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的童年動畫有哪些?

何為榮幸


這是一個暴露年齡的問答[笑哭],好吧!告訴你們,我童年時期喜歡的動畫有哪些,其實喜歡的有很多了,例舉幾個吧,葫蘆娃、黑貓警長、多拉A夢(那時候好像叫機器貓吧)。





淺笑安然H


小朋友對於動畫的迷戀是非常深的,大人們或許不瞭解,為什麼小孩子那麼喜歡看動畫片。

小時候的我們只要打開電視,肯定是調到動畫頻道,津津有味的看著一部又一部動畫。非常幸運,那個時候的動畫種類很多,且都非常好看。下面我就說說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動畫片吧。

1、《哪吒傳奇》

哪吒傳奇當年可是非常火爆,幾乎全國的小朋友有一半都看過,一開電視機,都是那首耳熟能詳的“是他,就是他,我們的朋友~小哪吒~”

哪吒傳奇是根據神話故事改編,所以裡面有非常多有趣又吸引人的法術,武器什麼的,小時候最喜歡拿媽媽的長圍巾充當混天綾,拿個呼啦圈當乾坤圈,到處擺pose。現在想來還覺得搞笑。

2、《蠟筆小新》

那個時候被《蠟筆小新》一本正經的搞怪吸引了,相比於其他動畫片,蠟筆小新雖然講述的都是日常生活,家庭瑣事,但是,總是有一股魅力讓大家欲罷不能。那時

同為小朋友的共鳴,蠟筆小新做過的糗事,很多小朋友小時候也做過,外加上輕鬆愉快的配樂,小時候迷的不行,當然現在也在看。

3、《神廚小福貴》

《神廚小福貴》的故事勵志且積極,當然那個時候的我們還不清楚什麼勵志積極,單純的只是因為劇情好看,小福貴感人又曲折的故事。

從一個偏僻小山村的小廚師,一步一步靠著勇敢和智慧,成為了宮廷御廚,做出了滿漢全席。還有聰明伶俐的小蝴蝶,身不由己的小李子,以及有理想有抱負的豆芽菜……

每一個人物都充滿個性,每一個人物都有不同的命運,故事笑中有淚,小時候為這部動漫流了不少眼淚呢。如今十幾年過去了,現在想起小福貴還是很感慨。

【總結】:小時候看過的動畫作品太多了,天天都守在電視機前看,最喜歡的童年動畫作品有《哪吒傳奇》、《蠟筆小新》、《神廚小福貴》,這是我童年最喜歡看的三部動畫片,希望你們也喜歡。

以另一個角度看動漫,歡迎各位小夥伴點贊關注,謝謝大家。


林照水


說到動畫片,是每個小夥伴在童年除了上學外接觸最多的就是動畫片。很不幸作為80年代出生我,由於當時條件有限沒有過多的接觸這方面的內容。即便這樣,但還是有幾部動畫片讓我記憶猶新。

在80年代那個還只有極少數人擁有電視機的年代,動畫片幾乎都是日本製作的。作為生活在農村裡我家裡能有一臺黑白電視機也是很自豪的。

既便是天線樹在山頭上,仍然滿屏雪花點,每天下午6點都會興奮的坐在電視機旁,靜靜的守候每天僅播一集動畫片。

屬於80年代經典比如:《稻草人》、《聰明的一休》、《米老鼠與唐老鴨》、《貓和老鼠》、再晚點有《鐵臂阿童木》;還有和《奧特曼》類似的《恐龍特急克塞號》。這就是我的記憶,這些片名相信很多年輕的朋友沒有聽過吧!不過現在網上都有。

這些動畫都很有意思比如"小和尚一休的聰明","米老鼠與唐老鴨的幽默","貓和老鼠的鬥智鬥勇","稻草人的勇敢",既使是現在都是值一看的。


鉛筆大俠


80後的童年,不像現在的小朋友,在平時有著許多玩樂的選擇。那時候的我們,逛商場或是去外面餐廳吃飯都是不太可能的,就連去次遊樂園都是一種奢求。說到遊樂園,記得好像是在六一兒童節才敢和媽媽提。因此,那時對於我來說,看漫畫書和動畫片就成了最開心的事情。而在我的回憶裡,那時候最早接蟹到的都是引至日本的動畫片,《聖鬥士星矢》是第一部,《美少女戰士》是第二部。而印象最深的,應該是《機器貓》、《櫻桃小丸子》、《聰明的一休》……主要原因是,前面兩部一個太少年,一部太少女,而後面的幾部會更適合小朋友來觀看。

