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崛起:普法戰爭的爆發和戰爭中的兵力部署

普法戰爭爆發的背景

1866年,精銳的普魯士軍隊用了七個星期就擊敗了老牌強國奧地利,戰敗後的奧地利被迫退出德意志聯邦,而獲得勝利的普魯士則取得了德意志聯邦中的霸主地位。如此以來,普魯士很順利的就統一了北德意志聯邦,現在只剩下南邊的德意志邦國還處於分裂狀態,因此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把目光對準了南邊的德意志諸邦國。但是南邊的德意志邦國靠近法國,平時受到法國的影響比較大,如果普魯士要想完全統一德國,還得向法國挑戰!此時的法蘭西第二帝國在歐洲處於霸主的地位,對於迅速強大起來的普魯士很敏感,法國內部已經感受到了來自普魯士的威脅,對於經常以大國自居的法國,容不得別人挑戰它,因此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準備維護一下自己的權威。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普魯士想統一德國,而法國想阻止德國統一的局面,雙方的矛盾一觸即發!

帝國的崛起:普法戰爭的爆發和戰爭中的兵力部署

德皇加冕


在普奧戰爭的時候,普魯士為了讓法國保持中立,拋給了法國一個誘餌:如果在普奧戰爭時期,法國保持中立,那麼一旦戰爭結束,法國將會獲得德意志西邊萊茵河的領地。為什麼說這是一個誘餌呢?因為普魯士的國王威廉一世並沒有直接答應這個條件,是普魯士的首相俾斯麥含糊其詞的給了法國一個很模糊的答案,不過這不影響法國皇帝的興奮之情。他興高采烈的等到普奧戰爭結束,然後他想索要他的報酬時,迎來的卻是一盆涼水。拿破崙三世向普魯士索要萊茵河的領土,並且還加上了比利時,這個“無理要求”遭到了俾斯麥的嚴詞拒絕,而且俾斯麥還把拿破崙三世的“無理要求”告訴了這些領地上的邦國,這使得南德意志聯邦仇視法國,導致法國顏面掃地。法皇拿破崙三世很是生氣,普魯士的反咬一口,讓法國吃了個大榴蓮,有苦還說不出。而卑斯麥則趁機和仇視法國的南德意志聯邦簽訂了秘密的攻守同盟條約。法國皇帝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很快聯合歐洲的其它大國,想著通過聯盟來進行戰爭威懾,但是奧地利和丹麥卻明確的表示不會幫助法國,一旦普法開戰,他們只會保持中立,因為法國在之前的戰爭中也保持中立了;於此同時,法國的使者也聯繫英國了,但是英國的志向不在歐洲大陸,他們的精力都放在海洋和殖民地上。因此法國處處碰壁,這使得法國在外交上被孤立起來,而德意志內部卻正在緊密的聯合起來。

帝國的崛起:普法戰爭的爆發和戰爭中的兵力部署

拿破崙三世


普法戰爭爆發的導火索:

普法戰爭的導火索是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1868年,西班牙爆發內亂,海軍將領率領水手叛變,這得到了西班牙人民的支持,被稱為西班牙第五次革命。當西班牙王室派出的軍隊被起義軍擊潰後,西班牙女王被迫流亡法國,起義軍臨時組成了一個西班牙政府,但是由於人民不支持共和政體,因此臨時政府成立了一個君主立憲制政體,由普里姆元帥擔任攝政,但是還缺少一個君主,所以臨時政府只好向歐洲各國的王室招攬來一個國王。而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就趁機向普里姆元帥推薦了霍亨索倫家族的利奧波德親王,這個親王是普魯士國王的表親,反正都是霍亨索倫家族的人。俾斯麥是這麼計劃的,普法早晚會有一戰,如果霍亨索倫家族的人成為西班牙的國王,那麼法國勢必會兩面受敵,到時候形式會對普魯士非常有利。西班牙的普里姆就聽從了俾斯麥的建議,私下裡主動聯繫了利奧波德親王。竟然有這等好事,利奧波德親王當然同意了,但是利奧波德親王希望能夠獲得普魯士國王的同意。因此普里姆就聯繫上了普王威廉一世,威廉一世事先並不知情,對於此事大為吃驚,因為這會引起外交糾紛,甚至引發戰爭,所以表示了反對意見。而俾斯麥私底下卻仍然支持利奧波德親王擔任西班牙國王,他想通過這件事給法國下個套!

