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疫情後,快遞業這八大趨勢值得關注

2019年,快遞業作為新經濟的代表行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2020年,疫情後的快遞業將如何發展,又會呈現出怎樣的趨勢?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推動快遞業高質量發展、實現由大到強的關鍵之年。結合行業發展實踐,2020年快遞業將繼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可能呈現8個方面的趨勢和特點。


趨勢一:增長動力強勁


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多地出臺了交通管制和人員限行的措施,短期對快遞業務發展有較大影響,主要體現在一季度數據。假定疫情在2月底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預計一季度快遞業務量120億件左右,總體與上年基本持平。經歷3月恢復調整後,市場需求將加速釋放,二季度快遞業迎來速度提升期,增速將明顯加快,預計該季度業務量規模為200億件左右,增速將重回30%以上。下半年將恢復常態運行,預計三季度和四季度快遞業務量規模分別為200億件和230億件左右,全年快遞業務量規模將超過750億件。快遞價格觸底反彈,預計全年業務收入增速將首次超過業務量增速。


快遞市場高速增長的動力來自消費增長和消費結構的改變。一方面,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將持續增強。消費是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受疫情影響,消費在一季度受到抑制。一旦疫情得到控制後,消費將可能出現報復性反彈,預計全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超過八成。另一方面,消費加速從線下向線上轉移。受疫情影響,多地物資供求緊張,物價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上漲。隨著快遞復工復產,線上消費的優勢凸顯,部分醫藥類、生鮮類等電商平臺訂單增速在三位數以上,線上消費對線下的替代作用明顯增強,消費者對線上消費的認可程度提升,線上消費的習慣逐步形成。快遞是物品流通的重要通道,在拉動消費和促進消費升級中將迎來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專家觀點|劉江:疫情後,快遞業這八大趨勢值得關注

圖1 近兩年分季度快遞業務量增長對比(單位:億件)


趨勢二:跨界經營成常態 產業邊界更模糊


隨著快遞市場競爭加劇,二三線快遞企業陸續出局。快遞企業依託寄遞網絡開展全產業鏈關鍵節點的佈局,向即時配送、快運、冷鏈、倉儲、供應鏈等領域滲透,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變,以增強自身的綜合競爭力和盈利能力。零擔快運企業進軍大件快遞領域,倉儲企業亦加大運輸網絡拓展,各細分領域間的業務邊界將變得模糊,但是市場演變從整車零擔化向零擔快遞化發展趨勢顯著。從美國市場發展來看,美國市場領先的快遞企業都是綜合服務提供商,FedEx2002年組建FedEx Freight進軍零擔,UPS2003年收購Overnite進軍零擔,10年時間兩家企業零擔業務都已躋身行業前十。且美國物流價格戰先從快遞開始,快遞格局穩定後再燒向快運。我國發展頗有點類似,快遞經歷前期價格戰後,二三線快遞企業已陸續出局,市場格局相對穩定。順豐、百世、中通等快遞企業進入零擔快運領域後,2019年零擔市場價格戰異常激烈,2020年2月順豐、中通、韻達、壹米滴答等6大巨頭已經宣佈降價,預計持續價格戰將淘汰一批二三線零擔企業,倉儲和即時配送等其他領域的價格戰也是蓄勢待發。


總體來看,快遞企業服務領域拓展越廣,市場競爭力愈強:一方面,未來快遞一定是全鏈路的服務商,鏈條整合後競爭力必將大於單一鏈條服務提供商。快遞市場除存在規模經濟外,同樣存在範圍經濟,依託寄遞網絡疊加服務產品可以提高設施設備的利用效率,並且快遞市場的成熟經驗和先進技術將加速其他領域變革。以順豐為例,現已榮登冷鏈百強榜首、航空貨運的領軍者,又將成為零擔領域的王者。另一方面,未來物流外包和市場需求綜合化,對資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快遞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將更加緊密,從簡單的物品寄遞到信息互聯互通和設施設備集約共享,需要企業具備綜合一體化服務能力,增強供給結構對市場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趨勢三:即時配送和農村寄遞持續發力