藤子.F.不二雄:《機器貓》

《機器貓》應該算得上是我當時同時觀看漫畫書和動畫片的一部了,對於這部動畫片,可能更多的人會對它的另一個名字哆啦A夢或是叮噹貓更為熟悉。《機器貓》於1970年開始在日本一本小學低年級的雜誌連載刊登,當時的讀者大多是剛入小學的小朋友,但後來因其劇情也陸續地湧入了各個年齡層次的讀者。《機器貓》以小學生野比大雄以及從未來22世紀的機器貓哆啦A夢為主人公,還有野比大雄身邊的家人、同學,展開的各種幽默故事。這些故事裡穿插著親情、友情、也歷經了許多社會中會遇到的問題,因此對於小朋友來說也是一部值得去觀看的動畫片。

機器貓來自於未來世界,它有一個神奇的口袋,裡面可以掏出許多神奇的設備,也讓大雄有了許多可以讓它炫耀的資本。野比大雄不是一個完美的男主角人設,雖然他有著許多缺點,但卻也反映了真實。


其實除了《機器貓》,我們童年時經歷的動畫片並不少,比如《聰明的一休》、《櫻桃小丸子》、《蠟筆小新》……


天使追漫


1. 咪姆,小時候的科普動畫,好多稀奇古怪的科學知識都是跟他學的,可惜後來沒找到沒法重溫。

2. 沒頭腦和不高興,最喜歡看大家爬樓,看著特過癮,前幾天還帶家裡孩子一起看了。發現還有個新版,很爛...

3. 變形金剛,每次和我哥守在電視邊上狂熱追番,不光看,還要用錄音機錄下來,看完了再重新聽聲音。錄音機的插頭漏電且接觸不良,有時候需要手扶著插頭,被電啪啪啪,還堅持錄完。現在想想要是被電死了,為變形金剛而獻身好像有些不甘心....


刀疤嘻


  一、90年代的動畫片:

  《變形金剛》、《星球大戰》、《宇宙的巨人希曼》、《宇宙的主人希曼》、《非凡的公主希瑞》、《百變雄師》、《太空堡壘》、《忍者神龜》、《貓和老鼠》、《米老鼠和唐老鴨》、《丹佛最後的恐龍》、《我們的小怪物》、《富弗》、《龐姬布魯斯特》、《小不點》、《毛毛熊》、《星際旅行》、《佈雷斯塔警長》、《海底小精靈》、《星際恐龍》、《特種部隊》、《小鹿斑比》、《機器人警察》、《蜘蛛人》、《電腦小精靈》、《新忍者神龜》、《賽車手》、《天鵝湖》、《戰神金剛》、《大力水手》、《降魔勇士》、《超人》、《神勇巨人》、《勇敢的瓦利安特王子》、《加菲貓》、《希曼續集》、《正義戰士》、《變形金剛大電影》、《寶劍的秘密》、《星際寶貝》(2011.2)、

《太空學校》、《方舟二號》、《大西洋海底來的人》、《未來青年》、《太空勇士加森》、《霹靂遊俠》、《糊塗偵探》、《花仙子》、《尼爾斯騎鵝旅行記》、《聰明的一休》、《咪咪流浪記》、《三千里尋母記》、《苦兒流浪記》、《貝貝羅歷險記》、《OZ國曆險記》、《小飛龍》、《大白鯨》、《阿拉蕾》、《機器貓》、《魔界小公主》、《功夫小子》、《嘿!奔奔》、《頭領戰士》、《魔神壇鬥士》、《魔神英雄壇》、《機動警察》、《聖鬥士星矢》、《忍者小英雄》、《鬼神童子》、《三眼神童》、《我是小甜甜》、《灌藍高手》、《格鬥機器王》、《莫克和甜甜》、《小白獅》、《哈克貝利芬》、《三個火槍手》、《歸鄉歷險記》、《堅果城的故事》、《色拉王國》、《美少女戰士》、《美少女戰士R》、《叮噹貓》、《宇宙小毛球》、《倒黴狗》、《鐵臂阿童木》、《小蜜蜂》、《龍珠》、《四驅小子》、《桃太郎傳說》、《足球小子》、《逮捕令》、《天地無用》、《羅德斯島戰記》、《鋼鐵神兵》

