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烟花三月下扬州”有什么感悟?

影华372


赏析名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应该抓“纲”带目,即通过烟花这个意象透析整个句子,进而总体把握整首诗的意蕴。

烟花,按《辞海》的释义有二:

其一,指春天艳丽的景物。譬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白居易《清明》诗:“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其二,旧为妓女的代称。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都则为一二载烟花新眷爱,送了俺二十年儿女旧夫妻。”

按春天艳丽的景物来赏析,直译应该是: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稍作解读,可以理解为:烟花者,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也。在“三月”的前头加上“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的氛围涂抹的更加浓郁,给人的感觉绝非是一朵花一片地。在开元盛世下的繁华之地扬州,在农历三月里更应该是满目烟花的,有着看不尽也看不透的阳春艳景。此时,游人去扬州赏玩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按妓女的代称解读,则是另外一番意境:在一个春情涌动的三月,好友去扬州寻花问柳。

总之,这是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这一些,都被李白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去的细节,无比传神的表现出来,包括诗里实外流露出的一丝失落和惆怅。


火车头loco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出自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玄宗开元13年,年轻的李白从四川出峡,在安陆(今湖北安陆)住了十年。在这段时间里,李白结交了隐居在咸阳鹿门山的孟浩然。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诗人,年龄要比李白大,而且在当时的诗坛上已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仰。

诗中称孟浩然为“故人”,足见二人结交已久,是老朋友了,彼此感情深厚。

先看写这句诗时的背景和诗人的心情。

黄鹤楼的原址是在现今武汉市武昌区的江边,历来是游览胜地,许多诗人在此楼留下了诗句。

广陵是扬州,是唐代最繁华的都市,一直被称为“扬一益二”。因为当时唐代繁华的都市:第一是扬州,成都是第二。

当时的江南地区的财富,通过运河由扬州转运洛阳,再送到长安,这里工商业都很发达。

李白写这首诗时,是盛唐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的年代,国力强盛,人情慷慨,所以朋友间在离别之时,虽然怅惘,却不悲伤。

“烟花三月”不仅是指出离别的季节,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当时的心情。

诗的一开头,说出了这个别离的事实。武汉在西,扬州在东,从武汉去扬州,顺江东下,自然是向西北告别了黄鹤楼。这样的句子信手拈来,毫不雕琢。

关键是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接的非常好。

故人“西去”,要去哪儿呢?去扬州。更妙的是“烟花三月”这四个字,这里不仅是指出了离别的季节,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当时的心情。

烟花,是指春天笼罩在蒙蒙雾气中的绮丽景物。江南的春天,风光明媚,一直为文人们所歌颂。梁代的丘迟在《与陈伯之书》里便有这样动人的描写:“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孟浩然一路上所遇到的,也将是这样的景象。

而扬州呢?又是花团锦簇,秀户珠帘的名都。这是故人孟浩然要去的地方。试想一下,在江南三月烟花的时候,去扬州十里烟花的地方。一路上能不心旷神怡嘛!

千万别认为,这两句只是在表面上只写了送别的人物、地点、时间和去向;而透过字面却深刻的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绪。

只有高超的诗人,才能将写景与抒情融合的十分巧妙。

楼头话别之后,孟浩然就登舟启程了。只见孤舟扬帆,破浪前进,行人渐远。而送行的人,依然伫立在江边,孤帆渐渐,渐渐的消失与白云碧水之间,这时只有一江汹涌的波浪,奔向碧空远处,仿佛是去追赶行人。

李白很巧妙地表达了这种送别后的感情,像是用电影的特写镜头照着帆影,逐渐前移,到水天交接处。

帆影没有了,于是长江浩浩荡荡,流向天外。

这时候,观众和送行人会一样把感情寄托在流水之中,而整个画幅的苍茫空阔的感觉自然又要袭上心头。这样写景见情,寓情于景,做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使人读了以后会产生无穷的余韵。

古典诗歌绝大多数的篇章,不外乎写景抒情,这二者在写作时虽很难截然分开,但只有高手才能融合得十分巧妙。

景色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如果要想在诗歌中给予它生命,使它具有长远的效果,那么

在吸取这一景色时,不仅必须准确的表达景的客观一面,而且还要融进写作者强烈的感情;从而在鲜明的形象,看出描写的深度。

大诗人李白在这首诗里,把送别的依依之情,以描写的自然景色来表达,就是这种方法的很好的范例,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文子心语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出自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第一句很明显是李白送行孟浩然在黄鹤楼处辞别!第二句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就有点朦胧的意境了!好友去的地方是扬州!在三月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扬州多烟雨,也就是湿气比较重的意境。有一种烟雾朦朦的神秘感!同时也是花开遍地,柳芽飘飘的季节!

烟花在本句的意境也可以理解为_三月的柳絮!因为每年的立春早与晚决定了柳絮飘落的时间!有的时候在农历三月末,有的时候会在农历的四月初才会飘落!当漫天柳花飞舞的时候!真的像极了飞烟!柳絮也叫作柳棉,或柳花。

当听到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句时,除了让人感觉到诗句的朗朗上口,更多的是意境充满迷惑!好的诗句总能带你意想连篇!短短的一句话,就能带你来到如梦如幻的美丽世界之中!好的诗作更能把诗的意境充满想象!把诗作充满空间!看似诗句既短,但意境悠长!这句诗充满的迷朦感,带我来到了无限的想象上!更让我对扬州的美,充满了向往!

朋友们,我都被这句诗词迷惑了!你呢?有没有和我一样被这句诗带入境了呢?谢谢朋友们的阅读!欢迎讨论!谢谢!