隨著O2O的興起和城市服務功能提升,用戶對同城快遞的偏好發生變化,不再像電商快遞“唯價格論”,而更青睞於高時效性和便捷性,傳統快遞組織作業模式難以滿足用戶需求,即時配送迎合了這一需求而迅速壯大,特別是疫情期間消費者對即時配送認可後將加速這一模式推廣。作為寄遞業務創新,即時配送在為客戶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體驗同時,也對調動閒散勞動力資源、分享合作經濟提供了機遇。隨著新的市場主體進入和即時配送服務領域延伸,即時配送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預計2020年即時配送訂單量將超過240億單,相當於快遞規模的三分之一左右。快遞下鄉激發了廣大農村地區的消費潛力,釋放了農村消費活力。


國家郵政局在“快遞下鄉”基礎上推出“快遞進村”工程,加速服務網絡延伸,快遞網點鄉鎮覆蓋率已經達到96.6%,2020年預計將超過98%,實現農村快遞服務網絡基本覆蓋。我國農民人均收入增速連續10年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農村消費蘊藏的潛力將加速釋放,受快遞進村和農村電商發展影響,農村快遞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預計2020年農村快遞收投量將超過150億件,農村業務量增速為城市增速的1.5倍以上,成為新的增長點。

專家觀點|劉江:疫情後,快遞業這八大趨勢值得關注

圖2 2015—2020年快遞網點鄉鎮覆蓋率變化情況


趨勢四:資本運作更頻繁


2020年,行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將加速,投融資更加頻繁。一是快遞物流樞紐建設加速,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會同相關部門發佈《國家物流樞紐佈局和建設規劃》提出“到2020年通過優化整合、功能提升,佈局建設30個左右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現代化運作水平較高、互聯銜接緊密的國家物流樞紐,到2025年佈局建設150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2019年順豐也發佈了《關於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的進展公告》,2020年基本建成,將於2021年投入運營。圓通嘉興航空物流樞紐等項目啟動,航空貨運樞紐進入快車道。二是快遞分揀中心改擴建加速,行業仍處於高速增長期,快遞業務規模增長和服務領域延伸對基礎設施的需求增加,要求快遞企業加快分撥中心的改擴建,提升分撥中心的自動化水平和處理效能,企業從租用場地改為自建的比例提升。三是對關聯領域的投資併購將明顯增加,快遞企業基於發展戰略和資源整合的需要對產業鏈上下游進行流程優化和高效協同,跨界投資併購將成為常態。四是上市企業在融資方式中增發較少,通過發行公司債和可轉債比例提升。部分企業將加快上市,京東物流、新達達、跨越等步伐加快。五是快遞板塊仍將是資本市場上的“明星行業”,市值上升潛力較大。


2019年資本市場上快遞板塊已觸底反彈,市值較年初提升近千億元。從上市企業的基本面來看,7家上市企業的盈利能力在資本市場排名前列,現金流相對充裕,深受社會資本市場青睞。受上半年高速通行免費和行業高速增長預期影響,可以預期2020年在整個宏觀經濟趨穩的情況下,快遞板塊將呈現“加速反彈”之勢。


趨勢五:科研投入力度加強


2019年郵政業科技創新工作會議提出:“到2022年,科技創新對郵政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引領支撐作用顯著增強,部分領域科技研發與應用達到全國乃至世界領先水平。”2020年,在資本注入、消費升級、行業規範化和技術提升等影響下,快遞業將迎來新的技術躍升。行業靠技術驅動實現巨大變化,核心科技在快遞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強,快遞業正在加快從勞動力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以智能分揀、智能派送、智能倉儲為核心的智能寄遞軟硬件市場進一步擴張,倉儲、裝卸、配送等專業機器人將投入使用,全自動分揀中心、無人機、無人倉等加快推廣,無人操作和無接觸投遞場景豐富。區塊鏈技術從理想變為現實,順豐區塊鏈技術為醫藥追溯系統提供數據支持,京東物流發佈《區塊鏈物流追蹤服務應用指南》團體標準,區塊鏈技術在行業應用場景更加多樣化。


5G和北斗等通用技術在快遞領域應用推廣,賦能行業技術更新換代。行業技術研發應用生態將持續優化,全國快遞科技創新試驗基地、郵政業科技創新戰略聯盟等平臺作用漸顯,通過整合產、學、研、用等各方資源,提升行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趨勢六:綠色發展備受重視


