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隗、齐姜:在晋文公背后,那些不应该被忘怀的女性。

晋文公重耳,春秋五霸之一,他是晋献公的儿子,从小就喜欢接近士人。因此,他十七岁的时候,身边就已经有五个贤士:一是赵衰,二是狐偃咎犯,他是晋文公的舅舅,三是贾佗,四是先轸,五是魏武子,这些人是他日后登上晋国君位的最大助力。

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史记·晋世家》

季隗、齐姜:在晋文公背后,那些不应该被忘怀的女性。

早在晋献公做太子的时候,重耳就已经长大成人了。晋献公继位的时候,重耳已经二十一岁了。

献公的迫害:依靠母亲的娘家狄国的庇护,重耳获得了安身之地。

晋献公十三年,因为骊姬陷害的缘故,重耳被晋献公派到蒲城防守秦国。

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献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献公十三年,以骊姬故,重耳备蒲城守秦。——《史记·晋世家》

到了晋献公二十一年,晋献公逼死了太子申生,骊姬又进一步进谗言陷害重耳、夷吾俩兄弟,重耳感到非常害怕,没有向晋献公告辞,就匆忙赶回蒲城防守自卫。

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史记·晋世家》

季隗、齐姜:在晋文公背后,那些不应该被忘怀的女性。

晋献公二十二年,晋献公派宦官履鞮赶到蒲城去杀重耳。重耳紧急中跳墙而逃,履鞮追上重耳,砍断了重耳的衣袖。

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是时重耳年四十三。从此五士,其馀不名者数十人,至狄。——《史记·晋世家》

父亲对自己绝情绝义,重耳只好依靠自己的母亲娘家,在舅舅的帮助和引荐下,重耳逃到了狄国,因为狄国是重耳母亲的娘家,这时的重耳已经四十三岁了。跟从重耳到狄国的,除了上述五个贤士之外,其他不知姓名的还有数十个人。

季隗的坚守:面对惠公的追杀,重耳选择了逃亡,季隗选择留下来坚守。

狄国攻打咎如,俘获了两个姑娘,他们把其中年纪大的嫁给了重耳,后来生了伯鯈和叔刘,又把年纪轻的嫁给了赵衰,后来生了赵盾。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娶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

重耳在狄国住了五年,这时候晋献公就死了,大夫里克又先后杀死了奚奇和悼子,并派人来接重耳回国,打算立重耳为国君。重耳担心回国被杀,因此坚决拒绝不敢回国。

居狄五岁而晋献公卒,里克已杀奚齐、悼子,乃使人迎,欲立重耳。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史记·晋世家》

季隗、齐姜:在晋文公背后,那些不应该被忘怀的女性。

不久,晋国就接重耳的弟弟夷吾回国立为国君,这就是晋惠公。晋惠公七年,晋惠公对重耳放心不下,就派先前去刺杀重耳的那个宦官履鞮与壮士一起去杀重耳。

已而晋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为惠公。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鞮与壮士欲杀重耳。——《史记·晋世家》

重耳知道后就和赵衰的人商量说:“当初我投靠狄国,不是想靠他东山再起,而是因为他离晋国近,交通方便,所以暂且栖身,如今我们已经在这里住了很久了,我愿意到一个大国中去,齐桓公为人好善,一心想当霸主,最近听说管仲又死了,他也正想得到贤能的人辅佐,我们何不去齐国呢?”于是大家就起身上路。

季隗、齐姜:在晋文公背后,那些不应该被忘怀的女性。

重耳闻之,乃谋赵衰等曰:“始吾奔狄,非以为可用与,以近易通,故且休足。休足久矣,固愿徙之大国。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於是遂行。——《史记·晋世家》

临行前重耳对自己的妻子说:“等我二十五年,如果我还不回来,你就嫁人吧!”他妻子笑着说:“再等二十五年,我坟头的松柏都长大了,虽然这样我还是会等你的!”重耳在狄国一共住了十二年才离开。

重耳谓其妻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乃嫁。”其妻笑曰:“犁二十五年,吾冢上柏大矣。虽然,妾待子。”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史记·晋世家》