晨光无限322


听了“烟花三月下扬州”,心中充满了叹,梦,天上人间之感。

首先,我叹其曾经的过往。

一,曾经的美。三月正逢初春,微风轻拂,烟雨蒙蒙,自然不改,柳枝嫩绿,江南情怀,美不胜收。

二,曾经的骚。文人墨客比骚气,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的大气,更是扬州的大气。还有“竹林七贤”中嵇康的《广陵散》,美妙绝伦,曲高和寡,首先在扬州传开,然后得以传遍天下的,就是可惜绝版了。

三,曾经的华。盐埠设立,官船日夜穿梭,通商之路千万条,条条都向扬州城。富商云集于此,达官显贵首选之地。

四,曾经的仙。扬州三月烟雨中,朦胧仙气浓,草木沁心脾,清脆鸟啼声,青山绿水皆有韵,天地之间有仙气。

五,曾经的名。文人来,富商来,达官显贵也来,关键是皇帝经常来。乾隆下江南, 次次不落到扬州,乾隆御碑有记录。

六,曾经的艳。花船来袭,日夜灯火,水美船美人更美,人文风光亮古今。

其次,我叹其现在的不甘。

曾经去过,寻找过,现在的扬州,繁华不在,自然有恙,人文不同,真是理解那句“十年一觉扬州梦”。

过去只能有梦。

古代扬州才是天上人间。








扯史


谢谢你的提问,现在奉上我的一知半解。

听了“烟花三月下扬州”有什么感悟?

听了烟花三月下扬州,就会感觉在三月份去一趟扬州,是一件必须的事情,在三月份的扬州有那柔美的西子,还有那馋人的三丁包,烫干丝,虾籽馄饨等,还有就是那扬州女子,烟雨朦胧中撑伞,感悟就是不要浪费光阴,好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热爱自然。

一别两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白话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这是一首送别诗,在黄鹤楼作者送友人,友人去远处,更多是没有送别诗的悲伤,更多是一种豁达,不会觉得分别再是悲伤的,一别两宽,不悲不伤,愿在三月扬州相遇。更多是一种有期盼,人生在世,总是分分合合,每一次分别都是为了下一次相遇做好准备。

心心念念扬州

每一次看到“烟花三月下扬州”,我都是一种特别期待,在我心里,扬州一直我最想选择的生活的地方。

扬州,江苏省地级市,是世界遗产城市、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有江苏省陆域地理几何中心(扬州高邮市)之称,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被誉为扬一益二、月亮城 。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 ,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运河扬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扬州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城市之一。

这是来自百度的介绍扬州,我有幸在18年三月份去一趟扬州,到扬州后,住的是青年旅舍,门口有一朵月季花,开的红艳艳的,旅舍门是绿色的小门,看的出来是扬州居民房子改建成旅舍的,在旅舍旁边有一条小河,静静从门口流淌过去,似乎睡着啦,又想醒着。

房间也很喜欢,墙壁上都是奇思妙想的画,我们房间是顶楼,有小阳台,站在小阳台上,看着这个城市,安静,我似乎在这里住很久。

到李白的三月下扬州,出去逛扬州每个景点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真好,买了一个三丁包,边走边吃,再想着一会可以吃烫干丝。生活真的值得热爱,和看着身边朋友,这一刻,这个三月真的太美好。

感悟就是不要浪费光阴,好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热爱自然。


衣袍公子


我想从一首歌开始,最早听童丽的那首歌《烟花三月》的时候,就莫名的喜欢上了

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

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

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

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

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

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

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

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

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

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

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

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

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

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

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

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

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一首歌道尽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那种感觉!


洛城花已开


感想肯定是有的了,下面我来说一下我的个人感受吧。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意思是(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玮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顾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简析:

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惟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占星小焕


全诗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唐代送别诗词中的代表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寓情于景,文笔流畅,脍炙人口,千古绝唱,影响深远。

1.意译:友人在西边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要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远处的天际奔流。

2.“烟花三月”,描绘了一幅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令人神往。与“乱花渐欲迷人眼”有异曲同工之妙。春天的景观是如此美好,如此让人沉醉,让人神往,诗情画意!

3. “烟花三月下扬州”,故人乘船从长江顺流而下,非常轻快顺畅,行人的心情应该是很舒畅的吧。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快行船意境类似,只不过此时是故人在船上,而不是诗人在轻舟上。李白用一个“下”字,非常传神,境界全出,顺畅流利。

4.自古以来,扬州都是繁华之地。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商业昌盛,人杰地灵。扬州也是文人墨客经常到访之地,诗人李白应该对下扬州也是非常向往吧。所以用下扬州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羡慕之情吧。


十里春风喜相逢


谢谢!

“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扬州有什么感受我来答

扬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朱自清的故居便是这里。扬州的建城历史可至公元前486年。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后,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是我国水陆交通枢纽,因此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而且中国大运河扬州段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在唐朝大诗人李白的笔下也出现了扬州的身影,“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那么在大诗人李白所描述的三月的扬州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呢?

这个时节的扬州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有清风,有明月,有微雨,有翠柳。其实在诗句中三月的扬州指的是农历的三月,也就是现在阳历的四月份。走在这个时节的扬州正是烟柳琼花开放的时候,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浓浓的江南水乡的气息,没有喧嚣的扬州让人感到娴静,宁静。





h千祥云集


古诗里的春天总是最美好的,万物苏醒,春光明媚,什么都是刚刚开始的,什么都是希望满怀的。在这个春天里,应该到扬州去看一看,这个时候正是那里最美的时候。那里的天气,那里的烟柳,那里的琼花,都带着浓浓的春的气息。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意思是:三月的时候,正是烟柳、琼花开放的时候,要去扬州游览观赏。因为扬州的春季,三月的柳树、琼花正是开放待赏,交友时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