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美國的大學和私人住宅都沒有圍牆?

一路格桑花199236576


作者米叔,資深媒體人,旅美學者,在美日歐生活多年,自媒體“這才是美國”“這才是日本”“這才是歐美”的創辦者


很贊同樓上回答網友象眼觀天下所說:“美國的圍牆,不是有形的,而是無形的。圍牆圍住的,不是某個大學或私人住宅,而是某個區域。”


這個問題得兩說。美國的大學,基本沒有圍牆。但是對於私人住宅,得看具體的小區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在美國訪問過的大學應該三四十所,從頂級的到地方性的高校都有。仔細回想了一下,沒有一所是有真正意義上的圍牆的。


從下面的圖可以看到,即便有圍牆,也只是因為歷史的遺留,具有一點裝飾作用或提醒你牆那一側是學校。

著名的芝加哥大學所在的地區可謂是“臭名昭著”了。但是可以看到,其圍牆也僅僅是象徵性的。

至於大門的崗亭和門衛,自然也是不會有的。但是注重治安的區域,會有更多警察巡邏倒是真的。

美國的大學沒有圍牆和門衛,有以下的原因:

  1. 公立大學屬於州政府,是由納稅人出錢建立的。從這個性質上來說,和州立公園(state park)沒有差別,既然公園不會有圍牆,那麼大學也不會有。
  2. 對於私立大學來說,仍然具有公益性質。美國人經常說,Higher education is a public good。
  3. 很重要的一點,無論對於私立還是公立大學,都需要“廣結善緣”,招募學生。把學校圍起來,會暗示這所學校與社會有著隔離,或者不安全。這樣做,會導致學校生源和經費的下降。
  4. 美國大部分的高校都有獨立的校警負責。這些校警會在學校的各個街區巡邏。例如,芝加哥大學由於經費充足,其僱傭的警察隊伍非常龐大,可以在學校的每個街區都同時安排警力。此外,很多學校在校園內安裝了大量的監控(賓大號稱無死角),以及報警裝置(下圖)。


5. 美國的校園通常都有著較長的歷史。在發展中,校園不斷擴大,不斷兼併附近的地產。因此,圍牆會成為校園擴張的累贅。


至於住宅,由於我居住過的幾個地方都屬於治安很好的college town,因此絕大多數的小區都沒有圍牆。小區與小區通過馬路和綠地隔開。這些小區都不存在門衛。物業上的人到點就下班了。


當然,有一些私人的house具有圍牆,但是如下圖所示,這樣的“圍牆”恐怕裝飾性意義更大一些(或者方便丈量)。

不過,當我在洛杉磯旅遊和休斯頓的時候,看到過與外界隔開的院子,類似於國內的小區。高端和低端的都有(下圖是一個高端社區)。所以, 住宅有沒有圍牆,恐怕還是和治安關係最密切,並且用牆高高圍起住宅和學校也並不是北美這邊的文化和習慣,要知道圍牆本身是用來防禦啊,專門堆砌一圈圍牆將自己住房圍起來,大約街坊鄰居也會覺得奇怪吧。最後呢,這也應該離不開美國的文化中,鼓勵互信是基礎。這一點也是很多“北美企業如何與客戶建立關係的基礎理論”,比如Uber。


這才是美國


第一,美國人家裡沒有餘糧。美國人花起錢來那叫一個任性。但凡口袋有五塊,絕對不止花四塊五。小偷費了老鼻子勁闖進去,可能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

第二,沒準門一撬開,後面一個黑洞洞的槍口正瞄準著。只要非法闖入,房東就可以開槍了。

所以,要圍牆做什麼。


西雅圖的武昌魚


美國的圍牆,不是有形的,而是無形的。圍牆圍住的,不是某個大學或私人住宅,而是某個區域。

在美國,不按居住區談治安沒有任何意義。在治安好的區域你有沒有圍牆是一樣,治安不好的區域你有沒有圍牆也是一樣。


美國社會的分層非常厲害,有高檔的富人區、有中產區、有貧民窟(downtown)。每個區域的治安可以說是千差萬別,在治安良好的富人區、中產區,完全不需要圍牆來保護自己的安全,在治安惡劣的區域,就是有圍牆也沒有任何意義。

美國的富人區,有別墅、有遊艇,類似於莊園,一般人來不到這裡。


至於如何劃分,主要就是看金錢。如果一個區域治安良好,這個區域的房價就會很高,只有富人或者中產才能在這裡買房置業,窮人根本無法在這裡立足,因為富人和中產能負擔起各種稅費,所以警察的服務相當好、相當到位,那麼這裡的治安情況就會更好,從而形成良性循環,當然不需要圍牆(保護隱私的圍牆除外)。

美國的中產小區,治安良好,窮人很難到這裡,也根本不需要圍牆。


如果一個區域治安混亂,房價就會很低,吸引大量窮人來此居住,當然各種稅費無法保障,缺乏經費的情況下,治安越來越差、越來越混亂,逐漸變成貧民窟。這裡的人根本建不起圍牆——就是建起來也沒用。

