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线丨港中大专家:疫情短时间内不会结束


新冠病毒于呼吸道清除之后 仍存留于粪便

今天(3月17日),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举行新闻发布会,指分析香港14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逾300个样本,包括痰、鼻咽液、深喉唾液、血液、尿液及粪便后,发现不管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如何,粪便样本均带有新型冠状病毒。其中3人即使在快要出院前痰和深喉唾液样本没有再发现病毒,但粪便样本仍有病毒存在。

负责研究的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主任陈基湘表示,现在香港市民可以自行在家抽取三种样本到化验所检测,包括痰、深喉唾液以及粪便,当中以痰检测到的病毒量最高,但由于不是所有患者都有痰液,而深喉唾液样本的假阴性机会可以高达42%,认为粪便检测是另一种能够于社区采用的早期侦测工具,有助识别病症轻微、甚至无病症的隐形患者。值得注意的是,带病毒的大便可以污染环境,构成潜在的健康风险。

香港一线丨港中大专家:疫情短时间内不会结束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家亮提醒,对于公共卫生来说有两件事要注意。第一是找出无症状病人。科研人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寻找出可以更容易鉴别没有呼吸道症状的隐形病人的方法。第二是个人卫生。如果病毒可以通过粪便传播污染到别人,有两类人士要特别留意自己的手部卫生:需要照顾长者的人士,以及处理食物和运送食物的人士。假如他们的排泄物不幸带有病毒,手部又清洁得不干净,当他们照顾长者或者处理食物的时候,很容易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陈家亮强调个人手部卫生非常重要,尤其是上述人士的意识更要提高。

另外,陈家亮还介绍,并非只是有腹泻症状的患者才会排泄病毒,没有腹泻症状的患者也会排泄病毒。在没有呼吸道症状之前,其实患者已经排泄病毒出来,甚至当呼吸道问题康复了,痰里面也验不出病毒,但是依然还能在大便中验出病毒。

陈基湘补充道,不能依赖一些测试来判断所有人的感染情况。就算看起来康复,少数人出院后在短时间内都仍然会携带病毒,所以出院后还是要按照程序保持个人卫生。

疫情仍会持续 港府发红色外游警示是有效方法

香港特区政府专家顾问团成员、香港中文大学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估计,疫情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他认为,意大利在疫情暴发后封关的速度太慢。在欧洲一体化之下,民众自由出入各国边境,结果导致整个欧洲疫情蔓延迅速。也有部分欧洲旅客可能在潜伏期内坐飞机将病毒带往美洲、亚洲等其它地区。

香港一线丨港中大专家:疫情短时间内不会结束

基于全球疫情蔓延的状况,今天(3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宣布,特区政府将于今日内向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除中国内地、澳门及台湾外)发出红色外游警示。

本月19日零时起,所有由境外抵港的人士必须接受14天强制家居检疫或医学监察;而所有由中国内地抵港人士的检疫安排维持不变,必须接受14天强制家居检疫,期间禁止离开香港。

林郑月娥引述数字指,过去两星期,香港确诊的新型肺炎个案,有9成属于境外输入个案。在57宗确诊个案中,有50宗属输入个案,只有7宗属本地感染个案。

许树昌认为,政府对全球多数地方发出红色外游警示,是防止病毒进入香港的有效方法。基本上所有人入境都要隔离14天,至于海外留学生返港需要接受强制家居隔离也是适当做法。许多学生都想回港,不可能停飞所有航班,家居隔离能有效防止病毒直接流入社区。但学生千万别偷偷外出,若有发烧或呼吸道征状,要通知卫生署安排检验。

大家都希望六月天气回暖,病毒没有这么活跃。许树昌表示,从北半球看可能是这样,但南半球又变冷了,到时候可能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会暴发得很厉害。到了12月,又轮到北半球了。所以疫情短时间内都不会结束。希望到了2021年能生产出疫苗,到时人们可以打疫苗自我保护。

许树昌介绍,目前香港大学、内地、澳洲及美国都在研发疫苗中,但疫苗成功面世至少要一年半时间。


香港一线丨港中大专家:疫情短时间内不会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