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這個「知天命」是什麼意思?

丘心客Q


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出自《論語·第二章·為政篇》,原文如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在這裡,“知天命”一詞是不能離開原文而單獨截取出來理解的,否則就會出現各種各樣不合理的解讀,比如,有人理解成:

1、知道富貴在天、生死有命;

2、迷信自己命該如此,原來一切都是命中註定;

3、明白天命所在,服從現在的統治者。

仔細閱讀原文,結合上下文理解,就會很清楚,這些解讀都是斷章取義,完全不可取的。

孔子這段話其實是描述自己人生的不同階段,“知天命”之前是“不惑”,之後是“耳順”,“不惑”是指能明辨是非不再疑惑,“耳順”是說即便多麼逆耳的話都聽得進去,所以“知天命”也只能是指豁達大度的處世態度,而不是什麼迷信上天主宰命運。

具體說,知天命應該是知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凡成敗得失皆有一定的概率,成功了不能得意忘形,失敗了不必頹廢喪氣;知天命也應是懂得取捨,明白有所為有所不為,人的一生精力、能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又怎能再做那些徒勞無益的事情呢?

關於五十知天命,不知您又是如何理解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六甲番人。


六甲番人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孔子所謂「天命」,指的是客觀的限制,是人力所無可奈何者。「不惑」之前的工夫境界,都在自我精神意志的培養上,「知天命」則轉向客觀世界的體認。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論語·雍也》)

伯牛這樣的人不應該有此疾,而竟有此疾。在道義層面的「不應該」與事實層面的「是」發生了矛盾,孔子把這無可奈何之事歸之於命。這是人力無可奈何者。

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論語·憲問》)

道是「應該」行的,道之行才合乎義。但無論道行還是道廢,都受客觀限制。這種限制是命,非人力可為。既不是孔子所能決定,也不會受到公伯寮所影響。人事已盡,還不得成功,這便是命。

既然成敗都是命,那還要人的努力做什麼呢?孔子提出他的天命觀,恰恰是為了凸顯人力。道之行或不行,是現實的成敗問題,這是非人力可為的。但道「應行」卻是價值問題,這是人可以主宰的。事實層面的「命」與價值層面的「義」就此分判。我們所做所為,不是為了事實層面的成敗,而是在價值層面「應該」。

有人對此不理解,從事實成敗的角度認為孔子「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對此孔子也有回應:「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之不行,孔子是已經知道了的,但他之所以「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不是為了成敗,而是「行其義」。

「知天命」就是知道一事之成敗受客觀限制,非人力可為。既不是你努力就能控制,也不是誰的阻礙就能限制的。「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之所以能「不怨天。不尤人」,就是因為「知天命」,知道客觀限制非人力可為,故不在成敗問題上而有怨懟。「知天命」是把注意力從事實的成敗轉向價值的應該。即使知道不行,也應該「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因為要「行其義」。

另一方面,「知天命」意味著「盡人事」。因為命既為人力所無可奈何者,那麼不盡人事,怎麼可能看到人力無可奈何者呢。人力不盡,如可知道無可奈何?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力盡然後知天命。

關於命對人力的限制。有的觀點認為命不可違,但這命是一有人格色彩的超越主宰,是神的決定。人間道德是神的旨意,人的追求是超越而進到神的領域。一般有神論的宗教大抵如此。

有的觀點人為,命不可違。但命不是一個有人格的超越主宰,而是自然規律。是一種現實世界的必然。人應該順應自然規律。自然主義與此類似。

有的觀點認為命所決定之領域就事現實世界,人力在其中毫無作為。人應該瞭解到現實世界的荒謬性,而進到某種精神境界中。道家及佛家對現世界的否定和超越與之類似。

孔子所謂命,也指客觀世界的限制。不同的是,孔子並不設置一個超越的人格主宰——神,不追求向神的超越。也不會超越現世而追求一種精神超脫。個人的精神就在這受限制的現實中顯示出他的「義」來。在不受人力控制的命中建立人的價值秩序。


