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犯了誅九族的大罪,康熙見後:他是孔子後人,趕緊把人放了

明朝建立初期,天下的百姓對皇家充滿信任,可是到了後期,國力卻不斷下降,最終被清朝取代。

明朝是漢人的天下,而清朝卻是滿人的天下,再加上清朝初期對漢人壓制得太嚴重,幾乎沒有任何人權,所以,有很多漢人都極度想要恢復明朝舊政。

《桃花扇》這部戲曲所寫的,就是漢人對明朝的亡國之恨,以及渴望恢復舊政的心思。因為這部戲曲燃起了太多漢人的愛國情懷,導致反清復明的人數越來越多,所以,這部戲曲的創作者被判了誅九族的罪行

可是,當康熙看到戲曲的創作者後,卻趕緊讓人放人,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此人犯了誅九族的大罪,康熙見後:他是孔子後人,趕緊把人放了

自從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後代的皇帝開始不斷效仿,卻很少有真正成功的帝王,大都空有其表,卻無其實。但是,有一種文化卻在這一方面做得非常成功,這種文化就是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從修身到治國的理念非常齊全,但凡懂得把握民心的皇帝,對儒家文化都非常看重。到了清朝,康熙對孔子文化大力推崇,甚至還親自祭拜,對孔子的後人更是優待。

到了康熙年間,孔子的後人已經傳到第六十四代了,這位傳人的名字叫孔尚任。他出生在曲阜湖上村,年輕時曾經在石門山苦讀。

時至清朝,孔尚任成為了一名官員,先後在多個地方任職。不過,他的做官之路並沒有越來越平坦,反而在看盡官場的虛偽後,對天下產生了失望之情。

此人犯了誅九族的大罪,康熙見後:他是孔子後人,趕緊把人放了

孔尚任作為儒家經典文化的傳人,其文學水平毋庸置疑。他在詩文和戲曲方面很有天賦,除此之外,對禮、兵、農學等文化也有一定的涉獵。不過,他真正喜歡的還是戲曲,而且他在這一方面的成就也是最高的。

1678年,時年三十一歲的孔尚任準備科考,可嘆堂堂孔子後人卻連鄉試都沒有通過。在這之後,孔尚任找了個地方隱居,並且在隱居期間創作了《桃花扇》的初稿。

原本孔尚任打算繼續隱居下去,可是出於一些原因,他卻在三十四歲那年結束了隱居狀態,並且捐了個國子監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孔尚任以這種對文人來說並不那麼完美的官職,走向了官場。

此人犯了誅九族的大罪,康熙見後:他是孔子後人,趕緊把人放了

孔尚任走向官場的途中雖不那麼完美,但是並不代表他沒有真才實學,他在上任後一邊勤於政務,一邊繼續創作自己的作品《桃花扇》,在四十歲時完成了第一次修改。

孔尚任第一次寫戲曲的時候,只是大概寫了故事的整體,並沒有對文字和佈局進行深入研究,經過第一次修改後,看起來總算像一部成熟的作品了。

孔尚任對自己作品的要求很高,修改了一次後,還是覺得不太滿意,於是繼續一邊處理公務,一邊修改自己的這部戲曲,總算在五十二歲那年完成了第二次修改。

在二次修稿期間,孔尚任正在江南治理水患,這個地方對於明朝舊人孔尚任來說,在經過與他們一番透徹的溝通後,深深感受到了前朝遺民的愛國思想。

隨後孔尚任把他們的愛國情懷,寫入自己的作品《桃花扇》裡面,使創作更有靈魂。

此人犯了誅九族的大罪,康熙見後:他是孔子後人,趕緊把人放了

經過兩次修改的《桃花扇》,整體構架嚴謹,用詞雅緻卻不過分誇大。戲曲表達了明朝遺民對明朝的思念,同時也表達了他們的愛國之情。

雖然天下已經成了滿人的天下,可是明朝遺民在當時卻有不少,甚至還有很多人正在為反清復明而奮鬥。所以《桃花扇》一現世就引起了哄搶,實在買不到或者沒錢買的,就借別人的抄寫。

對於明朝遺民而言,《桃花扇》就是他們最好的心靈雞湯,裡面每一個故事情節,每一行文字,無不代表了他們的心聲。

《桃花扇》的出版,一下子引起了人們對前朝的思念,使反清復明的勢力在短時間內壯大了很多,甚至一度出現無法控制的局面。

此人犯了誅九族的大罪,康熙見後:他是孔子後人,趕緊把人放了

《桃花扇》對明朝遺民來說是最好的精神糧食,對清朝而言卻是敗壞社會風氣,嚴重影響社會穩定的產物。雖然多個地方的暴動都被清政府鎮壓了,但是如此下去,還是會對清政府的治理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

為了儘快平息此事,康熙讓人去江南和其他幾個暴動最為嚴重的地方徹底清查。凡是徹查出反動勢力,都會付出血的代價,只要被查到一點點與《桃花扇》有關的人,幾乎都會人頭落地。

查來查去,最後查到編寫《桃花扇》的孔尚任身上。孔尚任作為罪魁禍首,罪行也是最嚴重的,按照清朝的律法,孔尚任犯的可是誅九族的大罪,就算最輕也得滿門抄斬。

此人犯了誅九族的大罪,康熙見後:他是孔子後人,趕緊把人放了

找到了罪魁禍首,負責辦案的官員趕緊把事情上報給康熙皇帝,企圖換來嘉獎。不過,事情的發展卻並不像辦案官員所想的那樣順利。

康熙知道這件事情的始末後,並沒有查辦孔尚任,而是命令官差不得殺孔尚任。康熙擔心辦案的官員會誤傷孔尚任,還特地傳聖旨給辦案官員,一定要保全孔尚任的性命。

辦案官員雖然不知道皇帝為什麼要這麼做,但是他卻知道,如果孔尚任有一點點損傷,自己就有可能小命不保。有了聖旨的保護,孔尚任自然是沒有性命之憂的。

最終,孔尚任在犯了那麼大的錯誤後,只是被罷免官職了事。

此人犯了誅九族的大罪,康熙見後:他是孔子後人,趕緊把人放了

官差不知道康熙的想法,其他官員也想不明白。但康熙卻非常清楚,孔尚任是孔子的後代,有很大的利用價值,他赦免了孔尚任,並不是說孔尚任自己有多厲害,而是孔子救了他一命。

康熙這麼做,就是為了告訴天下,他不殺孔尚任,是出於尊敬孔子,尊重華夏文化。

不得不說,康熙身為千古一帝,他的思維比常人嚴謹多了,如果他連代表儒家文化的孔尚任都殺了,說不定會引來更多人的反抗,事情將更難收場。在他釋放孔尚任以後,事情總算慢慢的平息下來了。不得不說,康熙的手段實在太高明瞭!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