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喪氣的話,和一些打氣的話

2003年的非典,那時特別恐懼,說白了是怕死,因為非典死亡率特別高,而且即使治癒也有非常可怕的後遺症,不過非典的傳染性不高。


新冠病毒是另一種情況,死亡率不高,但傳染性極強。非典對患病個體不利,但對整體是有利的;新冠對患病個體相對來說不那麼恐怖,可是對社會整體殺傷力巨大。


本來以為新冠可能會跟非典差不多,但目前看,新冠對整個世界的影響要比非典高不知道多少倍。


我聊一聊最近的一些想法。


1、如果是在2月份,那時即使最悲觀的預期,也比現在最樂觀的預期更好。中國取得了“勝利”,但海外感覺是控制不住的,所以只要有全球化交流,疫情就很難被真正消滅。那就不要太指望今年的商業活動恢復正常,即使國內正常了,海外也不正常,在全球化的今天,經濟活動很難在短期內恢復正常了。


這個也是張文宏的判斷,他認為今年夏天疫情結束基本不可能了,而且很可能面臨來年重新流行的風險,除非特效藥或者疫苗研發出來了。


2、由於外出、聚會、聚餐的減少,消費者在多方面會削減開支,對應的商家收入就會減少,大量沒有收入的商家會帶來員工收入減少甚至是失業,這就是個連鎖反應,失業會帶來消費的進一步減少。今年可能對許多商家和個人來說,都是一個艱難的年度。


大瘟疫帶來的經濟調整就是企業的瘟疫,體質差的企業會無聲無息地死掉,同時帶來一大批失業人群,我們將看到一次社會學上的物競天擇、優勝劣汰。


巴菲特依然巋然不動,因為他堅持長期價值,反正死不了,賬面虧損不是虧損,不行等幾年。如果你做投資,你不僅要有定力和判斷力,還要有持續的場外賺錢能力,這樣場內虧了場外還能提供資金,任何時候全押都是一個壞策略。


企業也是一樣,進入一個業務不考慮風險可能會慘死,過多考慮風險可能會錯過好機會,這就是不同活法和不同死法,就看你看重什麼,賠光了你願意承擔,那冒險也沒錯。


3、諮詢行業好過嗎?肯定不好過,諮詢公司以出差多而著名,沒法出差,大部分業務就沒法進行。廣告行業也好不到哪去,甲方沒錢了,乙方怎麼可能有錢收?加上展覽展示、路演等等活動基本停止,這一類公司也就沒事可做了。戶外廣告的投放預計受到很大影響,可能大家都不容易


我們公司的業務受影響了嗎?有影響,一個是顧問的業務無法出差,也就沒法收費了;還有就是幾個本來要籤合同或者談合作的客戶都取消了行程,估計情況變化,很多也就不會再簽了。


那麼怎麼辦?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等,只要耗得起,等待也是一種策略

。要是沒事,那就全員學習,提升自己,讓自己不死,等長大的機會來了再做。


大災荒的時候是人拼體質,經濟寒冬是企業拼體質,也許我們不是能堅持到最後的那個,但我們可能比多數企業能堅持更長時間。


4、當然人總要消費,比如遊戲,不出門也能玩;比如吃喝拉撒,不出門也要做,甚至要更多;比如教育,孩子們不能天天在家裡玩,等等等。


所以有些企業是得了天時,不是他們能力強,是他們運氣好,比如方便食品,速食食品,這幾個月賣瘋了;我們有個客戶叫金史密斯,是小米生態鏈的企業,做走步機跑步機,根本生產不出來,訂單暴漲;之前就做網絡教學、網絡會議的公司,今年則是大發展的一年。


有些企業是進步快,比如人家立刻就學會了網絡直播;有人立刻改變了菜單和產品以適合外賣,即使比不上那些走大運的,至少能挽回一些損失;有的企業立刻改變銷售渠道,從社群、微信、直播等等渠道銷售。


當然還有賺快錢的,就是投資做口罩,據說已經成了印鈔機。


有些企業是真的沒救,但有些企業是可以通過改變經營模式獲得部分訂單和收入的,就看你這個時候會不會快速適應和改變了。


5、以前有些企業對新渠道不願意參與,不想學習,那是還沒到要死的地步,但今天這麼一搞,你不學也要學,中年大叔也要學網紅直播了,否則只能等死,你看著辦。網絡渠道的競爭可能會加劇,因為有大量嗷嗷待哺的企業衝進來了,以前是賺多賺少的問題,現在是誰死誰活的問題,當然會更加貼身肉搏了。


其實過去老說自己不適合直播不適合視頻之類的,有時候就是給自己找一個懶惰的理由,我這種毫無顏值可言的中年大叔不也去試水短視頻了嘛,抖音還搞了20多萬粉。究竟行不行,咱先搞一下再說,即使要死,也要掙扎一下。


6、恐龍曾經統治了地球,為什麼這麼強大的生物會滅絕呢?因為巨大的環境改變,一個比它還強一百倍的外力發生,那就回天乏術了。這個時候反倒是那些生存策略更靈活的生物能延續下來。比如說水熊這種生物,能耐150高溫,能耐零下200多度低溫,不吃不喝能活幾十年,他們不強大,但他們能活下來。


企業也是一樣,有些企業非常強大,但是它們的生存條件非常單一,社會正常運行就沒問題,他們就是巨無霸。但一個巨大變量出現後,有些企業就會垮掉,比如今年的航空和旅遊企業,他們是恐龍。


7、但你不能低估了人的創造力和適應能力,時間越長,人們想出的對策就會越多。這是經濟學中的第二需求定律講的,所以幾乎沒有真正的剛需,只要給足夠的時間,人們就能找到足夠好的替代方案。


一些喪氣的話,和一些打氣的話


所以即使從現在開始我們全部都要被封閉在小區裡生活,人們也有辦法開展商業活動,況且我們還有發達的快遞和外賣系統,我們有世界上最先進和普及的非現金支付手段,這是中國在這場疫情中巨大的優勢


我看江浙一帶開工的工廠,員工吃飯對面用保鮮膜隔離,這就是我們想出來的具體應對手段。


8、如果現金儲備充足,這個時候,其實是尋找價格窪地的時候。


窪地都有什麼呢?戰略資源、供應鏈資源、優質人才、優質公司的股票、房子等等,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確實是一個“好機會”。


非常時期,共克時艱,祝大家都能“活下來”。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