孫虛白


關於五十知天命,問題的關鍵在於,什麼是天命呢?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的天是主宰一切的某種神秘力量,這裡的命就是指命數。通俗點說,天命就是上天對一個人的命數,上天能讓一個人做什麼,不能讓他做什麼,這些都屬於天命的範疇,人的一生是不能違背天命行事的。

可以說,人的一生就是對天命的詮釋。就孔子來說,他說人生走到一定的時候,走到你自己求學、學習到了一定時候這麼一個境界上,人是應該要“下學而上達”,也就是說要能夠了解什麼是自己的天命。

不過,孔子說他五十知天命,並不意味著他相信某種神秘的力量在主宰自己的命運。因為在孔子的經典思想裡面,一向是不主張談“怪力亂神”的,他並不認為人們應當匍匐在神靈的面前任其擺佈。那麼他又怎樣看待天命呢?

“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他說我從來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說天命讓我就這樣了,也不往別人身上推卸責任,說是別人導致我這樣,我要學習的就是要達到上達,達到通天的道理,這裡的“知我者其天乎”是指天地大道的規則,讓自己如何能夠合乎大道。

顯然,孔子的天命思想是與他的積極入世心態相關的。知道上天賦予自己的使命,並不代表我就要無所作為,聽天由命;相反,正因為自己知道天命何在,才增加了自己處世的熱情。因為當一個人知道自己的任務在哪裡時,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的放矢的。

按孔子的意思是,一個人內心的完善,自我的解讀,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在社會上跟別人的要求、對別人的苛責都要重要得多。

孔子說:“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只有小人才會在人際糾紛中不斷地蜚短流長,只有小人總在琢磨說別人如何不利自己,而君子寧可在自己內心建立一個大道之約,那麼這種大道就是他所說的“天命”。不見得要掌握很多很多的技巧,這就是孔子所說的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所以五十才能夠知天命,也就是到這個時候,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了,達到孔子的這種境界,這是一種內心的定力。


另眼觀歷史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讀完此話,大家有沒有想過,八十而什麼?九十而什麼?百歲而什麼?為什麼到了七十就沒有下文了呢?

別告訴我說,古代沒有人能活到百歲。

我倒覺得這是孔子對他一生的總結,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卒於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享年72歲!也許這也是到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沒有下文的原因。

我們不妨用第一口吻的形式翻一下孔子的話,有一天孔子回想了自己的一生,感嘆說:

我十五歲的時候一心求學,十五年後我著書立說,然後遊歷各國,增長見聞,豐富自己,四十歲時候,我對自己的人生沒有什麼疑惑,五十歲的時候,我用另一個我來看我自己,我發現這也許就是我的天命吧,從我著書立說的三四十年間,總是有人問我一些問題,有的質疑我的學說,我都像舌戰群雄一樣,一一解答,甚至辯論,六十歲的時候我不再這麼激昂了,我更習慣了聽大家說,不管說的是好的還是壞的,七十歲的時候,我想留一些時間給我自己,只要不違背社會規矩法制,我想遵從我的心,我的心讓我幹嘛,我就乾點啥!

大家覺得這樣說是不是更合乎情理呢?

知天命,孔子只是表達了他在七十歲的時候,用七十歲的心態看他五十歲的狀態,這個狀態我們普通人多多少少也會有所感悟,五十歲是人生的轉折點,很多人在那個時候都有一種靈魂出竅的感覺,就是另外一個你開始審視這一個你,你會問自己很多問題,比如,我這一生怎麼樣,我還能怎麼樣,我將來怎麼樣。。。

孔子並沒有表達“天命不可違”的意思,天命不可違,也不是孔子說的,也沒有表達要順應天命的意思。這些都是後者根據自身經歷加上的!

如果說,孔子所說的知天命是上天讓他著書立說,教化眾人,那麼他為什麼六十而耳順呢?他應該聽了就得說教,對錯誤的要指正啊!如果孔子對別人的好的壞的都耳順,又怎麼能完成上天賦予的天命呢?這不是矛盾嗎?

所以我更傾向於,去除我們的認知,就簡單的理解為孔子對一生的總結!

