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朱棣,而是传给朱允文?

从夏朝禹的儿子将皇位传给其儿子启之后,中国历史上皇位的继承就由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一开始采用的是传嫡不传贤,后来变成了传贤不传长。由此,皇位传给谁的问题,就成了各位皇帝所关心的问题。

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朱棣,而是传给朱允文?

明朝时期,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其儿子朱标是他最理想的选择,然而,朱标去世了,之后就将皇位传给了其孙子朱允文。

但是,朱元璋的儿子有很多,其中最有才华的就是燕王朱棣,朱棣的治国能力明显要比朱允文强,那朱元璋为何要这样做呢?

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当然是最合适的储君人选,朱元璋册立13岁的朱标为皇太子,精心培养25年之后,朱标已经38岁,继承父亲大位的能力是有了,可是朱标的身体熬不住。最终还是不幸早逝。

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朱棣,而是传给朱允文?

朱元璋因朱标的死而悲痛,28天没有去上朝,他不仅仅是丧子之痛,还有对整个国家命运的担忧。当时朱允文仅14岁,但表现不俗,对病重的父亲和弟弟都照顾有佳,博得了朱元璋的喜爱。

同时对朱棣的“武”也是有所欣赏。这是朱允文不具备的特殊优势。

朱元璋在取舍不定的时候,询问了刘三吾,也就是当时的翰林学士。刘三吾是典章礼制的负责人,本身就遵循礼法的人,在朱元璋询问的时候,自然不同意朱棣为太子,甚至坚决反对。

他认为,朱棣前面还有两个皇子,若选择朱棣,必然会有皇位纷争,他认为在王朝统治的时候,要以仁治国,朱允文显然更符合这个要求,正逢当时朝堂群臣也隐隐偏向朱允文。

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朱棣,而是传给朱允文?

除此之外,还与朱棣的性格有关。朱元璋知道,朱棣性格刚强,手段强硬。

朱元璋本就是强压治国,独断超纲,一手掌握,从他灭杀武将就可见一斑,逼得太过并不是好事,他希望继承皇位的是一位宽容的仁君。而朱允文能以仁治国,和他的治国方针不同,也许能缓和稳固这种局面。

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朱棣,而是传给朱允文?

最终将皇位传给了朱允文。立皇太孙的第二年,朱元璋还是担心朱允文太文弱,压不住阵脚,管不住军队,于是开始大杀功臣,蓝玉、胡惟庸集团先后被清洗。

但是朱允文登上皇位不久,也算是励精图治,却开始了削藩动作,引起朱棣的不满。于是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起兵反抗,最终登上皇位,史称“靖难之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