  二、動畫片:

  1、動畫的概念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動畫片,動畫是一種綜合藝術,它是集合了繪畫、漫畫、電影、數字媒體、攝影、音樂、文學等眾多藝術門類於一身的藝術表現形式。最早發源於19世紀上半葉的英國,興盛於美國,中國動畫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動畫是一門年青的藝術,它是唯一有確定誕生日期的一門藝術,1892年10月28日埃米爾·雷諾首次在巴黎著名的葛萊凡蠟像館向觀眾放映光學影戲,標誌著動畫的正式誕生,同時埃米爾·雷諾也被譽為“動畫之父”。 動畫藝術經過了100多年的發展,已經有了較為完善的理論體系和產業體系,並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深受人們的喜愛。

  動畫的英文有很多表述,如animation、cartoon、animated cartoon、cameracature。其中較正式的 "Animation" 一詞源自於拉丁文字根anima,意思為“靈魂”,動詞animate是“賦予生命”的意思,引申為使某物活起來的意思。所以動畫可以定義為使用繪畫的手法,創造生命運動的藝術。

  動畫技術較規範的定義是採用逐幀拍攝對象並連續播放而形成運動的影像技術。不論拍攝對象是什麼,只要它的拍攝方式是採用的逐格方式,觀看時連續播放形成了活動影像,它就是動畫。

  2、動畫簡史

  兩萬五千年前的石器時代洞穴上的野牛奔跑分析圖,是人類試圖捕捉動作的最早證據,在一張圖上把不同時間發生的動作畫在一起,這種“同時進行”的概念間接顯示了人類“動”的慾望。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畫作上的人有四隻胳膊,表示雙手上下襬動的動作;中國繪畫史上,藝術家有把靜態繪畫賦予生命的傳統,如南朝謝赫的“六法論”中主張“氣韻生動”。 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畫中仙”人物走出卷軸同樣體現了古人對活動畫面的訴求。這些和動畫的概念都有相通之處,但真正發展出使畫上的圖像動起來的功夫,還是在歐洲。

  1824年,英國人皮特·馬克·羅葛特首先發現了視覺暫留。

  1824年英國人約翰·A·帕瑞思發明了“幻盤”(或留影盤)。圓盤的一面畫了一隻鳥,另外一面畫了一個空籠子,當圓盤被旋轉時,鳥在籠子裡出現了。

  1832年,比利時人約瑟夫·普拉託把畫好的圖片按照順序放在一部機器的圓盤上,圓盤可以在機器的帶動下轉動。這部機器還有一個觀察窗,用來觀看活動圖片效果。在機器的帶動下,圓盤低速旋轉。圓盤上的圖片也隨著圓盤旋轉,從觀察窗看過去,圖片似乎動了起來,形成動的畫面,這就是原始動畫的雛形。

  1906年,美國人 詹姆斯·斯圖爾特·布萊克頓製作出一部接近現代動畫概念的影片,片名叫《滑稽臉的幽默相》,該片被譽為是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

  1908年,法國人埃米爾·科爾首創用負片製作動畫影片,所謂負片,是影象與實際色彩恰好相反的膠片,如同今天的普通膠捲底片。採用負片製作動畫,從概念上解決了影片載體的問題,為今後動畫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科爾也被稱作是“現代動畫之父”。

  1909年,美國人溫瑟·麥凱用一萬張圖片表現了一段動畫故事《恐龍葛蒂》,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公認的第一部象樣的動畫短片。

  1913年,美國人伊爾·赫德創造了新的動畫製作工藝”賽璐璐片“,他先在塑料膠片上畫動畫片,然後再把畫在塑料膠片上的一幅幅圖片拍攝成動畫電影。多少來,這種動畫製作工藝一直被沿用著。