再說下“七十而從心所欲”,如果翻譯為,七十歲的時候,想幹嘛就幹嘛,那請問孔子三十歲、四十歲的時候不是一直這樣乾的嗎,就像著書立說,教化眾人,他也一直在做!沒必要在七十歲的時候,再特別強調這個事兒吧!

所以,有時候我覺得我們想多了,加入了一些自己的不成熟的意思進去,反而誤導後人!

當然我也是猜測哈,拙見拙見!


你覺得我說的有沒有道理呢,有沒有讓你思考呢,有的話就點贊吧,順便關注下行走的糖果哦!


行走的糖果


“五十而知天命”,五十以前,生命在做加法,過一年就長了一歲,過一年就多了一分期盼和收穫;五十以後,生命在做減法,過一年就少了一年,過一年就少了一分慾望和滋味。曾經的綺思遐想,曾經的意氣風發,曾經的輾轉反側,曾經的天崩地裂,都化成了一縷縷煙雲,消融在雲淡風輕之中……

人過五十萬事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人生也許無意義,但不能無意思。面對古往今來的人類,每一個人渺如蟻群中的一點;面對四十五億歲的地球,人類是個曇花一現的過客;面對茫茫時空的宇宙,地球是一個可以忽略不計的存在。但是,只有人類才是宇宙的知音,只有人類才是宇宙的支點,只有人類才是宇宙存在的意義。我思,故我在——因為我的思考,才能認知客觀存在的我,其它動物往往只會對著鏡子狂吠;我思,故宇宙在——因為人類的思考,才能逐步感知宇宙規律的存在,人類才逐漸超離於其它動物而上升為萬物之靈,宇宙之心。僅有動物性的功利需求,生活變成了生存,人生一世也就無異於草木一秋。超離功利需求,或格物致知,或寬容慈悲,或審美觀照,生存就變成了人生,人生就有了意思;越來越多的人有意思,人類、宇宙的存在就有了意義。




但是,知易行難,我們超離於動物的年代太短。太多的日子,我們含辛茹苦孜孜以求——“我要”;太多的歲月,我們臥薪嚐膽嘔心瀝血——“我還要”!滔滔江河千帆競逐,高掛利與名,絞盡智和力。沒有風景,只有距離;沒有你我,只有敵友;沒有得失,只有成敗。

不經意間,我們把日子過成了日月,把日月過成了歲月,然後,漫長的歲月堆積成一圈圈年輪。再到了後來,好像一不留意,密密麻麻的年輪讓人數上半天才能確認,甚至能確認年輪,但確認不了已經入年輪之中的刻骨銘心。

不是時間跑得太快,而是我們走得太急。我們把一個又一個的終點變成了起點,我們把一個又一個的風景變成了山水,我們咬緊牙關跋山涉水,奔向始終在前方招搖的幸福。也許有人終於完成了所有的指標,但最終發現,幸福還在遠方。也許面臨人生的終點,才有人痛悟:我白活了這一輩子,我攫取的一切,包括我這個人,都將清零,而且,永無重啟的一刻。

其實,幸福不是在遠方招搖的一面旗幡,而是無論日出日落都溫暖心窩的愛,無論春夏秋冬都潤澤心田的美。我們的壽命由老天決定,我們的幸福則由自己做主。活不到壽終正寢可以怨天,過得身心疲憊則不能尤人。


其實,人生完全不需要這麼多的索求佔有,人生旅途完全不必走得如此匆促堅忍。自食其力就無愧於親人,自得其樂就無愧於自己,自在逍遙就無愧於天地。我們是天地間的過客,但我們能躋身於這一過客的行列,甚至能面對此刻的陽光,審視心內心外的世界,這已是億萬年生命奇蹟的傑作。上蒼沒有虧待我們,虧待我們的只能是我們自己。

擠在人群之中,經常感慨人生無常;踩在人群的肩上,也許就能發現,其實人生有常,人生有命——人生就是一段“向死而生”的旅程,只是有人活得懵懂,死得自然,有人活得辛苦,死得不甘,有人活得自在,死得坦然


阿Q說


天命不可違……學會順從天命。

孔子云: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不逾矩。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不是常理可以解釋通的,所以,老人很喜歡說這句話:命該如此……。

