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寒+痰湿怎么办?

超级无敌小狒狒self


调理体寒加痰湿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通过适量运动、多晒太阳、艾灸、拍打对应经络穴位、食疗、中药方剂等。可以根据自己的方便选择一到两项或者两到三项坚持下去,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其中食疗是适合每一个需要调理的朋友,因为一日三餐是我们必须要吃的,吃对了有利于体质的调理吃错了就适得其反。

那体寒痰湿究竟怎么吃呢?

其实很简单,少吃寒凉食物,多吃温热食物。寒凉食物有哪些?冰镇的饮料和水果,海鲜鱼虾、绿豆、西瓜、雪梨、香蕉、甘蔗、菠菜、芹菜、油麦菜等。其中冰镇饮料水果是不能吃的,其他食物看时间,在夏天可以少吃点,如水果和绿叶蔬菜可以加热后少吃。温热性食物可以多吃,比如牛羊肉、葱姜蒜、韭菜、胡萝卜、洋葱、蒜黄、蒜苗、南瓜、山药、桂圆、荔枝等。在一天内,寒热食物要搭配好,不要因为只吃热性食物导致上火,注意保持体质阴阳平衡。

如何通过食物去除痰湿?这个问题也不难,祛湿食物加化痰食物结合吃即可,如祛湿食物典型的有木瓜、红豆、薏米、冬瓜、陈皮、薄荷、山药等,化痰食物典型的有白萝卜、杏仁、大蒜、柚子等。如果记不住的话,只要记住一点,就是口感刺激和闻起来有芳香味道的食物,如葱姜蒜、香菜、茼蒿、芥菜、萝卜等都比较适合痰湿体质食用。

另外,味道酸和苦的食物是体寒痰湿体质要少吃的食物,因为中医理论说酸收苦降。五味中,酸和苦不适合体寒痰湿体质,其他三种都可以。关于食物属于哪种味,可以自己去百度详细了解一下。


2020格格吉祥


体寒的表现主要是身体的机能代谢活动相对较慢,平常体温偏低、手脚冰凉、面色苍白,喜爱和热饮,女性月经则常会推迟、有血块。饮食中尽量能量高,推荐温热特性的食材,黄芪、板栗、桂圆等。

痰湿体质的人,是体内的水分过多,身体容易虚胖、浮肿,经常腹泻咳嗽多痰,女性容易出现白带过多的情况,通常可以使用利水消肿的食材,像冬瓜、薏苡仁等。

体寒+痰湿都出现,也就是上面两种症状都会有,甚至还有腰膝酸软等情况,这种症状多是脾肾阳虚的患者,您可以自已检查一下,舌体胖大、手脚冰凉、面色晄白的情况,如果有,一定要及时去医生那里确诊。确诊后最重要的还是使用药物进行一定的治疗。


薛有兴医生


体寒和痰湿是相互影响的。体寒一般分为外寒和内寒,若体外空气潮湿寒冷便会导致人体脾虚并且出现湿寒之证,人体内便会有湿寒之邪,最终脾阳不振,形成体寒。痰湿多为脾虚导致,脾虚运化功能下降,运化水湿无力,导致痰湿形成。体寒加痰湿形成寒湿。

寒湿之邪用药,还要看引起寒湿的具体病因。寒湿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多由于外感六淫之寒湿;内湿多由于脏腑阳气不足,尤其是脾肾阳虚导致的内湿。外湿宜祛邪,内湿要温补脏腑之阳气。

若要解决湿寒之邪,便需祛湿温中。在饮食上不要食用生冷食物,以免伤脾加重湿寒。用山药、薏米、茯苓熬粥,可健脾益气、祛湿升阳。坚持服用可令人体内湿寒之邪消失。

寒湿的人要多挑热性食物,它们具有温中,补虚,助阳、驱寒的作用,能改善其已衰退、沉滞、萎缩等。

清晨起床是人体功能刚要开始旺盛的时间,不要吃寒凉性食物阻碍阳气升发,适当的运动可以使体内气血运行通畅,有助于健脾益气,祛除体内寒湿。

另外,适量食用辣味食物,散寒且刺激内分泌,酸性食物,收敛、生津益阴,防止湿气聚集体内。

寒湿的人也可以服用两个食疗方:

