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普法战争的爆发和战争中的兵力部署

普法战争爆发的背景

1866年,精锐的普鲁士军队用了七个星期就击败了老牌强国奥地利,战败后的奥地利被迫退出德意志联邦,而获得胜利的普鲁士则取得了德意志联邦中的霸主地位。如此以来,普鲁士很顺利的就统一了北德意志联邦,现在只剩下南边的德意志邦国还处于分裂状态,因此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把目光对准了南边的德意志诸邦国。但是南边的德意志邦国靠近法国,平时受到法国的影响比较大,如果普鲁士要想完全统一德国,还得向法国挑战!此时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在欧洲处于霸主的地位,对于迅速强大起来的普鲁士很敏感,法国内部已经感受到了来自普鲁士的威胁,对于经常以大国自居的法国,容不得别人挑战它,因此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准备维护一下自己的权威。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普鲁士想统一德国,而法国想阻止德国统一的局面,双方的矛盾一触即发!

帝国的崛起:普法战争的爆发和战争中的兵力部署

德皇加冕


在普奥战争的时候,普鲁士为了让法国保持中立,抛给了法国一个诱饵:如果在普奥战争时期,法国保持中立,那么一旦战争结束,法国将会获得德意志西边莱茵河的领地。为什么说这是一个诱饵呢?因为普鲁士的国王威廉一世并没有直接答应这个条件,是普鲁士的首相俾斯麦含糊其词的给了法国一个很模糊的答案,不过这不影响法国皇帝的兴奋之情。他兴高采烈的等到普奥战争结束,然后他想索要他的报酬时,迎来的却是一盆凉水。拿破仑三世向普鲁士索要莱茵河的领土,并且还加上了比利时,这个“无理要求”遭到了俾斯麦的严词拒绝,而且俾斯麦还把拿破仑三世的“无理要求”告诉了这些领地上的邦国,这使得南德意志联邦仇视法国,导致法国颜面扫地。法皇拿破仑三世很是生气,普鲁士的反咬一口,让法国吃了个大榴莲,有苦还说不出。而卑斯麦则趁机和仇视法国的南德意志联邦签订了秘密的攻守同盟条约。法国皇帝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很快联合欧洲的其它大国,想着通过联盟来进行战争威慑,但是奥地利和丹麦却明确的表示不会帮助法国,一旦普法开战,他们只会保持中立,因为法国在之前的战争中也保持中立了;于此同时,法国的使者也联系英国了,但是英国的志向不在欧洲大陆,他们的精力都放在海洋和殖民地上。因此法国处处碰壁,这使得法国在外交上被孤立起来,而德意志内部却正在紧密的联合起来。

帝国的崛起:普法战争的爆发和战争中的兵力部署

拿破仑三世


普法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普法战争的导火索是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1868年,西班牙爆发内乱,海军将领率领水手叛变,这得到了西班牙人民的支持,被称为西班牙第五次革命。当西班牙王室派出的军队被起义军击溃后,西班牙女王被迫流亡法国,起义军临时组成了一个西班牙政府,但是由于人民不支持共和政体,因此临时政府成立了一个君主立宪制政体,由普里姆元帅担任摄政,但是还缺少一个君主,所以临时政府只好向欧洲各国的王室招揽来一个国王。而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就趁机向普里姆元帅推荐了霍亨索伦家族的利奥波德亲王,这个亲王是普鲁士国王的表亲,反正都是霍亨索伦家族的人。俾斯麦是这么计划的,普法早晚会有一战,如果霍亨索伦家族的人成为西班牙的国王,那么法国势必会两面受敌,到时候形式会对普鲁士非常有利。西班牙的普里姆就听从了俾斯麦的建议,私下里主动联系了利奥波德亲王。竟然有这等好事,利奥波德亲王当然同意了,但是利奥波德亲王希望能够获得普鲁士国王的同意。因此普里姆就联系上了普王威廉一世,威廉一世事先并不知情,对于此事大为吃惊,因为这会引起外交纠纷,甚至引发战争,所以表示了反对意见。而俾斯麦私底下却仍然支持利奥波德亲王担任西班牙国王,他想通过这件事给法国下个套!

