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为何要砸掉魏征的墓碑?

我们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好皇帝。他知人善任,其中包含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善于断大事的杜如晦以及谏议大臣魏征,在这些贤人的帮助下,使唐太宗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这么一个重视人才的君主,为何要砸掉魏征的墓碑呢?

在我们看来,唐太宗和魏征绝对是明君和忠臣之间的关系,在魏征死后,唐太宗还说了几句千古佳句来表明心迹:“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今失魏征,朕失一镜矣。”

唐太宗为何要砸掉魏征的墓碑?

但让无数人都大跌眼镜的是,魏征去世后没几天,李世民就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那就是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还把已经答应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的衡山公主给要了回来。

对一个国家而言,魏征绝对算的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忠臣,但是对于唐太宗而言,魏征做的一件事情却触碰到了他的底线。

魏征把生前劝谏的材料交给了史官。我们知道唐太宗是很注重自己形象的人,以至于开了帝王阅看自己起居注的恶例。现在魏征把这些东西交给史官,这是何用意,大有揭自己老底之嫌。

唐太宗为何要砸掉魏征的墓碑?

再者,万一谏诤记录中有什么不该说的,那岂不是影响他苦心塑造的明君形象。魏征这行为可以说触碰了唐太宗的底线,所以才会惹得圣颜大怒。

还有一个原因是,唐太宗为了开创大唐盛世的局面,他给了魏征“无限话语权”,让魏征时刻提醒和劝谏自己。

在国家大事上,魏征像一位元老,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好像在教诲一个没有主见的幼主;而在皇帝私生活上,魏征像一位长辈,苦口婆心,声泪俱下,更像是在教育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

唐太宗为何要砸掉魏征的墓碑?

《史记》云:“千人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尽管魏征句句金玉良言,但他屡屡挑战九五至尊的天子威严,这大概是李世民积怨旷久导致魏征身后受辱的真正原因吧。”

英国小说家毛姆曾说过说:“身居高位之人,即使请你批评指正,他所真正需要的还是赞美。”

忠臣即便遇上明君,也并非意味着你就可以直言不讳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良药未必非要苦口,忠言未必非要逆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