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別有養兒防老的思想,因為這樣對兩代人來說都是痛苦。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養兒防老的思想已經是過去式了,已經跟不上時代了。現在的人真的不能再有養兒防老的思想了,因為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很快,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


現在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在八十年代的時候,兩夫妻養兩三個小孩都很輕鬆,現在兩夫妻養一個小孩都很辛苦。以前是計劃經濟,一切都是按照計劃來的,沒有相互競爭的壓力。而現在是全球經濟一體化,全世界都連在一起了。不光要和自己人競爭,還要和外國人競爭。


以前養一個小孩,只要讓小孩吃飽穿暖就好。現在養一個小孩不光要讓小孩吃飽穿暖,還要讓他吃的好穿的好。還要讓他上各種培訓班,讓他長大成人以後到社會上有更強的競爭力。


現在的小孩比以前的小孩要辛苦很多,以前的小孩放學回來先玩夠了再寫作業,因為那時的作業很少。現在的小孩放學回來就寫作業,都沒有玩耍的時間。他們永遠有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各種培訓班。


現在年青人一代他們要面臨房價高,物價高,教育貴,醫療貴的現實。他們還要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佔得一席之地。他們要為自己的下一代賺取奶粉錢,醫療錢,教育錢,買房錢,結婚錢,他們已經很不容易了。


如果他們的父母還把自己的養老完全寄託在他們身上,那他們真的太艱難了,太不容易了。



漫步雨夜


我68歲農民,當我看到有—個小包工頭對他父親的情景後,就醒悟了,下定決心,買養老保險,存錢,多投資老來能坐地收錢的投資,現在我實現了,有養老金,有門面出租,有廠裡股份,月收入近兩萬,兒子的確靠不住,但我不怕了,日子照樣過的爽爽的。


—針見血


別人如何想,我沒有詢問過,也就不知道他們的真實想法。我撫養兒子的時候沒有這樣的想法,目前還協助撫養孫子。但是我不能保證,如果有一天,我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我如果不能對自己下手,我就要靠兒子養老了。儘管我以後會有退休金的,但是退休金變不成服務。

假如我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時候,能很榮幸地在某個養老院歡度晚年,我也希望,我的子女能關注我。


隴人在黔


個人認為“養兒防老”是一個我們自古就有的傳統,這個傳統在一定程度上會讓我們的孩子更有孝心,所以這個思想可以一直保持,但是真的老了全部靠子女可能對現今社會來說有些困難,還是自己有一個養老的規劃好一些。

我記得我很小的時候,我爸跟我說,他和我媽對我和我弟好,疼我們,當然因為我們是他們的孩子,更重要的是他們老了需要我們照顧,這就是所謂的養兒防老吧。因為那時候還很小,並沒有給我造成什麼壓力,但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父母對我們的愛不能是看做理所當然的,要有感恩的心。記得很清楚那時候我是這麼回覆爸爸的,我說:你們老了我和弟弟會怎麼對你們關鍵取決於現在你們怎麼對爺爺奶奶。雖然那時候我還不知道言傳身教這個詞,但我明白這個道理。

但是現在我們有了女兒,我跟老公更多的計劃是開始存自己的養老金,我們的晚年生活裡沒有靠女兒養活這個選項,我們有兩個方案,一個是回老家養老,這也是首選。另一個是等女兒成家穩定下來,需要我們的話就去她的城市在她附近買一個小房子,不住在一起我們自己住。因為現在生活壓力確實很大了,我們的父母一直生活在農村,也沒有什麼退休保障,但好在他們需要養老成本也不高,我們還能負擔的起。不知道以後孩子的壓力會不會更大,我們提前做準備總是好的。

所以,可以適當的給孩子灌輸一下“養兒防老”的觀念,但也要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能到時候真的什麼都靠孩子。


牛團毛絨玩具回收


我反對這種觀點!

養兒為防老,是幾千年來的傳統。既然是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總結了這種思想,說明它有相當的可操作性。

養兒當然是一件很累的事,不能因為很累,很痛苦,就放棄養兒,不養兒,將來老了,爬不動了,或者是生病了,生活不能自理,沒有兒子在身邊照顧,怎麼生活?等死啊?

孩子養大了,等老人老了,需要照顧了,當然應該在身邊照顧,這是一種傳統,也是一種責任,小的時候,老人把你一把屎一把尿地養大,受苦受累的,不就是圖個將來他們老了,需要人照顧了,等你照顧他們嘛!照顧老人,當然很辛苦,甚至有些老人窩裡拉窩裡尿的,不好伺候,但是,不好伺候也得伺候,那是你的老人,是給了你生命的老人,難道他們在你小的時候不是不嫌贓不嫌累,辛辛苦苦把你養大的嗎?做人要懂得感恩,要知恩圖報,這是一種天理,違背了這種天理,就是大逆不道,是要遭天譴的!怎麼能說是養兒防老是一種痛苦就可以丟棄養兒防老的思想呢?