帝国的崛起:普法战争的爆发和战争中的兵力部署

俾斯麦


1870年的时候,这个事情被媒体曝光了。法国内部直接炸锅了,如果西班牙跟普鲁士联合,那么法国将会被两面夹击,因此法国内部很多人嚷嚷着开战,法皇拿破仑三世更是召开会议商量军事动员的问题。但是有大臣建议先通过和平方式处理一下,法皇想想也对,万一普鲁士服软呢 ,因此给驻柏林的法国大使去了个电报,让他找普王协商一下。其实法皇是乐意开战的,毕竟普鲁士现在的势头很猛,而且前面还戏耍了他一番。另外对于这件事能被媒体曝光,我是很怀疑的,我感觉极有可能是俾斯麦故意泄露的,因为俾斯麦也想对法国动武,这位铁血宰相一直想找到借口对法国开战,假如能通过这件事逼迫法国率先开战,那就再好不过了。

当法国的大使找到普王威廉后,国王威廉推说他并没有支持利奥波德亲王,一切都是西班牙搞的鬼。当法国大使把这个回复告诉法皇的时候,法皇并不满意这个答复,他觉得普王威廉在敷衍他,他要求普王威廉让利奥波德亲王放弃西班牙国王候选人的身份。所以可怜的法国大使只好回到王宫找到普王威廉,并且告知了法皇的意思;威廉国王直接让法国大使给利奥波德亲王发了一封电报,告诉他,他可以自由选择放弃候选人的身份,这封电报被利奥波德的父亲收到了,他以他儿子的名义宣布放弃西班牙王位继承权。威廉国王知道后,很欣慰,觉的这事终于解决了,但是对于俾斯麦来说很不好受,他本来希望能通过这件事引起法国的战争,这下让他的算盘落空了。但是好运来临了,愚蠢的法皇又一次派来了他的法国大使,再次找到威廉国王,并宣布法皇的要求,法皇希望让利奥波德亲王永久性放弃西班牙王位继承权。因为法皇怕现在说放弃,以后又重新索要,其实说白了法皇就是想通过外交来展示一下强权。对于此事威廉国王是不满意的,我家里的事你一个外人总是指手画脚干什么,再说了利奥波德亲王已经宣布放弃继承权了,你还三番五次的来找事。

帝国的崛起:普法战争的爆发和战争中的兵力部署

普王与俾斯麦


对于法国大使私下见普王这件事,俾斯麦觉得可以利用一下,他告诉威廉国王以后这些小事交给他来办。因此当可怜的法国大使再一次想找威廉国王的时候,威廉国王直接把他甩给了俾斯麦;另外威廉国王把事情的原委写成了一份文件给了俾斯麦,并让俾斯麦给法皇发一份正式的电报。其实威廉国王的意思是想让俾斯麦用正式的公告宣布利奥波德亲王放弃继承权的事实,而不是私下里频繁的来叨扰。但是俾斯麦觉的这可是一个好机会,一个能够让法国主动开战的好机会。因此俾斯麦把通告精简了一下:

因为法国大使在埃姆斯曾要求国王致电巴黎表示保证这个后补权今后决不再度提出,陛下已经拒绝再接见该大使,并派武官通知该大使不再跟他接触。

这里俾斯麦确实精简了很多,以至于意思都变了。普王的本意是:他已经答应利奥波德亲王放弃西班牙王位继承权,因此法国大使就无需再找他协商了。但是俾斯麦在这里却精简成了:是因为法国国王要求利奥波德放弃西班牙王位继承权,普王才拒绝接见法国大使的。这封电报传到了巴黎后,那直接就相当于宣战了,法国上下群情激愤,高呼“打到柏林”。法国国会也被震山响的口号淹没,随后也失去了理智,要求开战,因此在1870年7月15日,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帝国的崛起:普法战争的爆发和战争中的兵力部署


