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句哲理老話兒: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子孫

10句哲理老話兒: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子孫

01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

此句出自白居易《策林》,大意為:善於消除災禍的人,總是先查找其根由;善於調理疾病的人,總是先斷絕疾病的源頭。比喻解決問題要找到問題的癥結,才能根治。

《群書治要·鶡冠子》記載,魏文侯向扁鵲請教:“聽說你們兄弟三人都是醫生,究竟誰的醫術最高明呢?”扁鵲回答說:“我的大哥醫術最高明。因為他在人未得病之前就向他們講養生之道,使人基本不生病,但是他的名聲不出於這個病人之家;我的二哥醫術其次,他是在病情剛有了微小症狀時給以對治,但他的名聲不出於病人所居住的巷子。我的醫術最差,因為我是在人的病勢很嚴重時,割開他的肌膚,給他吃一些有副作用的湯藥,最後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救回來。但是大眾看了後都非常讚歎,認為我可以起死復生、妙手回春,所以雖然我的醫術最差,但是我的名聲卻傳遍了整個國家。”

這個故事說明,“上醫治未病不治已病”。真正高明的醫生是防患於未然,教導人按著自然節律、飲食起居,使人基本不得病。當然,如果一個人生了病,就必須去找生病的癥結。標和本是一體的,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否則就會本末倒置,亂了陣腳。做事也是同樣的道理,遇到問題需要標本兼治,防患於未然。

10句哲理老話兒: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子孫

02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

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范仲淹小的時候,曾遇到一位算命先生,他請教老先生:“您看我以後能不能當宰相?”老先生說:“小小年紀,口氣還真不小!”范仲淹感到不好意思,改口又問:“那請您看看,我以後能不能當醫生?”老先生感到奇怪,因為宰相和醫生實有天壤之別。於是反問:“你為什麼想當宰相和醫生呢?”范仲淹坦誠地回答:“因為只有良相和良醫才能救人、才能幫助別人。”老先生一聽,十分讚歎:“你有這種志向,就是真正宰相的心胸啊!”秉持著這種理想,范仲淹每天靠稀飯和鹹菜充飢,“十年寒窗無人問”,後來真的成為了宰相。范仲淹出將入相幾十年,仍然保持了窮秀才的生活方式,用自己的俸祿供養了300多戶人口,並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言,激勵了後世不計其數的讀書人襟懷天下、心繫蒼生。

蘇軾在《晁錯論》中研究古人成就的經驗時提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王陽明也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可見,立志是成功的起點,無志的生命,放棄了發掘生命價值的權利和責任,是不可取的消極的人生態度。立什麼志、樹立什麼樣的志向對於人生至關重要。清朝思想家唐甄曾說:“其為志也,以至於堯、孔而不少讓。”指一個人立志,要立像堯、孔子那樣的聖賢之志,如此,人才能夠變得高尚,無論歷經怎樣的艱難險阻,都矢志不移,將理想信念堅持到底。

10句哲理老話兒: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子孫

03

風俗既正,中人以下,皆自勉以為善;

風俗一敗,中人以上,皆自棄而為惡。

此句出自蘇轍《論臺諫封事留中不行狀》,大意為:風俗正了,中等道德覺悟以下的人都自我勉勵做好事;風俗一壞,中等道德覺悟以上的人都自暴自棄做壞事。旨在強調風俗風氣的重要性。

明代哲學家王陽明曾說,周代論富強不如秦,論廣大不如漢,卻能綿延八百多年,這正是它醇美的風俗使然。風俗,是社會上沿襲而來的風尚習俗。在古人看來,辨風正俗極其重要,風俗美,小人也勉慕仁義,風俗惡,君子都不易抵擋。

風俗的力量巨大,並有強勁的慣性。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最怕惡俗形成,一旦受到不良風俗侵蝕,則積重難返,不易扭轉。在現實中,人難免不被流俗裹挾,“雖賢者不能自拔於風尚之外”。然而,“天下無不可變之風俗”,正邪不兩立,此長則彼消,發乎己,應乎人。只要立定腳跟,正氣浩然地抗拒流俗,傷風敗俗者必然聞風喪膽,不敢近前,良風美俗也將形成並長久保持。

10句哲理老話兒: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子孫

04

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

言行要留好樣與子孫。

此句收錄在清人金蘭生所編的《格言聯璧》中。據傳,這是明朝袁崇煥的一副自題聯。大意是說:心術不可違背天地意志,言行舉止要給子孫做榜樣。這裡的“心術”可以理解為居心、心計,“天地”可以理解為萬物運行的規律規則。此句主要是提醒人們要心存良善,如果心術不正違背萬物運行的規律規則,就會受到懲罰,為人父母者應當謹言慎行,為子女起好表率作用。