可以想見:每個人都是積極的、努力的,但十有八九不能順遂人願:為什麼你努力了卻沒有得到,他不努力卻好事頻頻。也許只能用一個“命該如此”來解釋。

天命既然已經如此,有時候更多的不服、不忿、不解、不釋然也於事無補。反而會更增加莫名的煩惱……。順從天命、怡然接受並泰然處之恐怕是個更恰當的路徑。

但天命如何?是否自知?確也是一個人智慧與否的重要標誌。

學會在蛛絲馬跡中找尋天命的軌跡……

知天命、順從天命、且寬以待己的智慧地活此一生!


好攝的老賀


這句話出自於《 論語· 為政》。原文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說,人到三十歲的時候,即使沒有建功立業,也要找到人生立的方向;從三十歲到四十歲,經過十年的努力奮鬥,到四十歲的時候,在你所從事的領域中基本做到遊刃有餘不存在困惑了;五十歲的時候瞭解順應自然規律,六十歲的時候,別人說的好話壞話都不會放在心上了,聽什麼都順耳;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卻無處不中規中矩,也就是說主觀意識和做人達到了融合為一的階段。”

“知天命”是孔子“天命觀”的範疇,“天命觀”是孔子思想體系重要的內容。“天命”是一個很大的範疇,世界上萬事萬物都在它的管控範圍內;“命”往往是指人的壽命和氣運。即孔子所說的,人的壽命的長短是由其自然規律決定的,也就是“死生有命”。

知命,知己之命運;知命,知己之使命;知命,知己之責任,知有所必為,《易》所謂“君子不捨其命”。

五十而知天命,五十歲這個年紀是人生的重大轉折時期,不僅身體發生衰老,家庭和社會責任的訴求,開始反思和總結人生。五十年,彈指一揮間,自己的一生到底過程什麼樣,這個年齡段的人都已經看得很清楚明瞭了。所有的喜怒哀樂,轉眼間都是過往雲煙,仰天長笑還是唏噓悲哉,都已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由此可見,“天命”是“修養天真之至道也”,人只有成長到一定的年齡段,才開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五十知天命”,這是孔子對於自然規律的概括和人生的提煉總結。


作者:夢歸秦淮(一個最會寫字擅長P圖的歷史教師 公眾號:史覺一夢)

致力於個人成長、文化類的乾貨分享,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夢歸秦淮


《論語》上有,“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通誠,也不會在這上邊自謙,所以竊以為他講的是實話,他本人走的也是“理學”的路子。在“循理而入”的路上,“天命”的表現往往會是一種環境限制,也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種侷限,脫不出去,又碰回來。“五十知天命”和《中庸》裡的“天命之謂性”,同樣用了“天命”二字,但詞組含義不一樣,區別在“天”字上。“知天命”的“天”字只是個強調用字,無實義,可以省去,叫成“知命”;而“天命之謂性”的“天”字表玄義,是改變“命”字性質的作用(這是先秦語言裡常見而又獨特的用法,值得深究),不能省去,不能說“命之謂性”。“命”和“性”之間的關係,用車輪的形象去比喻,“命”好比無數條飄散的輻絲,而“性”則是那個中軸、那個固定的原點。所以“天命之謂性”中的“天”字所表玄義,可以看作有指示“命”的出發點,或歸集的意思。而“知天命”並不等同於“知性”,也不能誤會為“明心見性”,這是完全不同的兩條路。孔子完成類似於“明心見性”的“知性”,我個人認為是在“四十不惑”時,他的格局大,求證之路又非常的紮實穩固,一步一個腳印,在人生路上,他給人的感覺是,永遠就在身邊,伴平凡而成長,所以我相信所有活到五十歲的人,都會對“知天命”有自己獨到見解的。。。


n是名n


究竟有哪些 “知天命” 而 不服“天命”的牛人?他們的結局如何?

