媽。但是應該特別注意學習。多讀孩子教育方面的書籍,或者參加親子教育相關課程,做到有方法和技巧。在接觸到的優秀留學生家庭群體中,相對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相對教育有方的家庭。這種家庭的孩子自信,開朗,勇敢,有禮貌並且勇於承擔責任,沒有缺失父母任何一方的愛。而主導方,又善於跟孩子溝通交流,讚美多於批評,鼓勵多於約束,信任多於懷疑等。而時間較少的爸爸,在高質量陪伴方面,比如應該放下手機,每天至少全身心的投入陪伴孩子半個小時,出差時也應該打電話給孩子聊上幾分鐘。在參與配合方面,遇到分歧時候,私下溝通,不要當面爭吵。因此結婚後在教育孩子的主導權方面分配給時間較多一方,但另一方要努力配合,不能缺失。謝謝大家。



貝亞特留學創始人餘偉


原則上,我不認為由誰主導更好,爸爸和媽媽的職責不同,媽媽負責溫暖細緻,爸爸負責勇敢寬容,兩者缺一不可。把握一個原則,在教育孩子的情況下,一方若已經開始了,那麼另一方就不要在旁邊唱反調,有什麼事可以私下交流,只要不是特別過分的情況下,在孩子面前就要統一戰線,有時候不參與也是可以的。夫妻營造和諧的氛圍,首先夫妻不要爭吵,那麼孩子就會建立安全感,夫妻私下統一戰線後一起執行就可以了。如果不能統一,可以查詢相關專業教育人士的觀點,輔助說服另外一方。注意,溝通方式很重要,在尊重彼此的前提下進行更好。希望我的建議對您有幫助。


讀者雲


大家都有責任去教育。如果分工明確,沒有歧義,那肯定皆大歡喜。可往往真實生活中,太多家庭是沒有那麼理想狀態的。媽媽教育的時候,正好某時候這個方式方法被爸爸聽到不贊同有分歧,萬一再加爸爸脾氣不好,還沒教育上孩子,2人就先幹仗了。為了家裡和諧,教育孩子最好是一個人和孩子呆一房間,記得把門關了。[呲牙][呲牙][打臉]


MaryCC2010


我覺得沒有什麼主導權。生小孩子之前就應該去溝通教育理念,協商一致最好。倘若教育理念不一致的,可以互相談想法,哪種對孩子有利就聽誰的。本著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初心互相有商有量。一定要記住:孩子是自己的,不要聽別人的你一言我一語。切記:不要有任何一方直接放手不管。教育孩子是父母共同的事業!


俊俊來報道


我認為應該夫妻兩人共同來教育孩子。可以共同培育孩子的興趣愛好。如果一方知識比較淵博的話,可以負責主要輔導孩子的功課。另一方可以主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林一萸的託尼


這個還得看孩子更喜歡誰,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可是也得看學生需求,他如果不喜歡你你是教授也白搭,所以不能硬性分配誰是主導老師,更喜歡誰來輔導他,誰就佔主導權就行了


信息網絡時代


夫妻雙方都有教育孩子的主導權,應相互尊重,共同學習進步。

需要注意,在孩子面前,一個在教育孩子,另一個最好不會參與。在孩子面前夫妻教育意見要一致。

另一個夫妻之間需要學會分工。


柳暗花明是夏天


我覺得教育孩子沒有主導,附屬的說法,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父母都有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