“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天地萬物自有其運行規則,不會因為人的意志而改變其運行規則。因此,做人要心術端正,遵循天地萬物固有的規則,如果居心叵測,違背天道,必將受到懲罰。這是講做人處世的大道理,要做到“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

作為普通人,從小處而言,為人父母長輩就要謹言慎行,行為端正,用言傳身教給自己的子孫後代留一個好榜樣。中國人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家庭是一個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場所,良好的家風是人們精神成長的沃土。如果一個家庭中,父母長輩都能以自己良好的言行、優良的作風和高尚的情操形成好的家風,那定會影響子孫後代的成長。

10句哲理老話兒: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子孫

05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

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此句出自王陽明 《傳習錄》。心主宰著人的思維、情感、選擇和決定,支配人的一切行為。心若失去主宰,便被物慾侵奪。所以要加強“心學”修為,充分發揮心的主宰作用,努力做到內心淨化、志向高遠。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說:“身之主宰便是心”,這裡的心特指人的道德意識、道德理性,也就是“道心”。《尚書》講“道心惟微,人心惟危”,“人心”指個體的感性慾望,“道心”指人的道德理性。“人心”並不都是壞的,但如果“無所主宰,流而忘返”,社會就會“危”。要使人心不致危害社會,就應該用“道心”主宰“人心”,用公共的道德原則來克服不正當的私慾。所以,常使“道心做主,人心聽命”,是道德修養的重要目標。中華文化特別注重對心的修養,《大學》就主張“修身在正其心”,只有心念正了,行為才不會出差錯。先修己,才能治人,先正心,才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反之,“不能勝寸心,安能勝蒼穹”?

10句哲理老話兒: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子孫

06

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

此句出自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第八》,大意為:能夠聽取不同意見自我省察,這是聰睿;能夠反省自身、正視缺點,這是明智;能夠克服缺點、虛心改過,這是強者。人需要經常反躬自省並虛心接受提醒批評,才能不斷進步。

人非聖賢,誰能無過?每個人都多少有些缺點、不時犯點錯誤,這本身無可厚非,怕的是自以為是、剛愎自用,或礙於情面不能改正過失。自負與虛榮往往釀成嚴重的後果,危害自身、連累家庭、貽誤工作。

孔子曾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在孔子看來,即使有人能像周公那樣高尚完美,但是驕傲自滿又吝惜改過,那麼他的德才也不足為觀。正所謂“滿招損,謙受益”,自滿之人看不到自身缺點,所以不能進步,反之,能夠謙虛反省、接受批評,才能不斷獲益、成長強大。

有過失並不是恥辱,有過不改才會真正自取其辱。反之,聞過能改,並且剋制不良習氣、約束自身言行,這一點很難做到,難而能做,更為可貴。一個人能夠反省改過,這是謙虛的表現,也是人進步的動力。自然界中的現象處處彰顯著“滿招損,謙受益”的定律,比如太陽昇到最高處就要下降,月滿後就會漸漸缺減,水一定會從高處流向低處,而人通過自然定律就要領悟到,只有謙虛地反省自身不足、接受他人建議,才能不斷充實提高。《周易》上說:“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只有時刻保持謙虛反省的態度才能不斷進步、善始善終。

10句哲理老話兒: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子孫

07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此句出自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其四),大意為:新松樸實挺拔、四季常青,恨不得它能長到千尺之高;惡竹隨處亂生、肆意鑽營,斬去萬竿也不嫌多。寓意對於美好的事物要努力維護、不斷完善,而對醜惡現象應當究其根源、斬草除根。

懲惡的目的是揚善,只有善的力量強大起來,惡才能被壓制下去,更何況惡是可以轉化為善的。《周易》說:“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遏制惡言惡行的同時還要張揚善言善行,也就是順著人性追求美善的自然規律轉惡為善,才能夠創造更加美好的世界。順著人的天性而修美,就需要善言善行的引導。《史記》記載,大舜年輕時在雷澤以捕魚為生,當地年輕力壯的人都去爭搶魚蝦豐足的深潭厚澤,而老弱之人沒有能力與他們爭搶,只好冒險去急流險灘中捕魚。大舜看到這種情況,就將自己捕魚的地方讓給老弱,漸漸地,有人開始效仿他。對這些人的善行,大舜極力稱讚,讓大家都跟著學習。時間久了,雷澤的人慢慢都不再爭搶,而是相互謙讓、尊老愛幼,於是民俗大化。