《論語》中,孔子曾回顧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今天,我們來深入瞭解“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不是我們日常理解的 聽天由命,不思進取。而是 提醒大家,人到了五十歲,精力體力皆有限,對理想的追求開始變得艱難,故而要放平心態、看淡榮辱,莫把結果看得太重。

此話雖為 聖人所言 且流傳千古,但前後數千年,仍有很多人 “知天命”而不服“天命”,雖然碌碌無為者比比皆是 並最終消失於歷史的長河,卻也不乏一些“牛氣沖天”的“老人” 乘風破浪 逆襲成功!

第一位:姜子牙:72歲時在陝西渭水河邊釣魚,遇周文王!

姜子牙,又名 姜尚、呂尚,《封神演義》男一號!年輕時因家道沒落,從事過宰牛、賣肉、賣酒的小生意,雖生活貧寒,但胸懷大志、更勤奮刻苦。72歲時在陝西渭水河邊釣魚,得遇周文王,被請出山 封為“太師”,被周武王尊為“尚父”。武王伐紂時,年逾八旬的姜子牙出任總指揮官,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最終輔佐周武王建立周朝,加封齊國公(今山東地區)。姜子牙是周朝時齊國的首位國君,也是齊國文化的創始人,更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韜略家。歷朝歷代均被尊為“百家宗師”。周康王時,姜子牙作為託孤大臣,於當時的首都(西安)壽終正寢,享年139歲。

第二位:重耳:流亡19年,62歲回國繼位!

重耳,姬姓。春秋時晉國國君,晉獻公之子。春秋五霸中第2位霸主,史稱 晉文公。重耳年輕時便謙虛好學,善於結交。43歲時因內亂遭迫害 被迫流亡他國,流亡期間先後投奔過齊、曹、楚、秦等國,生活的顛簸流離,讓重耳嚐盡人間苦難。流亡19年後,62歲的重耳回國繼位,通過任用賢能使國力大增。65歲時,擊敗當時強大的楚國,成為霸主。69歲逝世,結束輝煌的一生。

第三位:劉邦:55歲擊敗項羽,即帝位。

劉邦,江蘇徐州人。出身農民,任職過秦朝的泗水亭長(相當於鄉長)。因釋放刑徒(服徭役的平民)而逃亡於芒碭山。陳勝吳廣起義後,47歲高齡的劉邦帶領三千子弟響應,攻佔老家沛縣等地,被稱為沛公。55歲擊敗項羽,即帝位,建都長安,史稱西漢。62歲時,因討伐叛亂,被流矢射中,同年駕崩。

第四位:黃忠:62歲隨軍出征,72歲建功立業!

黃忠,字漢升,河南南陽人,東漢末年名將。年輕時在荊州為劉表效力。後,荊州歸屬曹操,黃忠歸屬於長沙太守韓玄。公元209年,劉備攻打荊州,收服黃忠。公元211年,64歲的黃忠跟隨劉備入川,戰功卓著,加封討虜將軍。公元219年,72歲的黃忠率軍進擊定軍山,一戰斬殺魏國名將夏侯淵,大敗曹軍。後,加封徵西將軍。公元220年,病逝,享年73歲,諡剛侯。

第五位:吳承恩:50歲考中功名,72歲始寫名著!

吳承恩,字汝忠,生於1500年,江蘇淮安人,祖籍安徽,出身商人家庭(明代商人地位很低:士農工商)。50歲時,補得“貢生”,結果到京城分配官職時卻落選。51歲任新野縣知縣,58歲受人誣告棄官而去,晚年以賣文為生。72歲開始著手寫《西遊記》,悲喜交加中完成了舉世聞名的著作。82歲離世。

第六位:齊白石:一位執著於藝術的小木匠!

齊白石,名純芝,字渭清。1864年生於湖南長沙。14歲學習木工;24歲學畫肖像;25歲學詩文。日常還要放牛砍柴種田養家,56歲開始突破自己嘗試轉變畫風。89歲榮獲“人民藝術家”稱號。1957年,與世長辭,享年95歲。

第七位:王德順:中國最帥的大爺!

