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助多國抗疫彰顯中國責任擔當

“雪中送炭”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助多國抗疫彰顯中國責任擔當

(3月16日,來自中國的30萬隻口罩運抵比利時列日機場。這是歐洲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比利時首次得到大規模外來援助。這批物資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和馬雲公益基金會提供。新華社記者 張鋮攝)

塞爾維亞政府16日宣佈,在中國駐塞爾維亞使館和塞爾維亞政府的協調配合下,中國援助首批核酸檢測試劑盒於當地時間15日晚運抵貝爾格萊德。這是塞爾維亞收到的第一批來自國外的疫情防控物資,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和總理布爾納比奇分別通過媒體向中國表示感謝。

截至目前,中國已與全球100多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疫情防控和診療方案等多份技術文件;向韓國、日本、意大利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國家提供抗疫物資和檢測設備等援助;向伊朗等國派出專家組;向世衛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用於支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國際合作……

疫情當前,中國專家馳援海外團結合作抗疫的舉動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讚賞。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6日在社交媒體表示,中國已經做出了一個暖心的團結協作範例。“面對新冠病毒這個共同的敵人,我們所有人必須團結起來,互幫互助。”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前駐外大使王珍接受本報採訪時認為,中國始終堅持病毒無國界,必須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加強國際合作,才能取得“戰疫”完勝。本著主張合作抗疫的一貫立場,中國不僅始終以公開、透明、講真話的精神同世衛組織和有關國家保持溝通,並在自己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向其他有需要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援助。

王珍稱,這些舉措有“投桃報李”之意,但更重要的是“雪中送炭”,助人解“燃眉之急”,是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行動,而且是在中國自己已經在“戰疫”中作出重大犧牲、蒙受巨大損失、防控任務依然艱鉅,救護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做出的,體現出“大國的胸懷與擔當”。

“中國從來無意以‘援助’換讚許,以錢物博好評,更不齒於附加利己的政治條件。”王珍表示,就在中國伸出援手的時候,美國高官抨擊中國未及時向國際社會如實公佈疫情,貽誤了世界防疫的“戰機”,指稱中國“欠世界一個道歉”,這是徹頭徹尾的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經過艱苦努力,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向好變化,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記者瞭解到,連日來,哈薩克斯坦、捷克、亞美尼亞、黎巴嫩、厄瓜多爾等國紛紛表示,中國應對疫情的經驗值得學習,願與中國加強疫情防控與治療方面的交流合作。

哈薩克斯坦總理馬明16日在會見中國駐哈大使張霄時表示,中國人民在短時間內取得抗疫重大成果,他對此感到由衷欽佩,願借鑑中方相關經驗阻擊疫情在哈薩克斯坦蔓延。

王珍表示,中國為國際社會爭取到“窗口期”,世衛組織領導人和專家們不只一次說過“世界欠中國一個感謝”。中國為世界贏得了時間,當世界上許多科學家正在查找“零號病人”以弄清病毒來源的時候,美國高層政客及其喉舌媒體卻在對中國搞“汙名化”,指稱新冠病毒來自中國,顯然是在“甩鍋”。

“面對這樣的惡意指責,中國不能忍氣吞聲,更不能背黑鍋,必須旗幟鮮明地予以回擊,以正視聽。”王珍說,“不求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講的是不圖虛名,不沽名釣譽的中華傳統美德,而嫉惡如仇,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則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風骨,誰也不能妄想讓中國人民吞下損害民族尊嚴的苦果。


記者 豐家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