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醫學子:戰“疫”青春顯擔當

今天

南醫學子:戰“疫”青春顯擔當

疫情來襲,全民抗疫。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鬥中,南醫學子們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留校學生中,有人報名學生志願服務隊,在校園各出入口和服務點輪流值班;有人出征一線參與新冠肺炎流行病學調查工作,詳細記錄病人的發病情況及行動軌跡。


未歸校的學子們,有人在家鄉、社區堅守抗疫,戴著口罩和志願者袖標,風雨無阻地在服務點值守;為社區消毒,為居民搬運物資,進行入戶排查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大家不畏艱險,勠力同心,為打贏疫情防抗阻擊戰貢獻力量。


學校組建學生志願者團隊助力抗疫


留校學生報名青年戰“疫”志願服務隊


為做好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學校招募志願者參與校園防控,留校學生積極響應,首批26名同學主動報名參加青年戰“疫”志願者服務隊。他們在校園各出入口和服務點輪流值班,嚴防死守抓好疫情防控,保障全校師生的生命健康安全。

楊婉雯:和團隊一起自制千餘個防護面屏


2017級基礎醫學專業學生楊婉雯在2月報名參加了學校的青年戰“疫”志願服務隊,開展測量進出人員的體溫等工作。“即使是著急趕路,大家也會自覺排隊到我們面前測溫,對我們的工作表示理解。”楊婉雯還加入了由南方醫院門診前線和南方血緣服務隊發起的醫務專業志願者團隊“愛的盔甲”防護面屏製作項目。她和其他志願者到南方醫院學習製作面屏的方法和要求,又認真學習了網上流行的面屏製作方法,最終制定出了一版具有良好防護性能的面屏。


她還積極動員周邊的志願者一起報名參與。“每次我在微信群發佈志願活動的報名信息,學校和醫院的教職工、醫護人員、醫院周邊的群眾都積極報名參與,配合我們的要求自覺做好防護,京溪街道還無償為我們提供場地。”


隨著面屏投放、測試和完善工作順利開展,她所在的醫務專業志願者團隊到2月下旬已經成功製作了一千多個防護面屏,並全部發放到南方醫院有需要的科室和學校青年戰“疫”志願服務隊。“正是因為前線醫護人員不畏艱險、爭分奪秒與病魔戰鬥,以及許多普普通通工作人員、志願者的默默奉獻,這場艱難的戰‘疫’才有了必勝的可能!”楊婉雯表示。


南醫學子:戰“疫”青春顯擔當

努爾比亞•熱合曼:在校抗疫奉獻青春力量


2015級中醫學團支部共青團員努爾比亞•熱合曼因離家較遠,且臨近畢業,所以選擇留校學習。疫情當前,留校的她一直遵守學校規定。當學校發出志願者招募的信息,她第一時間報名,積極響應學校號召成為了一名抗疫志願者。她的主要工作是負責測量登記校內出入人員體溫、檢查入校車輛等。“為國家抗疫奉獻出一點青春力量,這是作為大學生應該做的。”努爾比亞•熱合曼如是說。


南醫學子:戰“疫”青春顯擔當

“擊冠”青年志願隊參與全省新冠肺炎流行病學調查工作


為助力我省新冠肺炎防控,學校組建了“擊冠”青年志願隊,參與全省新冠肺炎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公共衛生學院26名研究生作為第一批志願者隊員,分別奔赴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一線工作人員一起,為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加油助力。


在3月3日舉行的“擊冠”志願隊疫情座談會,志願者代表陳嘉婷、趙建輝、郭建宇,分別介紹了同學們在省疾控的分組及近期工作開展情況,他們一部分在各疾控開展疫情數據整理、調查問卷設計、現場環境採樣、防控物資籌備、現場應急處理等工作,另一部分駐點公檢法、教育、民政、企業等機構協助開展疫情調研和督導。


陳嘉婷表示,作為“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公衛人,為能夠加入“擊冠”青年志願隊而感到無比光榮和自豪,全體志願者將不畏艱險,繆力同心,攻堅克難,為打贏這場疫情貢獻全力。