國家愈發重視快遞綠色發展,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光山縣調研時指出:“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和快遞業務,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要注意節約環保,杜絕過度包裝,避免浪費和汙染環境”。國家郵政局加快實施“9571”工程,出臺《郵件快件包裝基本要求》,選取順豐等4家主要品牌寄遞企業開展綠色採購試點,選取河北邯鄲等5個城市開展行業綠色城市綜合試點。綠色化也逐步變為快遞企業的自發行動,全國電子運單使用率達98%,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52%,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75%,新增3.1萬臺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順豐、蘇寧、京東等快遞企業已經在探索“共享快遞包裝”循環使用模式。預計2020年,在政策引導和企業主導下,行業將實施“9792工程”,年底力爭實現“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0%,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70%,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90%,新增2萬個設置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營業網點。行業綠色發展也將會發生新的變化:一是新的綠色包裝材料將大量使用,二是運輸結構將明顯改善,三是可循環包裝使用比例明顯提升,四是逆向物流(快遞包裝廢棄物回收)將初見成效。


趨勢七:智能投遞設施投資加快


快遞服務全流程包括攬收、運輸、分揀和投遞4個環節,4個環節唯一短板就是投遞環節。從資本投入來看,運輸和分揀處理能力是企業投資的重點方向,從上市快遞企業披露的信息來看,企業募集資金九成以上投向集中於運輸能力和分揀處理能力建設,投入末端網絡的資金相對有限,部分企業末端網絡由加盟商自負盈虧,因此整體末端能力建設明顯滯後於業務增長速度。從人力投入來看,快遞從業人員增長滯後於業務增長速度,部分網點業務量翻番,但快遞員數量不增反減,單個快遞員投遞量激增,影響末端網絡的穩定性。從全要素生產率來看,其他環節技術對人力的替代效果非常顯著,規模經濟效益凸顯,但在末端,技術替代相對受限。因此,末端投遞問題將在較長週期內長期存在,智能投遞和共同投遞是未來發展的兩大方向,且智能投遞代表企業豐巢科技和共同投遞代表企業菜鳥驛站等均獲經營快遞業務許可證,模式推廣步伐將加快。


2019年,主要城市智能快件箱已達40.6萬組,新增8.6萬組;城市快遞末端公共服務站達到8.2萬個,新增1萬多個,均呈現加速提升的態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快遞復工復產中,智能快件箱投遞和共同投遞方式既獲社會認可又能提升投遞效率,未來發展空間巨大。特別是快遞集中和網絡延伸,投遞壓力上升,快遞企業間、快遞企業與郵政企業、第三方之間合作深化,共同投遞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從城市向農村推廣。

專家觀點|劉江:疫情後,快遞業這八大趨勢值得關注

圖3 2015-2020年智能快件箱增長情況(單位:萬組)


趨勢八:末端穩定需重點關注


近年來,快遞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明顯提升,但末端積累的風險和壓力加大,網絡穩定運行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企業總部採取了系列措施來化解風險,通過直營和定向扶持等保障網絡穩定,但效果有限。2020年,末端問題仍將是行業發展的隱患。一是城市網點建設難,一些城市對快遞設施包括處理中心和營業網點實行存量控制,只能減少,不能新增。部分企業操作場地均為租用,運行成本相對較高,且存在頻繁換場和無地可用的窘境。二是網點生存尤為艱難,快遞企業長期價格戰和持續下調派費,部分網點處於微利甚至虧損運營狀態。現有市場競爭主體短期內難分勝負,這種狀況在短期內也難以改觀,網點換手率將增加,新進入者意願下降。且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過程中,末端運行的成本激增,危及網絡穩定。三是快遞員流動性較大,各級政府紛紛出臺相關優化快遞員作業環境的措施,但一些地區作業環境並未得到有效改善,特別是疫情發生以來快遞員用工荒問題加劇。四是國家對農村快遞二次收費問題集中整治後,農村運營成本過高缺乏合理的分攤渠道,農村快遞網點持續運營面臨較大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