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疫情爆發,美聯儲打出最後子彈,又發大水了


董法 | 歐美疫情爆發,美聯儲打出最後子彈,又發大水了


昨晚美國股市又熔斷了,全球又有9個市場幾乎同時熔斷。

美聯儲盤中宣佈注入1.5萬億美元的流動性,道指吃了一粒小藍丸,拉昇1400點,不過堅持不到6分鐘,指數依然向下整整2352點,創下單日最大跌幅。

一頓操作猛如虎,漲跌全靠特朗普,作為全球歷史上最愛股市的總統,整天敲打美聯儲主席。加息了,指數跌,發推特亂噴;降息了,指數漲,還是發推特BB,央行的獨立性蕩然無存,華爾街和建國合力保住金融業:

這個美國的命根子

可惜疫情戳破了建國們的美夢,連續熔斷,更讓富豪們損失慘重,股神巴菲特僅昨天一夜就損失68億美元,而他本人2020年至今已損失將近200億美元。全球排名前15位富豪昨夜合計損失464億美元,年初至今,他們的財富共

減少2129億美元


董法 | 歐美疫情爆發,美聯儲打出最後子彈,又發大水了


為了救市,除了美聯儲流動性外。日本也表示要注入流動性。

歐美股市有完整的做空機制,所以,這波歐美股市大跌,有大量投機資金賣空。為了護盤,英國、意大利等紛紛出臺臨時限制政策,禁止做空。

隨著多國開始投放流動性救市,並紛紛開啟抄作業模式,市場情緒有所緩和,歐美股市和亞太市場的風險資產開始反彈。但這一輪反彈很有可能無法持續,風險資產的跌勢大概率沒有止住。

BUT,之所以市場各方紛紛拋售,其實都是藉機逃生,大家一直在等一個跳船的機會,一個自圓其說的理由。疫情暴露了金融體系深層次的矛盾和脆弱性:

一是,沙特小王子PK普京大帝,原油降價大戰,導致各產油國拋售流動性好的資產變現。

二是,油價大跌讓頁岩油等垃圾債槓桿爆掉,在抵押物減值階段,需要拋售資追加保證金。

三是,體量巨大的被動型基金擴容,程序化交易加劇了市場流動性風險。

四是,中小企業缺乏經營性現金流和利潤的補充,再融資壓力加劇,面臨較大的債務償還壓力,拋售優質流動性金融資產。

最重要的是,次貸危機後,全球過剩產能壓力後移,實體回報率下降疊加央行擴表、負利率本身就使得金融資產估值高估,調整壓力不斷積累。

最典型的就是美股的所謂大牛市,除了靠建國的全心全意護盤和不遺餘力的吹NB外,全靠上市公司自己持續回購股票,提高ROE和估值。

美股企業盈利早就停滯了

放水根本無法真正地化解市場對未來通縮的擔憂,更不能控制經濟衰退的風險。十二年前,次貸危機,全球大水漫灌,危機一直延續到當下。

當年我們沒得選

這一次,歐美陷入泥潭後,國內將獲得難得的發展機遇,短期內再難有精力,再打壓我國高科技產業。國內在前兩年去槓桿後,正處於企業加槓桿,5g科技週期上行,國產替代加速的共振階段。我國率先成功走出疫情陰影,可能在國際分工中,

進一步佔取先機

高層二個抓手,一是發力新基建,新基建短期有利於擴大需求穩增長,長期也是中國轉型創新的發展方向。二是保民生,將就業放在重中之重,這才是我們的底層硬核能力。

董法:大江東去日夜白,在乎大國崛起,更要小民尊嚴,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