帝國的崛起:普法戰爭的爆發和戰爭中的兵力部署

俾斯麥


1870年的時候,這個事情被媒體曝光了。法國內部直接炸鍋了,如果西班牙跟普魯士聯合,那麼法國將會被兩面夾擊,因此法國內部很多人嚷嚷著開戰,法皇拿破崙三世更是召開會議商量軍事動員的問題。但是有大臣建議先通過和平方式處理一下,法皇想想也對,萬一普魯士服軟呢 ,因此給駐柏林的法國大使去了個電報,讓他找普王協商一下。其實法皇是樂意開戰的,畢竟普魯士現在的勢頭很猛,而且前面還戲耍了他一番。另外對於這件事能被媒體曝光,我是很懷疑的,我感覺極有可能是俾斯麥故意洩露的,因為俾斯麥也想對法國動武,這位鐵血宰相一直想找到藉口對法國開戰,假如能通過這件事逼迫法國率先開戰,那就再好不過了。

當法國的大使找到普王威廉後,國王威廉推說他並沒有支持利奧波德親王,一切都是西班牙搞的鬼。當法國大使把這個回覆告訴法皇的時候,法皇並不滿意這個答覆,他覺得普王威廉在敷衍他,他要求普王威廉讓利奧波德親王放棄西班牙國王候選人的身份。所以可憐的法國大使只好回到王宮找到普王威廉,並且告知了法皇的意思;威廉國王直接讓法國大使給利奧波德親王發了一封電報,告訴他,他可以自由選擇放棄候選人的身份,這封電報被利奧波德的父親收到了,他以他兒子的名義宣佈放棄西班牙王位繼承權。威廉國王知道後,很欣慰,覺的這事終於解決了,但是對於俾斯麥來說很不好受,他本來希望能通過這件事引起法國的戰爭,這下讓他的算盤落空了。但是好運來臨了,愚蠢的法皇又一次派來了他的法國大使,再次找到威廉國王,並宣佈法皇的要求,法皇希望讓利奧波德親王永久性放棄西班牙王位繼承權。因為法皇怕現在說放棄,以後又重新索要,其實說白了法皇就是想通過外交來展示一下強權。對於此事威廉國王是不滿意的,我家裡的事你一個外人總是指手畫腳幹什麼,再說了利奧波德親王已經宣佈放棄繼承權了,你還三番五次的來找事。

帝國的崛起:普法戰爭的爆發和戰爭中的兵力部署

普王與俾斯麥


對於法國大使私下見普王這件事,俾斯麥覺得可以利用一下,他告訴威廉國王以後這些小事交給他來辦。因此當可憐的法國大使再一次想找威廉國王的時候,威廉國王直接把他甩給了俾斯麥;另外威廉國王把事情的原委寫成了一份文件給了俾斯麥,並讓俾斯麥給法皇發一份正式的電報。其實威廉國王的意思是想讓俾斯麥用正式的公告宣佈利奧波德親王放棄繼承權的事實,而不是私下裡頻繁的來叨擾。但是俾斯麥覺的這可是一個好機會,一個能夠讓法國主動開戰的好機會。因此俾斯麥把通告精簡了一下:

因為法國大使在埃姆斯曾要求國王致電巴黎表示保證這個後補權今後決不再度提出,陛下已經拒絕再接見該大使,並派武官通知該大使不再跟他接觸。

這裡俾斯麥確實精簡了很多,以至於意思都變了。普王的本意是:他已經答應利奧波德親王放棄西班牙王位繼承權,因此法國大使就無需再找他協商了。但是俾斯麥在這裡卻精簡成了:是因為法國國王要求利奧波德放棄西班牙王位繼承權,普王才拒絕接見法國大使的。這封電報傳到了巴黎後,那直接就相當於宣戰了,法國上下群情激憤,高呼“打到柏林”。法國國會也被震山響的口號淹沒,隨後也失去了理智,要求開戰,因此在1870年7月15日,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帝國的崛起:普法戰爭的爆發和戰爭中的兵力部署


戰爭中的軍事部署

對於法國宣戰這件事,俾斯麥是非常高興的,因為普魯士的總參謀部早在1867年就擬定好了作戰計劃,並在三年的時間內進行了反反覆覆的修改和演練,1870年戰爭一開始普軍就像鐘錶一樣準確的執行作戰計劃;而反觀法國,剛剛才開始制定作戰計劃,軍事動員呈現一片混亂的狀態。另外普魯士軍隊相比與法軍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普魯士軍隊有自己的情報機構,早在沙恩霍斯特改革的時候,總參謀部就設立了情報機構;而法軍除了大頭兵和裝備,啥都沒有。在展開軍事動員以後,普魯士的情報機構就摸清了法軍參戰的部隊。另外當法國宣戰的那一刻,南德意志聯邦的幾個邦國也開始進行軍事動員,他們將和普魯士-北德意志聯邦軍隊一起出徵,這一場戰爭從一開始就不是普魯士跟法國的戰爭,而是德意志帝國與法國的戰爭,只要普魯士獲勝,那麼德國將會統一。

