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廣東銀行業務審批跑出新速度 創新金融產品成戰疫“殺手鐗”

廣東銀行業務審批跑出新速度 創新金融產品成戰疫“殺手鐧”

延長貸款期限、加大專項信貸 力度、捐款捐物……

適當延長貸款還本付息期限、下調貸款利率、加大專項信貸支持力度;開通綠色應急通道,非常時期業務審批“跑出加速度”……

自疫情暴發以來,在央行、銀保監會出臺一系列相關優惠救急政策的同時,廣東的銀行機構也在迅速行動,從捐款捐物到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無論是深受疫情波及的個人和企業,還是身處抗擊疫情第一線的相關企業,抑或是因疫情在建的醫療機構,銀行機構多方提供實打實的優惠和金融服務支持,在戰疫行動中充分履行地方金融主力軍擔當,並不斷踐行著社會責任。

日前,新快報記者通過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省銀保監、企業採訪、查詢公開資料等多個渠道收集的信息統計發現,目前,在粵設有分支機構的6家國有銀行、10家股份制銀行、4家本地的城農商行等20家銀行機構全面打響了一場金融“抗疫戰”。

■新快報記者 範昊怡 許莉芸/文 廖木興/圖

貢獻社會力量,捐款捐物助力抗擊疫情

疫情面前,廣東銀行業及時伸出援手,助力抗擊疫情發展。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農商銀行等紛紛響應政府號召,第一時間捐贈抗疫資金。截至2月26日,銀行保險機構累計捐款捐物總額超過25億元。

新快報記者根據此前的公開數據統計,上述20家銀行機構共計捐款6.71億元,其中,招商銀行捐款2億元。捐款超過3000萬的有13家,佔65%,捐款1000萬-3000萬的有3家,佔15%;捐款500萬以下的有4家,佔20%。

從媒體報道看,國有行和股份制行的捐款主要針對湖北地區,廣東本地的城農商行的捐款則主要針對廣州本地,如廣州農商行和廣州銀行的捐贈,分別用於鍾南山基金會及兩家廣州市新冠肺炎的定點收治醫院。值得一提的是,多家銀行在捐款時都使用了“首期捐款”“先期捐款”“第一批”等字眼,說明不排除後續仍會增加支援力度。

“十八般武藝”齊上陣,多措並舉金融服務不停歇

紓困中小微經濟,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東銀行業將服務觸角延伸到疫情防控第一線,使出“十八般武藝”,為廣東企業築起了金融抗疫統一戰線。

首先,在信貸力度和利率優惠上,廣東銀行機構不遺餘力地給與支持。據新快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針對抗疫防疫領域相關中小微企業,廣東20家銀行機構均實行了利率優惠、7×24小時不間斷服務等政策和手段,還有六成銀行“一戶一策”地為企業量身定製信貸產品和服務。今年年初以來,工行廣東省分行已累計發放小微貸款近1.6萬筆,金額超117億元,其中2月10日全省陸續啟動復工復產以來,該行累計為930家小微企業提供7.4億元信貸資金支持。針對疫情防控項目,中行廣東省分行已推動審批防疫相關企業授信共計39.12億元。

與一線醫護人員一樣,廣東銀行從業者們也在與時間賽跑。據新快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廣東銀行機構已經100%實現了快速放款,其中70%的銀行實現最快1天放款,20%的銀行實現最快2到5個小時立刻放款。比如10億元優惠利率貸款從申請、審批、備案,到完成投放,農行廣東分行僅用了5個小時!在建行廣東省分行,4000萬貸款6小時走完了所有流程!並且在這場戰“疫”中,上述廣東20家銀行機構均開通了綠色通道,開通率高達100%,秉著“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加速受理審批提高業務效率,跑出了服務新速度。

此外,還制定了多項息費減免措施應對疫情。對旅遊、酒店、電影娛樂、批發零售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多家銀行適時採取調整還款期限、減免利息費用等有力措施。比如廣發銀行針對有關防疫捐款、醫療救助、醫療物資採購等相關融資業務就減免了手續費。