战争中的军事部署

对于法国宣战这件事,俾斯麦是非常高兴的,因为普鲁士的总参谋部早在1867年就拟定好了作战计划,并在三年的时间内进行了反反复复的修改和演练,1870年战争一开始普军就像钟表一样准确的执行作战计划;而反观法国,刚刚才开始制定作战计划,军事动员呈现一片混乱的状态。另外普鲁士军队相比与法军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普鲁士军队有自己的情报机构,早在沙恩霍斯特改革的时候,总参谋部就设立了情报机构;而法军除了大头兵和装备,啥都没有。在展开军事动员以后,普鲁士的情报机构就摸清了法军参战的部队。另外当法国宣战的那一刻,南德意志联邦的几个邦国也开始进行军事动员,他们将和普鲁士-北德意志联邦军队一起出征,这一场战争从一开始就不是普鲁士跟法国的战争,而是德意志帝国与法国的战争,只要普鲁士获胜,那么德国将会统一。

帝国的崛起:普法战争的爆发和战争中的兵力部署

柏林会议


德军兵力部署:

普鲁士军队的计划是这样的,当然现在应该称作德军,德军计划:总的方针是打到巴黎,然后尽可能的在战场上消灭遇到的所有法国军队;然后根据跟法国的边境交界来推算法军的进攻方向,德国跟法国在莱茵河一线有一个突出部,老毛奇推算法军将会以这个凸起向德国境内进攻,他决定前期先防御,然后迅速转为进攻。为什么这么决定呢?根据前期的情报侦察,法军的铁路的动向以及周边的地理环境,因为浮日山脉在这里的缘故,因此法军的进攻部队将会被浮日山脉分割成两部分。由于浮日山脉在莱茵河的左边呈南北方向,因此法军因为铁路运输的缘故一部分将在浮日山脉的西北方向的洛林集结,另一部分则在浮日山脉的东南阿尔萨斯集结。而老毛奇把三个集团军集中在浮日山脉北部,老毛奇喜欢集中兵力的优势,反对将兵力分散,看下图红色箭头代表法军,粉色是德军的防线。

帝国的崛起:普法战争的爆发和战争中的兵力部署


首先通过铁路运输快速的向莱茵河边界运送三个普鲁士军团,这一切包括动员和部队行军都在半个月内部署完毕。第一军团由斯泰因梅茨将军率领第七和第八军外加一个独立骑兵师,合计6万人,部署在维特里赫一线;第二军团由查理亲王率领第三军、第四军、第十军和两个独立骑兵师,合计13.1万人,部署洪堡和诺伊基辛一线;第三军团由普鲁士太子率领第五军、第十一军和一个独立骑兵师,另外还有来自南德意志联邦国的军队包括两个巴伐利亚军以及符腾堡一个步兵师和巴登一个步兵师,合计13万,他们部署在兰道和拉斯塔特之间;普王则率领6万人的预备队,驻扎在美因茨;莱茵河前线德军共集结了38万余人。另外总参谋部还留下了三个军,以及一个常备师和四个国民步兵师用来防御丹麦和奥地利,虽然这两个国家宣布中立,但是仍然要防御,合计9.5万人。

帝国的崛起:普法战争的爆发和战争中的兵力部署

红色是孚日山脉


法军兵力部署:

法军的计划是临时制定的,属于纸面数据,跟实际上的调兵遣将差太远了,各种物资都不齐备,从宣战开始的10天内,法军动员了25万人,法军在洛林一带集结了15万人,阿尔萨斯一带集结了10万,实际上很多部队并没有按时到达集合点,因此这两处的部队并不满编,合计在22.4万人。法皇知道对面的德军兵力比他高出很多,但是他仍然决定率先发起攻击,因为他觉得他兵力少,对面兵力多,如果等到对面先做好了进攻的准备,那么他将会非常被动,因此还不如自己优先进行突袭,虽然兵少却能打德军一个措手不及。这二十多万法军分成七个野战军和一个近卫军,这里得提一下,法军除了近卫军,其它部队平时是不设立“军”和“师”一级编制的,只有战时才会临时性编组,所以这种仓促性的集结部队显的非常混乱。起初这个八个军编为一个莱茵兵团,但是由于兵力太过分散,法皇又把他们编成两个进攻军团,第一个军团3.5万人,部署在斯特拉斯堡;第二个军团12.8万人部署在梅斯;剩下的3.5万人是预备队,还有其它的部队防守黑森林一线。

帝国的崛起:普法战争的爆发和战争中的兵力部署

双方兵力部署


根据双方的兵力部署可以看出德军人数远远高出法军的兵力;而且最关键的是德军的兵力集中在一起,而法军的兵力则过于分散,孰优孰劣一眼便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