美國的貧民窟,一般人是不敢涉足的。


美國甚至有很奇怪的地方,同一個城市,越過一個街區,可能就是完全兩個世界。上一個世界還是治安良好的發達國家,下一個街區可能就是治安混亂的貧民窟,黑幫火併的局面並不鮮見。深度懷疑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警察願不願意提供服務。

這是美國奧克蘭市犯罪地圖,不同的街區之間治安情況完全不一樣。


還有,美國的公交系統很差,富人區和中產區集中在城市外的郊區,這些區域中的超市、銀行、醫院等公共系統離住宅都比較遠,所以必須得有車,否則寸步難行。據說公交系統差,就可以把很多窮人擋在富人區和中產區之外。

美國的警察和公共系統,絕對是一分錢一分貨,區域居民納稅的多少,直接影響著本區域公共服務。比如底特律,因為汽車工業的不景氣,直接導致城市破產,公共服務全面停頓,這裡的治安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美國不是沒有圍牆,而是用金錢,在不同的社會階層區域,構建了一道隱形,但是非常有效的圍牆。美國人說“money talk”,沒錢就沒有一切。


象眼觀天下


對外開放,對內管制。兩本經,兩層皮,兩本賬。閉門會,小屋聊。牆還低,門不堅。苦民呀。


可仁7


校園和私宅沒有圍牆的問題既有共性也有差異,共同點主要在於在於美國的歷史文化的原因,崇尚自由開放,主觀上不想被圍牆包裹起來;其次在於圍牆必要性不強,

圍牆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安全保障上。也就是說,只要安全有基本保障,圍牆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再次修圍牆也會大幅增加成本,影響美觀;還有和中國相比,美國地廣人稀,許多地方平時見不到什麼人,所以人和人之間很親切,彼此友善禮讓,不想用圍牆進行自我隔離。

當然,儘管多數大學校園和私人住宅沒有圍牆,但卻有完備的監控系統,並且與警察局聯網,足以對任何突發事件迅速作出反應。

首選談談校園圍牆。美國絕大多數學校沒有圍牆的(也有例外,如哈佛大學主校區也有圍牆和大門,只是沒有門衛,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如與哈佛同在一個小鎮的麻省理工學院就是完全開放的,學校也歡迎參觀,甚至許多知名大學都設有專門的服務中心,為參觀者免費提供校園地圖、學校簡介和參觀指導等。即使是一些如西點軍校等軍事院校,也對民眾開放,觀看軍校學生武裝訓練,參觀學校的博物館和教堂等(個人對西點軍校的教堂印象深刻)。與國內大學如廈門大學預約登記嚴格限制有著截然不同。

開放、包容是美國校園的特點。學術上的自由開放,也體現在待客之道上。即使是像哈佛這樣的純私立大學,儘管主校也有略帶標誌性的圍牆,但相對較新的哈佛商學院就是全開放型。

據我觀察思考,美國大學就存在形態來說大致分為以下三類:一是面積極大而且相對分散的大學,如斯坦福,校園綿延幾十公里,建圍牆成本高,既無必要,也沒有意義;二位於小鎮上的大學,大學即小鎮,小鎮即大學,二者融為一體;三是坐落在城市大學,分享了城市的安全、交通和市政等公共設施的便利。

關於私人住宅沒有圍牆,除了上述共性的原因之外,還在於家庭住宅安全系統相當發達,一方面家庭安全系統和警察局直接相連,更重要的在於多數人合法擁有槍支。按照美國法律,主人可以隨時擊斃任何企圖非法闖入住宅的入侵者,只要是正面射擊,屬於正當防衛,不必承擔刑責;同時美國法律對於入室盜劫者普遍都處以最嚴厲的刑責,僅次於謀殺與販毒。

  美國的自有住房的,一般都有火災盜搶等保險,越富有越會購買大額保險,即使發生了意外,也有保險保障。另外美國家庭很少放置大量現金,富人的貴重物品一般會放銀行保險櫃,小偷的收益與風險不匹配。

綜上所述,美國的大學和私人住宅沒有圍牆,既有歷史文化人口分佈的原因,也有法律制度以及安全保障的因素,與我國國情以及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當然拆除圍牆也是我國未來發展的方向。


行攝無疆ehorse


因為人家不關心別人的私事,就這麼簡單。


鷹眼跟蹤儀


圍牆,僅僅是文化習慣的外在表現而已。問題的對立面是中國的大學和私宅有多有圍牆。以前要抵禦外敵入侵,城市、庭院都需要修葺圍牆,到今天,中國人更把圍牆做為裝飾美化之用。中國人建築美學更講究合圍,也講究合而不圍,這是種建築美。美國沒有這種建築美學,當然沒有這麼多圍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