南醫學子:戰“疫”青春顯擔當

眾多學生志願者在家鄉、社區堅守抗疫

身在家鄉的南醫學子,也用自己的行動為抗疫貢獻力量,他們主動請纓,積極投入,在一個個疫情防控點,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


博士生劉文輝:主動請戰趕赴武漢防控前線


我校2019級博士生劉文輝1月22日正在湖北黃岡老家休假。1月23日武漢“封城”,劉文輝當即決定申請趕赴抗疫前線。“請准許我就地投入戰鬥,食宿自理,一切服從當地疾控部門調遣。一來學有所用,二來疫情發生在自己的家鄉,有責任和義務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在請戰書中寫道。23日晚,他把即將奔赴武漢參與疫情防控的消息告知父母,卻不忍心告訴自己在廣州剛剛懷孕的妻子。


南醫學子:戰“疫”青春顯擔當


劉文輝到達武漢後,投身武漢市疾控消毒與病媒生物防治所和傳染病防制所的防控工作,負責流調信息整理、病家消毒和院感控制等工作,並承擔了金銀潭醫院流調的任務。白天,他在消殺科,帶上防護裝備和督導表格前往江岸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消毒和院感控制工作督導;晚上,他借調到傳防科,負責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個案調查表的錄入,對前期個案調查存在的問題進行統一梳理,為現場流調人員獲得更準確的流行病學信息提供指導。


為了不耽誤白天消殺一線的工作,他廢寢忘食,加班加點忙至深夜。他說,想起有一次在病人家遇到的老奶奶說“你們來了我們就好了,你們真是我們的救星,辛苦你們了”,感覺滿滿的自豪感和價值感,有了堅持的動力。


南醫學子:戰“疫”青春顯擔當

李傲霜:收到來自重慶市石壕鎮的感謝信


醫工學院2016級本科生李傲霜,今年寒假返回重慶市石壕鎮與家人團聚。在疫情爆發後,作為學生骨幹的他,積極響應當地政府號召,毫不猶豫地率先報名加入了志願者“紅魂勸導隊”。在疫情持續期間,李傲霜從事了入戶排查、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居民出行勸導、交通要道卡點值守等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


南醫學子:戰“疫”青春顯擔當


“通過和所有相關工作人員的一起努力,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也發現村民們的安全意識有了很大改善,但還有一些工作需要做得再細緻,比如農村老年人因為沒有口罩不能出門買生活必需品等問題,我們想方設法去幫助他們。”李傲霜說。


李傲霜不怕苦、不怕累、甘於奉獻的雷鋒精神,得到了當地黨支部與社區委員會的認可與肯定,並給我校發來感謝信。對此,李傲霜表示自己只是盡了一名青年和南醫學生該盡的責任,在這次志願服務過程中,自己感觸和收穫良多,希望今後踏入社會後,更加努力,為國家和社會奉獻更大的力量。


南醫學子:戰“疫”青春顯擔當

林子洵:一名預備黨員的初心和覺悟


2017級基礎醫學專業的林子洵是一名預備黨員,當看到有社區正在組織志願活動的宣傳,便毫不猶豫報名參加。她參加了廣州海珠區一社區的抗疫志願活動,包括車輛進出登記、社區居民出入軌跡記錄收集、小區居民生活物資採購等工作。在大多人居家隔離時,全體社區工作人員從春節前年二十七開始已經連續工作超過一個月了。


“繁瑣的工作帶來的是滿滿的驕傲與快樂。在我上門送生活物資的時候,每一位居民都會跟我們說一聲‘辛苦了,注意安全’,他們會關切地詢問我們防護口罩是否充足,是否需要幫助。在這些問候中,我感覺到大家與我們同在。”林子洵說道,“在這個不平凡的春節,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帶著身為一名預備黨員的初心和覺悟,懷著醫學生生命至上的信仰加入到志願活動中,在實踐中增強了責任意識,更加深了對黨的宗旨為人民服務的理解,這是志願活動給我上的最真實的一課。”