養兒防老,傳宗接代,既是一種繁衍人類的行為,也是人們生存和生活的一種形式,是人類有史以來的生活模式和法則。

狼都知道生兒育女,扶養和贍養,狗都懂得養兒育女,撫養和贍養,難道人還不如只狼?還不如只狗懂事?!

是誰提出的這個有悖人倫的“別有養兒防老的思想”的命題?簡直太過荒唐!是不是腦子進水了!?

如今社會,太多的思想流毒正在侵蝕著人類的傳統文明,我們的傳統文化正在遭受空前的衝擊和踐踏,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有識之士,能夠跳出來為維護我們的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而做出努力,將那些不健康的東西及扭曲的思想和精神流毒給清理掉,還社會一個潔淨和文明。

決不能讓那些所謂的現代文明和扭曲的思想擾亂了我們的生活,擾亂了生活規則。

我們的生活,需要一種道義框架下的傳統文明和生活規則。

錯誤的思想,惡劣的行徑,墮落的靈魂理應受到社會和道德的譴責和批判!

——李泉清



山東壽光李泉清


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就是等我們頭髮花白,進入老年後,不能自己解決生活問題的情況下,能夠得到家庭、兒女的贍養。在人們進入老齡階段、喪失勞動能力或者超過退休年齡而無法工作的人們順利度過晚年。

鄰居嬸嬸的婆婆今年已經92歲了,生育了9個孩子,老人還是一個人住,歪歪扭扭的房子,一進屋有股潮溼腐爛的味道,老人經常一個人馱著背柱著柺棍在街道上撿垃圾!用撿來的塑料瓶賣些零花錢,有時還能撿兩件禦寒的棉衣,冬天是老人最難熬的日子,雪天路滑,老人經常摔得鼻青臉腫,就連鄰居都會可憐老人,有些好心的鄰居會拿來自己做的飯菜,老人看見吃的,就會笑笑,然後大口大口的吃!看著老人這樣,不禁叫人落淚!

老人經常坐在自己門口的大樹下,看著遠處發呆,人們都知道她在盼著兒女來看望她,都說有狠心的兒女,沒有狠心的爹孃!老人的兒女在贍養老人的事情上,經常推來推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都嫌棄老人沒有養老金,是一個一無所有,只會連累自己!他們經常大吵,最後不歡而散,老人依舊是一個人,一個人默默的坐在門口的大樹下,盼望…

到底什麼才是“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看來生兒育女也不能太指望著孩子們!老人要的只不過能有一個容身之處,有一口熱乎的飯菜,看著孩子們繞膝而樂!

是啊,上一代,或者老輩們都靠著養兒防老,但是越是抱著這種心態,越會讓自己陷入一種困境,養兒防老,並不是完全對的,所以我跟老公在暢想老年時光的時候也對我們的以後做了打算

我聽到過最美的一句話就是,養孩子不是為了防老,而是為了更好的參與其成長

首先,在孩子長大,在我們年老之後,要讓孩子自己獨立的去生活,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去幫幫忙,如果不需要,我跟老公就出去旅遊到處轉轉,也去看看祖國的大美春光

其次,看了太多老人到老了無人贍養的例子,也覺得,哪有所謂的養兒防老,在這段時光裡,不純是為了孩子,也為自己存上一筆錢,以備不時之需,到了無人贍養的地步,也可去養老院度過自己的老年生活

養兒防老,但是也要防不養你老,要自食其力,不要完全為了孩子,年輕的時候,你為了他們奮鬥,到老了,居住的地方都沒有。可能就算你犧牲了一切,你的孩子還不一定知道你的好!!!所以說,從現在起,也可以為自己的將來打算,以防養兒不防老的情況發生。






方憲


看了有些朋友的回答,心裡沉甸甸的。

說養兒防老是“對兩代人來說都是痛苦”,用現今人的眼光來看,現實的是存在這種現象的。

的確,現在人們的生活壓力都很大,人老了,完全靠兒子養老,兒子們,是有很多很人“承擔”不起的。

這在農村地區,特別是偏遠落後的農村地區,表現的尤為突出。

“兒子”們連自己都照顧不過來,談何去養老人?

可是,真的不用兒子養老,可能嗎?現實嗎?在農村地區?

如果不用“兒子”們養老,現在的這些農村老人,誰給養老呢?

