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不舒服,耳朵上也會有表現!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就這樣記載:“耳者宗脈之所聚也。”耳朵是全身經絡分佈最密集的地方,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的彆氣都走行於耳,此外還有許多經脈注入於耳。所以耳和全身的關係都很密切,當身體不適時,耳朵上就會有表現。通過看耳、觸摸耳、按壓耳朵等方法發現耳穴的變形,變色,丘疹,血管異常等問題,就可以辨識身體的異常和疾病。比如,急性扁桃體炎的患者,耳垂的下1/3區域就會出現充血水腫,女性盆腔炎白帶過多時,耳部三角窩常有脫屑,冠心病的患者,屏間切跡至扁桃體區就會出現一道凹溝。耳朵雖小,但是耳穴密集繁多,如何才能找到這些耳穴呢?我們先來看看下面的耳廓解剖圖,先給耳穴定位打一個小小的基礎。


身體不舒服,耳朵上也會有表現!

耳廓表面解剖圖

看完解剖圖,我們再來看看我們整個人體和耳穴的關係。耳穴雖然密集分佈於耳部,但分佈並非雜亂無章,耳穴的分佈是有規律可循的,一般來說,耳垂、耳屏和對耳屏代表人體的頭面部,耳舟代表上肢,對耳輪表示軀幹,對耳輪上、下腳代表下肢和臀部,三角窩代表盆腔,耳甲艇代表腹腔,耳甲腔代表胸腔,耳輪腳代表橫膈,耳輪前部代表泌尿生殖三角區。故大致整理可得出:①頭面部對應的耳穴在耳垂、耳屏、對耳屏;②與上肢相應的耳穴在耳舟;③與軀幹和下肢相應的耳穴分佈在對耳輪,④與內臟對應的耳穴分佈在耳甲艇、耳甲腔、三角窩。其中心、肺、脾位於耳甲腔內,消化帶圍繞著耳輪腳分佈,泌尿系統臟器和肝、膽位於耳甲艇,內生殖器則位於三角窩。


身體不舒服,耳朵上也會有表現!

今天我們就談到這裡,下次我們再慢慢聊聊怎麼去找準耳穴,這些耳穴又是用來治些什麼病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