王德順,1936年生於瀋陽。14歲輟學靠打工養家;24歲做話劇演員; 44歲學英語;49歲北漂開始研究形體啞劇,並將中國的啞劇帶上世界啞劇舞臺;57歲創造“活雕塑”;50歲開始健身;65歲學騎馬;70歲練成腹肌;78歲騎摩托;79歲上T臺;81歲出席大小電影節。王大爺常說的一句話:沒有太晚,沒有誰能阻止你成功,只要你下定決心!

第八位:褚時健:74歲二次創業!

褚時健,生於1928年。雲南紅塔集團和玉溪紅塔菸草公司 原董事長,褚橙創始人,被譽為中國菸草大王、中國橙王。51歲著手打造中國名牌香菸——紅塔山,並最終使玉溪捲菸廠成為亞洲第一、世界前列的現代化大型菸草企業。66歲當選“十大改革風雲人物”,成為”中國菸草大王“。71歲時因經濟問題被判處無期徒刑。74歲保外就醫時與妻子承包荒山開始種橙開始第二次創業。83歲刑滿釋放。85歲時,種植的“褚橙”開始通過電商售賣,因品質優良銷量持續領先。被稱為“中國橙王”。86歲,榮獲 第九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特別緻敬人物獎。

五十而知天命!然,古往今來 總有一些人不服“天命”!

曹操《龜雖壽》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蘇軾《晁錯論》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南陽威佳別克大呂哥


孔子這些年被洗白挺厲害的,現在都洗成白蓮花,洗成了雞湯大師,哎呀,噁心壞了。

孔子確實有很多有益的思想,值得今天的我們學習借鑑。可是面對孔子的問題和不足,也應該實事求是的指出和批評。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至聖先師也不例外。

說回原題,孔子說過這樣的話。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每個年齡階段都有不同的心理基礎。

1,十五而志於學。十五歲,青春期,要立志好好學習,努力學會一門將來謀生的手藝。孔子這個時期,本來可以靠力氣吃飯,當一個魯國軍隊先鋒沒問題,可是孔子“不以武力聞於諸侯”,就是喜歡研究周禮,想做一個出將入相的大人物。

現代人15歲在讀中學,基本不存在人生道路的選擇,所以這句話沒什麼意思。

2,三十而立。三十歲,就該成家立業了,建立自己的家庭,建立自己的事業。其實孔子19歲結婚20歲當官,到30歲就已經是齊景公,晏嬰,老子,孟懿子這些大人物的座上客了,30歲當網紅,孔子做到了!

現代人大都在30歲之前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穩定的對象,而不是結交權貴成為網紅。和孔子比事業進步,不是找死嗎?

3,四十不惑。孔子在40歲時,敢於批評權貴的不合理做法,不光是網紅,還是公知呢!這階段,孔子在齊國求官,遭遇晏嬰等人排擠,只好逃走。聽說晉國魏獻子舉薦賢才,大加讚賞,聽說晉國趙鞅制定成文法,大加批評。

孔子在40歲遭遇了失敗,也成了公知,隨時可以出將入相,現代人呢?是不是成了油膩中年呢?

4,五十知天命。孔子50歲時,成為魯國副宰相,執掌大權,可是幾年後被排擠出去,55歲開始周遊列國,傳播他的學說。

孔子說的知天命,是知道了自己爭不過命運,只能當一個教書匠,不能出將入相。50多歲轉型再創業,孔子這也是挺拼命的。

五十知天命,意思是50歲知道自己命裡有什麼,開始新的追求。

5,六十而耳順。孔子60歲時,被人罵做“喪家之犬”,一笑置之。也能接受周遊列國期間遭遇的飢餓寒冷,世態炎涼

六十而耳順,那些退休的人真該學學,退休後什麼都不是了,被人瞧不起很正常嘛!不必要動怒的!

6,七十而從心欲不逾矩。孔子70歲時,死了兒子孔鯉,死了愛徒顏回,也知道了自己快死了。所以,孔子認為自己想做啥就做點啥,想吃啥吃點啥,反正以後沒機會了,只要不犯法就行。

如今70歲以上的老人,真該學學孔子面對死亡的精神。該吃吃該玩玩,但是別犯法!那些碰瓷的老人,想想孔子給你的忠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