客戶足不出戶,也可以體驗“不打烊”的金融+生活服務。疫情期間,20家廣東銀行機構100%開通了線上業務辦理,全天候7×24小時提供不間斷服務。對於因疫情導致短時還款困難的客戶,超過75%的廣東銀行機構可以申請延期還款或調整還款期限。面對因確診、封城等因素無法還款導致貸款逾期上報徵信的,上述銀行還將協助客戶做好徵信問題記錄。

同時,在20家銀行中,有將近75%的銀行開通了線上捐款渠道,並對在抗擊疫情期間通過線上捐贈的匯款,提供免收轉賬手續費服務。為了緩解客戶的焦慮情緒,20家銀行中有16家開通了線上問診服務,開通率高達80%。如平安銀行口袋銀行APP中就有24小時在線的免費問診服務。

广东银行业务审批跑出新速度 创新金融产品成战疫“杀手锏”

延長貸款期限、加大專項信貸 力度、捐款捐物……

創新疫情防控產品,助力企業重啟“快進鍵”

如果說金融服務是廣東銀行業“抗疫戰”勝利的保障,那麼創新金融產品就是打贏這場金融抗疫戰的最有力武器。據新快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針對疫情防控、中小企業復工等企業的資金需求,20家廣東銀行機構中共有15家推出了專項貸款產品,佔比高達75%。其中,貸款額度3000萬元以上的超過五成。

在助力防疫企業生產的金融戰“疫”中,廣東銀行機構紛紛對疫情生產企業推出專屬類融資產品,如中國銀行聯合省工信廳、省人才辦分別推出了“戰疫貸”和“戰疫人才貸”,農行廣東省分行針對防疫企業量身定做的“勝疫貸”、建行廣東省分行的“戰疫貸”等等。

與此同時,為了中小企業戰“疫”得到更充分的資金保障,銀行機構也推出了多項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專項貸款,如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推出“復工貸”系列產品、建行廣東省分行推出的“雲義貸”產品等。

為滿足定向用於支持疫情防控有關企業的貸款投放等資金需求,銀行業還“祭”出了支持疫情防控的又一“神器”——防疫同業存單。截至2月26日,上述20家銀行共有16家銀行在全國銀行間市場發行了防疫專項存單,發行規模總計達到255.4億元,成本低於同期市場平均水平。其中,民生銀行發行規模最大,達37.9億元,招商銀行、工商銀行的發行規模分別為30億元和27億元。城商行中,廣州銀行也於2月26日發行了3億元的防疫專用同業存單。

此外,廣東銀行機構還通過承銷戰疫專題債券、在線票據貼現等業務支持企業抗擊疫情。如就在上週,為了定向支持疫情防控領域企業復工復產,廣發銀行在上海、瀋陽、武漢落地三筆疫情防控債,累計承銷金額超過21.25億元,並在發行價格、利率等方面創下業務紀錄。

在產品創新上,為了提高效率近三成銀行信貸產品採用了純信用的線上貸款,其中有17%的信用貸款產品、9%的線上票據貼現產品,實現了幾個小時內完成線上放款。

保障健康,回籠現金營業網點均要多次消毒

2月3日開始,廣東省內各銀行機構安排營業網點輪值對外營業。為儘可能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途徑,銀行業金融機構採取了多項措施保障員工和客戶的健康。據媒體報道披露,目前廣東各家銀行營業網點每天均進行三次全面消毒,並在營業網點還配備槍式體溫測量儀、洗手液、消毒劑、口罩等防護物資,營造安全、放心、可靠的金融服務環境。

此外,為了讓廣大人民群眾用上“放心錢”“衛生錢”,同時給一線櫃員提供安全健康的作業環境,廣東各大銀行機構在疫情防控期間保障現金供應和開展現金消毒工作。對收入現金進行消毒殺菌後,對外給付新鈔或經過消毒殺菌的符合要求的專用鈔,同時嚴格按照要求,醫院、農貿市場、公交企業回籠的現金經過嚴格的消毒殺菌處理後上繳人民銀行廣州分行,不再進入流通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