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祭出金融危機時“殺手鐗”:繞過銀行直接向企業放貸!

美東時間本週二(3月18日)上午,美聯儲再度祭出“殺手鐧”:市場呼聲最高的商業票據融資工具終於落地,為美聯儲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動用該工具。美國財政部當天也發表聲明表示,支持美聯儲的這項舉措,並認為美聯儲有必要採取這項措施,防止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陷入嚴重混亂。

美聯儲祭出金融危機時“殺手鐧”:繞過銀行直接向企業放貸!

在週日緊急降息100個基點+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QE)的“組合拳”,以及週二紐約聯儲的再加碼投放5000億美元流動性未能快速奏效後,美東時間本週二上午,美聯儲再度祭出“殺手鐧”:市場呼聲最高的商業票據融資工具終於落地,為美聯儲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動用該工具。美國財政部當天也發表聲明表示,支持美聯儲的這項舉措,並認為美聯儲有必要採取這項措施,防止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陷入嚴重混亂。

美聯儲史上第二次繞過銀行直接向企業放貸

美聯儲動用CPFF,主要原因是因為近期新冠病毒疫情導致市場對流動性緊縮的擔憂有所加劇,而該工具將直接向企業和家庭提供信貸。商業票據市場是一個重要的無擔保短期融資市場,公司通常將未來的應付賬款或庫存質押為現金,並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償還。近期,由於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擔心因新冠病毒疫情遭受業務中斷的公司可能無法償債,市場一直處於壓力之下。

美聯儲週二表示將緊急動用上述權利,直接從銀行和大公司購買商業票據,併發放短期現金作為回報,從而支撐市場。CPFF被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視為美聯儲可以將資金直接注入小企業手中的關鍵工具,而這些小企業僱傭了美國約一半的勞動力。

儘管美聯儲週日已經採取了緊急降息+QE的方式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但投資者仍擔心各大銀行仍不願將這些現金轉移到實體經濟業務中。美聯儲週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通過確保市場的平穩運行(尤其是在緊張時期),美聯儲正在提供信貸,從而支持整個美國經濟中的家庭、企業和就業。”

美聯儲的CPFF將從信用評級較高的公司購買三個月期債券,從而幫助這些公司留住員工,並在消費者支出可能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幫助企業緩衝運營成本。這項安排將通過紐約聯儲來進行,美國財政部將為美聯儲的CPFF操作提供100億美元的信用支持。這些資金將來自財政部的外匯穩定基金,除非延期,商業票據融資機制將於2021年3月17日終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美聯儲CPFF最初建立於金融危機最嚴重的2008年10月。當時美聯儲宣佈大量購買企業短期無擔保商業票據,這意味著自“大蕭條”以來,美聯儲首次繞過銀行,直接向美國企業放貸。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美聯儲通過CPFF購買了總計7380億美元的商業票據。

業內:我們需要美聯儲這樣的試驗

其實,美國企業一直在尋求利用商業票據市場來彌補短期資金缺口,而貨幣市場共同基金(MMF)則一直試圖在次級商業票據市場上籌集現金。如果無法進入商業票據市場,公司可能會向銀行求助,以利用其信貸額度,從而可能給貸方帶來更大的壓力。這其中的後果可能比較嚴重——按照摩根大通的計算,全球“美元荒”數量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已經翻了一番,截至目前為12萬億美元,約佔美國GDP的60%。

金融博客“零對沖”評論稱,壞消息是,美聯儲推出這種“雷曼式劇本”的CPFF,表明美國現在正面臨著系統性風險,其中還包括銀行和公司,而這種風險之前並不存在。這也導致市場在短暫做出上漲反應後,可能加劇下跌,市場還需要觀察美聯儲還剩下什麼其他彈藥。如果仍不能解決問題,市場到時就會像3個月前耶倫暗示的那樣,最終不得不直接購買股票和ETF。另據投行高盛的測量方法,美股的流動性已經來到了金融危機以來最糟糕的時候。

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擔任美聯儲風險信貸總監、現美國蒙莫斯大學經濟學教授裡克·羅伯茨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商業票據仍是(企業和家庭)籌集短期資金的關鍵方法,美聯儲隨時準備在某些情況下購買商業票據,從而防止信貸市場流動性緊縮。不過,就這一點來講,CPFF的重啟更多是象徵性的,而不是在真正意義上有助於緩解流動性。”

“一旦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CPFF可能被證明是暫時有用的工具。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制定者當然可以向市場傳遞這些信號,但財政政策卻可以通過其他政策對市場產生更直接的影響,例如發行非常長期的國債,例如50~75年美債。”羅伯茨向記者補充道。

花旗集團前全球外匯總監、深數宏觀聯合創始人兼CEO傑弗瑞·楊(Jeffrey Young)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我看來,現在美聯儲為了緩解市場所做的幾乎所有事情,都是積極的。雖然美聯儲推出的貨幣政策不能解決新冠疫情帶來的所有問題,但我們需要的是美聯儲這樣的試驗。伯南克在金融危機時就是這麼做的,他當時也承認他不知道什麼政策會奏效。但一般來說,在危機中嘗試這些貨幣政策的成本都很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