  1928年,華特·迪士尼創作出了第一部有聲動畫《威利號汽船》;1937年,又創作出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他逐漸把動畫影片推向了顛峰,在完善了動畫體系和製作工藝的同時,還把動畫片的製作與商業價值聯繫了起來,被人們譽為”商業動畫之父“。

  1995年,皮克斯公司製作出第一部三維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使動畫行業煥發出新的活力。

  3、動畫原理

  動畫是通過把人物的表情、動作、變化等分解後畫成許多動作瞬間的畫幅,再用攝影機連續拍攝成一系列畫面,給視覺造成連續變化的圖畫。它的基本原理與電影、電視一樣,都是視覺暫留原理。醫學證明人類具有“視覺暫留”的特性,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畫或一個物體後,在0.34秒內不會消失。利用這一原理,在一幅畫還沒有消失前播放下一幅畫,就會給人造成一種流暢的視覺變化效果。

11 評論 分享 舉報 收起

公主的皮鞋

2008-09-17

展開全部

LZ喜歡看什麼類型的?反正介紹點我覺得好看的還有我身邊的人覺得好看的90年代動畫片(注意:就本人而言,非常鄙視複製者)

《浪客劍心》(雖然是96年的但是我覺得在那個時候來說,那樣的畫風已經很好啦~~)

《不可思議的遊戲》(95年出的,喜歡聲優一定要看,好多大牌聲優)

《美少女戰士》(這個,我小時侯很喜歡看,那時候這個非常火)

《四驅兄弟》(90年代早期的男孩比較喜歡看~~)

《花仙子》(這個以前也非常火的)

《亂馬1/2》(這個裡面主角中國人(好象是,時間太長了忘記了)很好玩的體質,本來是男孩因為某件不幸的事情在特殊的條件下會變女孩)~~~

《橘子醬男孩》(這個不是90年代的,是2002年的動畫.臺灣拍成過電視劇)

《通靈王》(2000年的,也不是90年代的,但是我覺得很好看)

《灌藍高手》(這個在我這個年紀的人沒人不知道吧)

《頭文字D》(這個男孩喜歡)

《高達系列》(這個除了SEED系列和新番OO外是90年代的)

《機器貓》(這治癒系的)

《聖鬥士》(呵呵~很多啊~~)

暫時就介紹這麼多~~








有大象


1.大盜賊

”我是個大盜賊,什麼也不怕~“

相信許多人一聽到這句話,就會想起那熟悉的語調,知道是大盜賊了。

我國上個世紀有幾部木偶劇拍得相當NB,無論是智斗的《阿凡提的故事》、略微詭異的《鏡花緣》還是這部有著西方風格的《大盜賊》,都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動畫精粹。

還記得上圖的兩個小娃娃嗎。熱心的他倆為了幫助奶奶找回被大盜賊搶走的咖啡磨,結果反被大盜賊所擒,一個被迫留下當傭人,另外一個被賣給了魔法師。

精彩的劇情由此展開。

聰明的卡斯帕爾一心想從魔法師的家裡逃脫,他裝瘋賣傻地替他幹活,發現了魔法師不能喝酒的秘密,於是乎在魔法師愛吃的土豆泥裡面混入了酒,來到了秘密的地下室,找到了魔宅真正的主人——被魔法師變成啦蛤蟆的修斯塔貝克夫人。

在夫人的幫助下,卡斯帕爾找到了仙女草,打敗了魔法師,救出了夫人,還抓住了大盜賊。

可惜又被他逃了。

大盜賊逃到奶奶家,把奶奶的好吃的都給吃光了。不得不說,無論是土豆泥,還是大盜賊吃的香腸什麼的,小時候看著吃的可真香啊。

兩個小男孩兒堅持不懈,與大盜賊鬥智鬥勇,終於費盡千辛萬苦,將他送入了牢獄。

不料大盜賊卻因為表現良好被提起釋放了。這不免有些諷刺了。

不過沒關係,大盜賊改邪歸正了,他居然會去救人了,在一切危機都解除了之後,大盜賊又唱起了自己的BGM:”我是個大盜賊,什麼也不怕,生活多自在,整天樂哈哈!“

2.《舒克貝塔》

“開飛機的舒克,開坦克的貝塔“。

《舒克貝塔這部劇作》相信一定給不少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這部劇作就在最近還正在更新重製版,難道是因為最近喜歡炒冷飯?

