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婦幼保健院王曉珊: 90後黨員無悔選擇馳援抗疫一線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王曉珊: 90後黨員無悔選擇馳援抗疫一線

王曉珊,女,漢族,河南封丘人,1990年8月出生,2011年5月參加工作,2010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手術部護師,河南省第五批援鄂醫療隊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王曉珊多次向護士長要求到抗疫一線工作,並在馳援一線請戰書上簽字,她說“我是黨員我先上,關鍵時刻我就應該衝鋒陷陣”。並提前學習專業知識,為參加抗疫一線工作做準備。在援鄂期間,作為組內的感控員,她處處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工作認真細心,對隊員關愛備至,全力做好感染控制,為確保隊員零感染做出了應有貢獻,得到醫療隊的高度肯定。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王曉珊: 90後黨員無悔選擇馳援抗疫一線

主動請戰,不上前線不罷休

春節期間,醫院第一次發出馳援武漢號召時,王曉珊就積極報名,在請戰書上簽字。擔心護士長不批准,一有機會她就纏著護士長要求,並鄭重地告訴護士長“你一定要讓我去,我年輕,我又是黨員,還單身,我覺得我去是最合適不過了。”從那時起,王曉珊就一邊積極學習新冠肺炎防控知識,一邊微信聯繫在省級醫院工作的同學討教工作經驗,還借來相關書籍在家研讀,認真為參加馳援做準備。

2月9日凌晨,接到馳援武漢電話通知時,王曉珊正在科室值夜班。她一點都沒猶豫就回復了護士長“好,我馬上準備。”當天中午出發時,她抱著護士長大聲說:“謝謝護士長,你終於幫我圓了我的英雄夢。” 對於她自己來說,這是一次當英雄的機會,可對於家人來說,這是一次危險的衝鋒。因此,在出徵時,王曉珊沒有告訴父母她要去援鄂的事情,她說:“一是媽媽是一個特別心細的人,我不想讓媽媽為我有過多擔心。二是時間緊,父母都在外地,好瞞。”她把援鄂的消息告訴了在部隊服役的哥哥,哥哥問她的想法,她說:“我2010年入黨,是老黨員了,在這個關鍵時刻,我應該站出來,挺上去。我已經做好準備了,你不用為我擔心,我會照顧好自己”。哥哥對她的選擇非常支持,並鼓勵她努力做好個人防護。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王曉珊: 90後黨員無悔選擇馳援抗疫一線

責任在心,細緻工作無疏漏

到達武漢後,王曉珊迅速投入崗前培訓,為進艙做好準備。她每天無數次練習穿、脫防護服,持續自我加壓,要求自己做到完全符合要求,不出任何紕漏。她說“穿脫防護服的過程很繁瑣,要求很高,我必須不厭其煩練習,確保自身做好防護。因為只有自我防護做好了,才能戰鬥到底,圓滿完成任務。”

進艙之前,她被安排為組內的感控員,負責監督全組隊員進艙時正確穿好防護用具,出艙時規範脫下防護服,出現問題要及時糾正,確保萬無一失。這個任務非常關鍵,事關每個隊員的個人防護和生命安全,她一絲一毫都不敢馬虎。每次進艙上班,她總是一下車就立即通過對講機與上一班感控員聯繫,快速把需要補充的消毒用品備好帶進艙。還要第一批進到更衣室穿好防護服,然後監督隊員們一個個換衣服,一個個護目鏡是否嚴實、檢查防護服是否完備、有無皮膚裸露現象,確保無誤才放行進艙。當大家都進艙後,她抓緊時間對醫療器材、工作區域物品表面進行清潔消毒,並督查艙內消殺員工作是否到位,提前在下班前把浸泡護目鏡的消毒液配好。因為洗手池離放置消毒桶的位置比較遠,她每次都要提前半個小時拎著兩隻小桶,往返3、4趟運水,才能按一定比例把消毒液配好,每一次都是汗水溼透衣背。

