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蜂致富 勿忘"种子"义务。记“优秀项目”吴有通养蜂事迹

吴有通是政和县养蜂协会副会长、石屯镇有通养蜂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市农村青年致富工程"种子"。他常说:"我是县关工委农村科技服务团培养起来的养蜂专业户"。2000年吴有通开始养蜂时,由于不懂蜂群管理等技术,生产遇到了困难。这时县关工委农村科技服务团名誉主任吕亩南及时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详细向他讲解山区发展养蜂业的好处,蜂群怎样管理等一系列养蜂技术。在他的启发辅导下,吴有通不仅对养蜂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而且很快掌握了养蜂技巧。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他的蜂群已从当时的20多箱、产值几千元,发展到2016年的330箱、产蜂蜜8000多斤,仅养蜂一项年收入就达48万元。2009年养蜂场被县关工委确定为农村科技服务团养蜂示范场,从而更加坚定了他发展养蜂业的信心。

2009年3月,吴有通牵头组织8家养蜂户组建政和县有通养蜂业专业合作社,到2016年社员发展到106人,合作社的养蜂产值达到768万元,带动周边农户280多户,增收570多万元,户均增收2万多元。

养好蜂技术是关键,合作社每年都聘请省农林大学蜂学院教授及市、县养蜂专家来为社员进行技术培训,每年召开一次现场会议,组织大家相互交流经验,探讨养蜂技术。他还带领专业人员深入各个养蜂场开展中华蜜蜂养殖、管理、育种、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指导,不断提高合作社社员的科学养蜂、加工生产技术及内检技术水平。合作社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采取“五统一”服务,即统一采购物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收购、统一产品加工、统一产品销售。合作社同武夷山“天天”、“新百家”、“华榕”多家超市,政和“大利家”购物广场、政和保康药店等单位签订蜂蜜销售合同,实现销售渠道稳定畅通,解决了社员们蜂蜜销售难的后顾之忧。

为了管好合作社,吴有通从建章立制入手规范运作,做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管理。产前做好蜂群管理,蜂场、蜂群、蜂王、蜂箱及巢脾等都有严格要求;产中做好流蜜期的蜂群管理与质量控制,严格取蜜工序及步骤;产后配有专职检测人员负责合作社蜂蜜的各项指标检测工作,完整地记录日常消毒、兽药使用、销售等情况,做好产品检验、包装、储存和运输工作,执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同时合作社按市场要求配置生产要素,投资260万元兴建蜂蜜加工厂房,30万元购置浓缩机、化验室用品等一些必要的设备;2015年6月合作社花了15万元购买一台软包装机器,作为专门制作中华百花蜂蜜小包装,每包25克,一盒2斤,40包,售价160元,方便外出人员携带使用,深受客户欢迎。合作社还注册了“有通蜂业”商标,取得QS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及南平市“知名商标”。依靠合作社铺就的专业销售网络和品牌化经营,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形成合作社利用“公益林保护区”地理优势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有效推动有通蜂产业规模化、高效化发展。

为确保养蜂业长期稳定发展,吴有通高度重视保护中华蜜蜂种群。2011年省农业厅将位于政和县境内石屯镇松源村万亩公益林列入中华蜜蜂生衍繁殖基地标准示范区,合作社与国家蜂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饲养与机具功能研究室签订“闽东北中华蜜蜂地方良种选育研究示范”内容的《试验研究基地建设协议书》,旨在借助中国农科院和福建农林大学科研院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政和丰富的天然次生林资源,在中蜂活框饲养技术集成、优良品种选育和蜂机具的研发等方面进行科学试验。同时,合作社结合当地实际,采取轮回配套换种措施,坚持连年换种,在换种方式上利用引进适合当地条件的优质蜜蜂良种蜂王,在本地蜂种方式上可以利用引进适合当地条件的优质蜂蜜良种蜂王,在本地蜂场产卵培育处女王再与本地蜂场的雄蜂交配,使中华蜜蜂种群得到有效的保护,数量由合作社组建时的690群发展到现在的3920群。

吴有通及合作社的养蜂事业,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和广大农户的好评。2010年10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授予该社 “千社千品”富农工程专业合作社称号;同年12月,荣获“南平市知名商标”荣誉称号;2011年2月被政和县委县政府授予2010年度“农村经济合作先进组织”称号,2011年3月,被南平市农业局、南平市供销合作社分别授予2010年度“示范专业合作社”称号,2013年12月被省财政厅、省农业厅、林业厅、海洋与渔业厅授予“省级规范化示范社”;2012年9月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如今,吴有通正带领合作社全体社员沿着科学养蜂的创业之路阔步前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