舒克貝塔是一部兒時看來非常有趣的動畫片,尤其是對於男孩子來說,飛機和坦克大戰不要太好看。

開飛機的舒克出生於一個名聲不好的老鼠家,為了擺脫小偷的名字,他駕駛著玩具直升機逃了出來,並且熱心幫助各種小動物。

誤打誤撞碰到了不小心殺害了小麻雀的貝塔,於是一場飛機大戰坦克展開了。

二人不打不相識,很快成為了好朋友。

二人在老鼠小姐——菲菲的幫助下,打敗了吃小貓的白鼠,由於飛機的電池沒電了,二人因此認識了好友皮皮魯。

貝塔還幫助了曾經欺負它的貓咪咪麗。

一番作為之後,二人成立了航空公司,但是一般這個時候,總會有壞人來搗亂。

一夥兒海盜打算要佔領他們的機場,於是一場聲勢浩大的機場保衛戰打響了。

這裡就不再只有玩具直升機和坦克了,各種玩具戰鬥機、客機層出不窮,簡直就是玩具總動員的規模,後來更是得到了皮皮魯的援助,他們又多了許多飛機。

筆者不禁感慨,那個時候已經有這麼多給力的玩具了?筆者怎麼沒有玩過。

貝塔的坦克還能夠以花生米當炮彈,非常有意思的那集,可以吃還可以進攻敵人。

最後,故事在一場人類與老鼠的勾心鬥角中完美收官。

如果你對這部作品還有點兒喜歡,不如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看重製版吧。

3.葫蘆娃

預備~起“葫蘆娃,葫蘆娃, 一根藤上七朵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 叮噹當咚咚噹噹,葫蘆娃.....”

《葫蘆兄弟》又是陪伴著我們長大的一部優秀作品,而且這部作品的熱度直至今日,仍然不減。

各種衍生作品,段子接連不斷,甚至前幾年還出了重製版,可謂是非常火爆。

話說從前有座葫蘆山,山裡有個蛇精和蠍子精,有一隻亂打洞的穿山甲放跑了這兩隻妖怪。於是穿山甲連忙找到爺爺,爺爺種出了七個葫蘆,葫蘆慢慢長大成了葫蘆娃。

來讓我們看看葫蘆娃們的本事。

老大紅娃,力大無窮巨大化;

老二橙娃,千里眼和順風耳;

老三黃娃,銅頭鐵臂刀槍不入;

老四綠娃能噴火,老五青娃能吐水;

老六藍娃能隱身。

老七紫娃...老七...他就是個弟弟,拿個葫蘆還倒戈。

嗯!多麼強的陣容啊,可是我們偏偏不聯手,還不一起上。

我們就喜歡一個一個送,千里送人頭。

最後還得靠爺爺出馬,一群坑爺的娃。

然後坑死了爺爺,七個葫蘆娃打敗了妖精,就不補刀,還使出同歸於盡的大招,化作七色峰,將妖精鎮壓于山下。

就是為了第二部。

沒錯,那時候已經流行第二季了哈哈!

第二季,蛇妖的妹妹前來複仇,進行了事前充分調查的蛇妖,將葫蘆娃一個一個地挖出來,各個擊破。

然而卻犯了太上老君的毛病,非要煉丹,結果七個葫蘆娃不僅沒死,還煉出了一個最NB的金剛葫蘆娃。

不過這個葫蘆小金剛也不太靠譜,竟然和敵人派出的臥底談起了戀愛。

穩操勝券的敵人作死殺了小蝴蝶,小金剛的小宇宙爆發了,你們統統都給我媳婦陪葬。

雖然最後邪不壓正,但是葫蘆娃們也太不靠譜了吧。

長大了看明白了一切,才發現為何這部作品能夠火到至今,它是不是你心目中童年回憶的NO.1呢?