中華民族歷來強調德法相依、德治禮序,懲惡與揚善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實際上人人都有好善惡惡的本能,但是難免被誘惑衝昏頭腦。因此施以崇善好德的教育和社會引導,同時輔以嚴格執行的法律法規十分必要。這樣一來,一方面讓人明瞭善的美好而堅定向善的價值觀念,另一方面讓人畏懼惡的後果而從內心深處不敢為惡。

“小者如芒刺在肉,速為抉剔;大者如毒蛇齧指,速與斬除”。揚善必須抑惡,扶正自應祛邪。

10句哲理老話兒: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子孫

08

友也者,友其德也。

此句出自《孟子·萬章下》篇。其原文為:“孟子曰: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挾也。”挾,指倚仗;德,在此泛稱一切美好的品質。弟子萬章向孟子求教“交友之道”,孟子指出,交朋友不能倚仗年齡大,不能倚仗地位高,不能倚仗兄弟親族的勢力。交朋友,根本看重的是對方的品德,不能夠有任何倚強之心。

對於以上關於交友的觀點,古人可謂有共識。《戰國策》講“以財交者,財盡則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司馬遷《史記》說“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疏。”隋代王通的《中說》中也說,建立在權勢上的“友情”是易變的:“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

古今一理,今天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是如此。不難想見,因權勢、利益、好處這些外在因素而走在一起的人,一旦外在環境有所變化——權盡利絕,“交情”自然淡漠了還算好的,反目成仇的例子在歷史上比比皆是。

沒有絕對獨立於社會之外的人,我們要成長、發展、生活,更需要朋友間的交往和支持。正如《禮記·學記》所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何為“友”?《說文解字》講“同志為友”,志同道合者才稱得上“友”。所以說,只有像曾子所說的那樣,“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才能昂然並進、攜手前行。

要想友誼天長地久,就要遵循朋友間的相處之道。所謂“交友之道”,先賢的論述十分完備。例如,孔子強調誠信,主張相互勉勵督促,所以《論語》說“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朋友切切偲偲”;孟子也以誠信和“責善”為“朋友之道”;荀子則看重朋友之間良善的引導,認為“得良友而友之,則所見者忠信敬讓之行也”。

10句哲理老話兒: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子孫

09

上下同欲者勝。

“上下同欲者勝”,這句言簡意賅、膾炙人口的兵學格言,出自春秋晚期傑出的軍事學家孫武的經典兵學著作——《孫子兵法·謀攻篇》:“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這段文字的大意是說,可預知勝利的情況共有5種:知道可以同敵人打或不可以同敵人打;瞭解多兵和少兵的不同用法;全軍上下意願一致、同心協力;以有備對付無備;將帥有才能而國君不加掣肘。這5項,就是可預知勝負的依據。

這段話集中體現了兵聖孫子預見作戰勝利、把握戰爭規律的戰略思維。它既包含了對客觀軍事力量進行綜合分析的基本方面,也體現了對主觀作戰指導能力的高度強調,全面具體又深刻。其中,判定可以打或者不可打,“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是基本前提;懂得根據兵力多少而採取合適的戰法,“識眾寡之用”是用兵的樞機;全軍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上下同欲”是有力保障;未雨綢繆,有備無患,“以虞待不虞”是克敵制勝的重要條件;將帥智勇雙全、才華橫溢而做君主的又不加牽制干涉,“將能而君不御”,是用兵成功的秘訣。五者互為條件、互為作用,構成了預知勝負、達成勝利目標的完整整體。那麼這仗不戰則罷,凡戰必勝,就像孟子所說的“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10句哲理老話兒: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子孫

10

事輟者無功,耕怠者無獲。

此句出自桓寬《鹽鐵論·擊之》,全句為:功業有緒,惡勞而不卒,猶耕者倦休而困止也。夫事輟者無功,耕怠者無獲也。大意為:功業靠不斷繼承累積,害怕花力氣而不能堅持,就像種地的人,因為疲勞困乏而停止耕種。做事半途而廢的人不會成功,種地偷懶的人沒有收穫。

《詩經·大雅·蕩》有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意思是說事情往往都有開頭,卻很少能有終結,告誡人們做事要善始善終。而能否善始善終,往往在於自己能否堅持,孔子曾說:“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意思是說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便成山了,如果停止下來,那是我自己要停止的,意在勉勵弟子要自強不息、自警自勵。

世上無論大事小事,最怕的是懈怠。《孟子·盡心上》:“有為者闢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做事好比掘井一樣,掘到六七丈深還未見水,如果這個時候停下來,那就只能掘得一口廢井。要想掘出水來,就得繼續深挖不止。

南宋理學家陸九淵說:“懈怠縱馳,人之通患。”解決懈怠的方法沒有別的,只有做到心胸寬廣,意志堅強,毅力有恆,才能最終有所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