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十多年來許多膽大持有優質負資產的人實現了財務自由,一些老實儲蓄的人卻越活越悲催?

佛鑑


這個問題問出來許多人的心聲,特別是6、7十年代的人。這兩代人其實是時代的寵兒,正遇上改革開放的好時代,至今還有人後悔的說,那時候買什麼到現在都發了,無論是什麼,石頭,古董,書籍,房子,股票等等等等。我爸就很後悔當兵時沒弄個江山一片紅的郵票,他們部隊門口就有賣,那時不懂啊,飯都吃不飽,每分錢都去買糧食寄回老家了,哪顧得上這些,而且大眾教育的是不能投機倒把,自然視囤積這些為歪門邪道。不過,說實話,沒有這些可敬可愛的幾代人,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努力,又何來如今的大好局面。

改革開放後,思想轉變也是個長期過程,這個時期出現了非常多的討論,學習讀書是首要思想,也直接影響了80,90後的兩代,至今仍是首要思想。但讀書是為了啥?打工啊!投資的概念仍然不是主流。在沒有實現成功之前,整個社會都會視買玉石,炒股票,炒房為不務正業,咱們的小學至大學的教育裡沒商品投資這塊呀,更不用說資本投資了。

李嘉誠說打工是浪費生命,我覺得打工是又一個輪迴的很誘人又很無奈的一個環節,一旦陷入其中,就很難自拔。為了打工,確實失去了很多機會,思想也容易僵化。富人可以讓下一代發展興趣,給下一代嘗試更多投資機會,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但窮人也該盡力去打破這個僵局,一點一點的讓自己和下一代掌握更多的投資知識,教育不教,咱自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