有一天,老了,幹不動了,收入來源也沒有了,他們指望誰呢?

真的是個值得大家好好思考一下的問題!

城市裡的老人有退休金,可以在需要人的時候,僱個保姆來伺候。農村老人有這個條件嗎?

沒有。

因此,我覺得,農村老人,到了需要人伺候的時候,唯一的選擇,還是他們含辛茹苦親手養大的“兒子”們,靠誰都不靠譜,更沒條件去僱個保姆。

這些老人們,一生苦累,一輩子的一切,都用到了“兒子”們的身上,到老來沒有幾個攢下什麼財富。他們的希望,原先就是放在“兒子”們身上的呀!

讓他們不要指望“兒子”養老,這多麼讓他們失望甚至絕望啊!

所以,這些說法,這種有些誤導人的宣傳,是有些偏頗有些過頭的。

一切還是從現實出現為最好。


笨刨


我認同這種觀點。

作為父母,把孩子養到學業完成即可放手,讓他獨立。然後積蓄養老。

自己有錢有房老來不慌呀。孩子養不養無所謂。我能自立,不給孩子造成壓力,他便沒有養老痛苦。

事實上,這樣你有錢財,孩子惦念著(現在年輕人多自私利已)往你跟前跑得還頻繁。

作為兒女,一畢業即斷奶,迫使他去勤奮工作,學會理財,花錢節省,早日自立自強。更宜成為社會精英,掙錢多也不恐養老。

事實上,這樣的孩子更懂事,更早熟,更知感恩父母,更孝順。

現在的父母大都自己省吃儉用,拼命勞作,掙錢全給孩子,甚至借貸為孩子買房買車,把孩子慣成月光族,伸手黨,啃老族。只會索取,從不付出。孩子還不斷與外人對比,總抱怨你沒本事,給的少,老來你無油可榨,他便棄你如敝履。


以諾千金007


人,別有養兒防老的思想,因為這樣對兩代人來說都是痛苦。怎麼看?

我認為這種說法很有道理。如果有這種思想的話,對父母和子女雙方確實都是一種痛苦。

1.父母方面有這種思想,無形中給兒女心理上增加了許多負擔。本來子女們都有自己的家庭需要承擔,現在又多了父母的希冀,自己的精力、能力都有限,對老人稍有疏忽,還容易落下不孝的罵名,子女心裡不樂意。另外,全指望孩子,還容易造成孩子不耐煩,反正你老了也得指望我,難免言語上會有些輕慢。

2.老人如果有這種思想,就容易傾其所有的對待孩子,以至於到自己老的動不了了,或生病了,就什麼能力也沒有了。手裡一點資本也沒有,得完完全全的依靠兒女。可俗話說得好:“久病床前無孝子”,自己有錢有能力還好些,真是一切都依賴子女,難免容易招子女們厭煩。所以,還是不要報‘養兒防老’的想法,自己為自己打算些,不要一切都想依靠孩子,靠自己更牢靠些

以上這些,不論從父母方面考慮還是從子女方面考慮,“養兒防老”的思想,都確實增加了彼此的煩惱和痛苦。所以,還是順其自然,互相理解,儘量不相互依賴,才更利於家庭和睦,幸福美滿。

我是【小李子的鐵粉】歡迎【關注 轉發 點贊♥】


小李子的鐵粉


這是一種無奈的思維方式,題主先生(可能是女士)。人類是一種群居類生物,而且聰明睿智,超過地球上其他所有的動物。人類之所以能夠產生文明其中一個就是能夠贍養老人,懂得讓老人有個安詳的晚年,不想低等動物那樣,等年老了不是被其他動物吃了就是被群體拋棄了。贍養老人是一個文明的進步,而且,最基本的就是家族養老,現在由於獨生子女太多,凸顯了養老的負擔加重了,但是不能因此就拋棄了家族養老這一概念,尤其是在家族裡兒子要撐起贍養父母的責任和義務,這不僅僅是文明的彰顯,同時也是人類情感的延續。

試問,哪一代人不生育子女?哪一代人老了以後還能自覺了斷?這tm是人該想的話題嗎?自己不想牽連兒女那是你自己的事兒但是,那不代表人類文明因你而斷了,都不去養老,都讓老人自己去養老院度過殘生,試問,人情哪裡去了?

今天的太平盛世造就了一些人獨立的經濟來源,讓他們以為有了錢可以不依靠任何人,殊不知,當有一天遇到大災大難的時候,當你的資金斷裂的時候,別說你不想照顧老人,估計你還得和老人一起生活報團取暖呢!

什麼叫別有養兒防老的思想?什麼叫這是兩代人的痛苦?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惹的禍!沒有它,大家會活的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