南醫學子:戰“疫”青春顯擔當

張思安:遇到過挫折,但更多的是感動


張思安是2019級基礎醫學院士創新班團支書,作為青年志願者參加防控疫情的第一線,成為山東煙臺市的一名社區抗疫志願者。她負責協助向居民宣傳防疫知識,向居民們強調疫情的嚴重性、防控的緊迫性,並協助統計居民信息,進一步摸排外地人口、返鄉人口。


張思安坦言自己曾遇到了一些挫折,“而當看到嗓子都啞了的王阿姨還要接著上門宣傳,看到手都凍得通紅的張哥仍然揹著大藥罐給社區全面消毒,看到幾個和我同齡的青年志願者忙上忙下搬送物資,我明白我做的還遠遠不夠。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這些社區工作者們用腳步丈量著轄區的每一幢樓,用身體築起了一道道抵禦病毒的關卡。”她說,“隨著我們挨家挨戶地宣傳,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起來,認真消毒,嚴格防控,居民們也越發認可我們的工作。有一次,當我為居家隔離的住戶送去蔬菜水果等物資時,還收到了一袋口罩和一封感謝信,那一瞬間我覺得再冷再累都值得,再苦再難都要堅持。”


南醫學子:戰“疫”青春顯擔當

金漪:我們是“偵察兵”,也是“宣傳兵”


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生金漪自從1月28日加入防疫青年志願隊以來,先後在縣內五個卡點開展志願服務,她和無數的基層工作人員一起,堅守在重點區域人員的必經通道,不分日夜、無懼晴雨,每次值班都要在凜冽寒風中連續工作8個小時以上,詳細登記來往車輛,排查過往人員信息,為他人測量體溫,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看似簡單的工作,卻需要極大的細心、耐心和責任心。“我們是‘偵察兵’,詳細詢問出行軌跡,探查蛛絲馬跡,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人員;我們也是‘宣傳兵’,不厭其煩地普及防控知識,協調、溝通、督導,竭盡全力地取得過往人員的理解和配合”。每天上萬遍的“你從哪裡來”、“你到哪裡去”、“請出示健康碼”、“謝謝您的配合”,是她在志願服務的崗位上日復一日的堅守。


“這個冬天,我看過清晨六點的日出,見過傍晚七點的夕陽,走過了凌晨肅蕭的街道,也仰望了深夜璀璨的星空。短短一月餘,在家鄉熟悉的城市,我看到了二十幾年來未曾用心看過的風景。”這是金漪發自內心的感悟。


南醫學子:戰“疫”青春顯擔當

許玲玲:在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疫情發生後,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生許玲玲主動向當地政府遞交了志願服務申請,參與鎮上的疫情防控工作。起初的工作是上門對返鄉人員進行全面登記排查和疫情防控宣傳。道路交通設卡後,她駐紮路口,檢查過往車輛及人員的“通行證”、“健康證”,檢測體溫、發放宣傳資料等。卡口撤除後,她又到街上巡邏,耐心勸導沒有佩戴或不規範佩戴口罩的居民、勸返扎堆集會的群眾。


“雖然工作繁瑣枯燥,但聽到大家的回應‘要得,我們平時很少出門’、‘除了買菜,平時沒啷個出門’,還有一聲聲‘謝謝’、‘你們辛苦了’時,我們感覺所有的疲憊都消散了。”她在不同的志願崗位上,為大家答疑解惑、督促提醒、協調疏導、解決困難。


許玲玲表示:“作為一名醫學生,同時也是一名黨員,既然不能支援前線抗疫,那就在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對於我來說,衣袖上彆著‘黨員先鋒’的紅袖標是我的榮幸,更是一種責任。”


南醫學子:戰“疫”青春顯擔當

抗疫路上,南醫學子們一張張年輕稚嫩的臉龐透著堅定和自信,他們是不畏風險挺身而出、勇往直前的逆行者,詮釋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向堅守抗疫的南醫學子致敬!


文字丨黃瑤

版面丨羅曉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