動漫談人生


作為一個90後,小時候看過許多讓我印象深刻的動畫片。

1.《霹靂賽車》:一共出了5季,就算記不清大部分劇情,但那個“打開推進器”的動作應該有所映象。

2.《宇宙騎士》:“迪博威”,變身機器人,在宇宙中與外星人戰鬥,主角妹妹自爆那集看的是真傷心。

3.《宇宙刑警》:男主手持的那把光劍想要,宇宙飛船“飛天一號”直接點燃了童年宇宙夢,深綠色扁三角的宇宙飛船出場讓我永遠的記住了它。

4.《四驅兄弟》:小時候看了這部動畫片後,第一次主動存錢,就是為了去小攤買5塊錢的賽車。(那時候502賣的特別火)

5.《虹貓藍兔七俠傳》:上小學那會,特意買齊了七把夜光武器,不知道過年回老家能不能找的到。

6.《哆啦a夢》:最喜歡哆啦a夢那萬能的口袋了,小時候看這個動畫片一直幻想自己也有哆啦夢。

還有許多好看的動畫片就不列舉了,這幾個是映象最深刻的。


圖一樂呵


我是80後,從小就特別喜歡動畫片,那個時候沒有平板電腦,更沒有網絡,只能是電視臺放什麼就看什麼,每天放學急忙寫完作業,就是為了搬小板凳坐在電視機前的動畫片時光,一旦什麼事錯過了動畫片特別鬱悶,哈哈,很多時候還會跟幾個小夥伴湊在一個家裡一起看,特別開心難忘!

 

那個時候看的動畫片裡有一些很少播發了,貌似現在看《熊出沒》的孩子根本沒聽過吧,我來回憶一下:

1、《大力水手》,每次看到叼著菸斗的水手掏出菠菜,心情就跟著激動,因為水手吃完會變成一個無比強壯的大塊頭,能夠打敗任何惡霸。

2、《神奇公主希瑞》,“賜予我力量吧,我是希瑞”,公主舉著寶劍每次喊這句然後變身,我都覺得亢奮,然後變成一個無比神力的勇士對抗惡勢力。小時候特別喜歡她,以至於後來給自己起的英文名就是“希瑞”。

3、《藍精靈》,特別喜歡這部動畫的原因可能和故事背景環境設置有很大關係,故事是在一片大森林裡,裡面有很多所像蘑菇一樣的小房子,住著一群藍精靈,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對抗共同的敵人格格巫,“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藍精靈,他們可愛又聰明”,這部動畫適合年齡小點的兒童看。

4、《聰明的一休》,“一休哥”“休息,休息一會”相信那時候很所人都不由自主的唸叨著兩句,聰明的小和尚確實招人喜歡了。

5、《黑貓警長》,看到警長和禿鷹搏鬥,心裡懸的緊緊的,特別擔心警長,好在警長每次都勝利!英姿颯爽的黑貓警長真的特別帥!

6、《葫蘆娃》,七個葫蘆娃各自身懷絕技,團結一起勇敢對抗蛇精。





正能量大仙女


《海爾兄弟》

打雷要下雨,雷歐。下雨要打傘,雷歐。天冷穿棉襖,雷歐,雷誒歐,天熱扇扇子。智慧就是,這麼簡單。

當時覺得海爾兄弟是一部很科學的冒險動畫片,故事裡運用了很多科學道理,非常有意思。

海爾集團有遠見,曾經的90後已經成長為了消費的主力。

《舒克和貝塔》

貝塔窩在坦克裡把種子、玉米當做子彈往外射的時候,有一種窩在裡面很暖心的感覺。舒克老是挑逗貝塔。舒克開飛機到別人家裡,碰到貓,還是挺冒險的。

《獅子王》

很溫馨的打敗壞人的故事。出現了很多動物、草原。在沒有希望的時候,總有好的動物組成的超過對方數量的“軍隊”把壞的打敗。

《阿凡提的故事》

畫面非常精緻,看起來跟真的一樣,因為它是一部木偶動畫電影。裡面的故事非常有意思,阿凡提反擊壞人、整(TIAO)治(XI)作惡的權臣、財主的故事讓人非常暢快。他的口才、思維邏輯、幽默讓人很開心。經常在絕境出現一些神反轉。

《葫蘆娃》

七個,每一個都有他的招數,分別是大娃變大。二娃千里眼,順風耳。三娃銅頭鐵臂,鋼筋鐵骨。四蛙噴火,吸火。五娃吸水,吐水。六娃隱身術,透體術。七娃有寶葫蘆,可以吸入魔法、兵器和妖怪。

《大頭兒子》《黑貓警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