帝國的崛起:普法戰爭的爆發和戰爭中的兵力部署

柏林會議


德軍兵力部署:

普魯士軍隊的計劃是這樣的,當然現在應該稱作德軍,德軍計劃:總的方針是打到巴黎,然後儘可能的在戰場上消滅遇到的所有法國軍隊;然後根據跟法國的邊境交界來推算法軍的進攻方向,德國跟法國在萊茵河一線有一個突出部,老毛奇推算法軍將會以這個凸起向德國境內進攻,他決定前期先防禦,然後迅速轉為進攻。為什麼這麼決定呢?根據前期的情報偵察,法軍的鐵路的動向以及周邊的地理環境,因為浮日山脈在這裡的緣故,因此法軍的進攻部隊將會被浮日山脈分割成兩部分。由於浮日山脈在萊茵河的左邊呈南北方向,因此法軍因為鐵路運輸的緣故一部分將在浮日山脈的西北方向的洛林集結,另一部分則在浮日山脈的東南阿爾薩斯集結。而老毛奇把三個集團軍集中在浮日山脈北部,老毛奇喜歡集中兵力的優勢,反對將兵力分散,看下圖紅色箭頭代表法軍,粉色是德軍的防線。

帝國的崛起:普法戰爭的爆發和戰爭中的兵力部署


首先通過鐵路運輸快速的向萊茵河邊界運送三個普魯士軍團,這一切包括動員和部隊行軍都在半個月內部署完畢。第一軍團由斯泰因梅茨將軍率領第七和第八軍外加一個獨立騎兵師,合計6萬人,部署在維特里赫一線;第二軍團由查理親王率領第三軍、第四軍、第十軍和兩個獨立騎兵師,合計13.1萬人,部署洪堡和諾伊基辛一線;第三軍團由普魯士太子率領第五軍、第十一軍和一個獨立騎兵師,另外還有來自南德意志聯邦國的軍隊包括兩個巴伐利亞軍以及符騰堡一個步兵師和巴登一個步兵師,合計13萬,他們部署在蘭道和拉斯塔特之間;普王則率領6萬人的預備隊,駐紮在美因茨;萊茵河前線德軍共集結了38萬餘人。另外總參謀部還留下了三個軍,以及一個常備師和四個國民步兵師用來防禦丹麥和奧地利,雖然這兩個國家宣佈中立,但是仍然要防禦,合計9.5萬人。

帝國的崛起:普法戰爭的爆發和戰爭中的兵力部署

紅色是孚日山脈


法軍兵力部署:

法軍的計劃是臨時制定的,屬於紙面數據,跟實際上的調兵遣將差太遠了,各種物資都不齊備,從宣戰開始的10天內,法軍動員了25萬人,法軍在洛林一帶集結了15萬人,阿爾薩斯一帶集結了10萬,實際上很多部隊並沒有按時到達集合點,因此這兩處的部隊並不滿編,合計在22.4萬人。法皇知道對面的德軍兵力比他高出很多,但是他仍然決定率先發起攻擊,因為他覺得他兵力少,對面兵力多,如果等到對面先做好了進攻的準備,那麼他將會非常被動,因此還不如自己優先進行突襲,雖然兵少卻能打德軍一個措手不及。這二十多萬法軍分成七個野戰軍和一個近衛軍,這裡得提一下,法軍除了近衛軍,其它部隊平時是不設立“軍”和“師”一級編制的,只有戰時才會臨時性編組,所以這種倉促性的集結部隊顯的非常混亂。起初這個八個軍編為一個萊茵兵團,但是由於兵力太過分散,法皇又把他們編成兩個進攻軍團,第一個軍團3.5萬人,部署在斯特拉斯堡;第二個軍團12.8萬人部署在梅斯;剩下的3.5萬人是預備隊,還有其它的部隊防守黑森林一線。

帝國的崛起:普法戰爭的爆發和戰爭中的兵力部署

雙方兵力部署


根據雙方的兵力部署可以看出德軍人數遠遠高出法軍的兵力;而且最關鍵的是德軍的兵力集中在一起,而法軍的兵力則過於分散,孰優孰劣一眼便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