在第一次進艙時,她看到隨隊的保潔阿姨沒有任何防護意識,甚至七步洗手也不規範,她極為擔心。為了阿姨的安全,王曉珊就手把手對她進行幫帶,耐心細緻講解,一直看著阿姨規範洗手完畢後才行。下班出艙時,她又擔心阿姨操作失誤,就幫著阿姨完成了脫防護服的整個過程,讓阿姨非常感動,直誇她真是個盡心盡責的好姑娘。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王曉珊: 90後黨員無悔選擇馳援抗疫一線

武漢青山區方艙醫院內以老年病人居多,有些還有基礎病。在艙內,王曉珊遇到有兩位耄耋老人,是一對老夫妻,因為老爺爺有半身不遂,被安排住在了一個病房。剛進病房不久,老奶奶就突然出現了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只有80多,當隊員推老奶奶去吸氧時,她就守在老爺爺身旁進行安撫,並反覆測量老爺爺的生命體徵,確保身體無礙後才去忙別的。

當艙內有病人治癒出院時,幫出院病人消毒物品、打包、對病人出院後的病床單元進行消殺等,也是她在艙內的工作內容之一。然而這些平時看似簡單的工作,對於穿著厚厚防護服的她來講,既費時費力又要非常謹慎。儘管每次忙碌都憋得直呼粗氣,儘管每次都是汗流浹背直不起腰,可她還是每次都在心裡告訴自己要快一點,再快一點,因為早騰出一張床位,就可以把下一個病人早點收治進來。

隨著出院病人的增多,每個班下來,全身都是汗,有時能感到防護服內流下的水,再加上護目鏡和口罩的壓痛,還有悶氣,讓人真想早點脫掉,可她都堅持著挺了下來。作為組裡的感控員,每次出艙,她都認真守在更衣室內緊盯隊員們按規範要求脫下防護服,一盯就要1個多小時,還要把隊員們的護目鏡都浸泡到消毒液內後,才能離開。可她說比起病人早點康復,武漢能早日恢復往日的喧鬧,這些痛和累都不算啥,也都是值得的。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王曉珊: 90後黨員無悔選擇馳援抗疫一線

心有大愛,勇敢逆行不孤單

作為醫院5名援鄂隊員中唯一的黨員,王曉珊不僅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處處率先垂範。還在工作之餘,積極向4名隊員講解黨的基本知識,傳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她的影響和指導下,4名隊員主動向黨組織遞交了火線入黨申請書,要求要在疫情防控的火線中接受考驗。

自參加工作以來,她非常認同一句俗語“真心換真心,黃土變成金”。在日常的工作中,她積極配合護士長做好科室護理工作,任勞任怨,不計較個人得失;遇到加班做手術,她不管多晚,總能隨叫隨到;對待手術患者,她總是全力做好每一個細小的環節,認真操作,不出差錯。她覺得做一名護理工作者,就是要真心為病人服務好,幫助病人從痛苦中走出來。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王曉珊: 90後黨員無悔選擇馳援抗疫一線

在方艙醫院內,她更是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處處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看到病人有急躁情緒時,她會主動微笑著上前,用溫和的話語去安撫;有病人向她問詢時,她會百問不厭,耐心傾聽,熱情溝通,讓病人有個好心情。

工作之餘,接到同事們關心的視頻問候。大家問她:“累不累?會不會覺得孤單無助”,她滿是自豪的回答“累是真的很累,每次下完班,躺下都是秒睡。但從來不孤單,因為有全國4萬多名馳援人員和我一起做戰。我在這裡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黨員的勇敢,也感受到了武漢人民的熱情,再累也是值得的。”

在隊員駐地,王曉珊是一個熱情的90後,走到哪都帶著黨徽,向大家說:“我是黨員,有什麼事情儘管來找我”。如今,她與隊員們一起到武漢方艙醫院有一個月了,看著收治的病人一個個出院,她心裡非常欣慰。她發誓,要堅決和大家一起,不贏不退,在防控疫情鬥爭一線彰顯白衣天使的責任與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