1、生姜大枣茶 。将大枣、生姜和红茶叶用沸水冲泡5分钟即成。每日1剂,分3次温饮食枣。生姜驱寒,红枣补血,姜枣健脾养胃,适用于体寒脾弱者。

2、薏米红豆粥 。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面加水熬。熬好后就可以健脾除湿,祛除体内的湿寒,方法非常简单。


妇科医生老鱼


祛寒与湿艾灸中脘(健脾胃祛内湿要穴)、大椎(散表寒祛外湿要穴)、关元补阳气,丰隆穴祛痰,熏灸(用常规有烟艾条普通竹子艾盒)位置固定,每次选1-2个穴可以轮灸,每次每穴40分钟左右或者感传结束,每日1-2次,以皮肤耐受为度,温度低无效。以上午艾灸为佳。

体寒的人要多晒后背,艾叶生姜泡脚。多吃温性食物(生姜大枣红糖煮水喝,当归生姜羊肉汤)。少吃寒凉的东西(冰棍,冷饮,香蕉,黄瓜等),夏天少吹(温度不宜太低)空调。






周氏传统艾灸


我们学校有开过一门养生课(某南方985)

可能广东人更加注意养生这一块的东西!现学现卖一些上课讲过的内容!

首先需要明确一下自己的体质:阴虚火旺?湿热体质?还是阴虚阳虚?这都是特别讲究的,不同的体质对应不同的食疗补助!

根据你的提问,很可能是湿气过重!湿气问题在南方比较常见,常见的祛湿的食物:祛湿茶(淘宝有),红豆,薏米,麦冬,煮煮粥,做做汤十分的好用。

其他的内容需要更进一步明确宁的体质问题!



海市老七


很愿意就这个话题聊一聊,体寒和痰湿一听就都知道属于中医里比较专业的术语。中医又是一个非常博大精深的一门学问,里面包罗万象,有的表现出来的症状差别很大,但本质的病因却一样,有的症状看似相同,病因却完全不同。

现在人都知道中医相对副作用要小一点,治病时都会首选中医,或者自己买点中成药吃一吃,我认为如果有什么不舒服,不应该自以为是的随便吃药,因为我们一般人都是只知道一些中医的皮毛,并不精通,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给自己的症状贴上一个某某病的标签,还有的人一听别人也有这个症状,立马就说那咱俩一样我也是肾虚了,体寒了,然后就开始自己买药吃上了。我觉得一定不要这么干,一定要去医院找专业的医生给看一看,确定到底病根是什么,不能只看部分症状,差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千万不要拿健康开玩笑。

最后建议,是药三分毒,能通过饮食调节的,尽量不要吃药,真要有不舒服了,需要吃药也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吃药。





好书碧淘淘


1.强身健体,多运动,少吃寒凉食物,多喝温开水,可以代谢寒气,抑制痰湿

2.保健理疗,给身体加温,排寒湿,针对排湿气,和排内脏痰性垃圾,内调外养方能解决


平沝


体寒的人艾灸比较好一点,可供选择的穴位有大椎穴、关元穴、足三里穴、涌泉穴,平时多运动,多锻炼,注意保暖。寒从脚下起,可通过泡脚增加小腿及双脚的血液循环。


老解话养生


体寒痰湿体质,不要吃太凉的东西,如凉皮,粉皮,冷饮雪糕等,水果也不要吃太多,多吃姜,有条件的话多吃羊肉,狗肚都对寒湿体质有好处,这是不太严重的食疗法。


红283863216


用温胆汤泡脚可以治疗寒痰体质,外用泡脚操作简便、副作用小。另外还需要补脾胃,脾胃强壮,则效果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