季隗、齐姜:在晋文公背后,那些不应该被忘怀的女性。

依靠母亲的庇护,重耳躲过了父亲晋献公的追杀,这次面对弟弟夷吾的追杀,重耳选择了继续逃跑,对于丈夫的决定,季隗选择了乐观和坚守。她知道自己不能动摇丈夫的信念,丈夫说的二十五年,实际上是希望自己能够坚守,把两个人的孩子抚养长大,她要让重耳放心,自己一定会把两个人的孩子抚养长大。面对丈夫的不安和疑惑,她用微笑做出了最令人振奋的回答。中国女性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与生俱来的坚韧。

齐姜的情重:为了自己的丈夫,齐姜成为了齐国的罪人,重耳的恩人。

重耳等人经过卫国,卫文公看不起重耳,没有以礼相待。重耳离开卫国,路过卫国的五鹿时十分饥饿,便向当地人讨要吃的东西。

过卫,卫文公不礼。去,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进之。重耳怒。赵衰曰:“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史记·晋世家》

季隗、齐姜:在晋文公背后,那些不应该被忘怀的女性。

那人把烂泥装在器物中给重耳,重耳而非常生气,赵衰劝阻说:“给你土,预示着你将来拥有土地,你应该拜谢接受下来才对。”重耳听了之后,转怒为喜接受了那个人的馈赠。

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有马二十乘,重耳安之。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卒,会竖刀等为内乱,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留齐凡五岁。重耳爱齐女,毋去心。赵衰、咎犯乃於桑下谋行。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史记·晋世家》

季隗、齐姜:在晋文公背后,那些不应该被忘怀的女性。

到了齐国以后,齐桓公对重耳招待备至,而且把自己宗室的姑娘嫁给了重耳,称齐姜。又给了八十匹马,重耳因此不思进取,整日在温柔乡里。重耳到齐国两年以后,齐桓公死了,这时竖刀等就在齐国发动叛乱,后来齐孝公立为国君,这期间诸侯的军队多次赶到齐国来。

季隗、齐姜:在晋文公背后,那些不应该被忘怀的女性。

重耳留在齐国一共五年,他热恋齐国的妻子齐姜,因此不愿意离开。赵衰等人就躲在桑叶树底下,商量着促使重耳上路的办法。重耳妻子齐姜的佣人正好在树上听到了这件事,回去立即报告了主母齐姜,齐姜将其杀死,劝重耳赶快离开齐国。

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於此,不能去。”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史记·晋世家》

重耳说:“人只要活得安稳快乐,哪里还管得了其他的事情,我宁愿死在这里,也不想离开。”齐姜劝导重耳说:“你作为一个大国公子,因为一时囧困来到这里,而跟随你的那几个士人却把命运寄托在你的身上,你不尽快返回国家,报答那些随你奔波劳累的臣子,却在这里贪恋女色,我都为你感到羞愧!再说不及时努力追求,那什么时候才会成功呢?”

季隗、齐姜:在晋文公背后,那些不应该被忘怀的女性。

齐姜对于问题看的很通透,大家跟随重耳都是有目的的,原因无非是借助于重耳而彰显自己的才能。如今重耳不思进取,这些贤人最终必然会舍弃重耳而去,到了那个时候重耳只能一无所有,对于这种情况,齐姜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行远而觉,重耳大怒,引戈欲杀咎犯。咎犯曰:“杀臣成子,偃之愿也。”重耳曰:“事不成,我食舅氏之肉。”咎犯曰:“事不成,犯肉腥臊,何足食!”乃止,遂行。——《史记·晋世家》

于是齐姜就有赵衰等人商量,用酒把重耳灌醉放上车子拉走,车子走了很长一段路,重耳才醒过来。他发现大家强迫自己上路,愤怒极了,就拿起戈来要杀狐偃咎犯。狐偃咎犯说:“如果杀死我能成全你的事业,这正是我的心愿。”重耳生气的说:“如果事情不成功,我要吃了你舅舅!”狐偃咎犯说:“假如事情失败了,我的肉腥臊恶臭,哪里值得吃呢?”重耳只好罢休,与众人一起上路离开了齐国。

季隗、齐姜:在晋文公背后,那些不应该被忘怀的女性。

春秋五霸之一的重耳,也曾灰心丧气,对于自己没有了信心,这时候一个叫季隗的女子,让他知道了坚守的意义:不是二十五年而是一辈子。他也曾经和《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一样,深陷温柔乡而不能自拔,那时候有位叫做齐姜的女子,为了他而杀人毫不手软,让他再次振奋精神。一个人成功的背后,往往有其他人默默的付出,我们看到前台风光无限的霸主,不要忘了其后默默坚守的女性。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