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枚銅錢,壓在枕頭底下,竟然可以有這種效果

春節到了,又到了收壓歲錢的時候。長輩在除夕守歲之際,給晚輩派發壓歲錢,是中國人傳承了千年的優良習俗。

那麼,為什麼會有壓歲錢呢?

關於壓歲錢的由來,有這樣一個傳說:從前,有個身體黑,手掌白的小妖,叫做“祟”。“祟”身為堂堂小妖,卻喜歡在除夕之夜出來禍害小孩。它在熟睡的孩子額頭上摸幾下,孩子即因受驚而啼哭發熱,待熱病退後,小孩就會成為痴呆兒。


天眷堂館藏古錢幣圖錄 壓勝錢卷 宋代花錢


而古代民間認為:

“錢”有著某種神秘的超自然力量。於是,就有了壓勝錢。壓勝錢,其實就是一種為辟邪祈福而造的一種裝飾物,供人佩戴把玩,祈福辟邪。作為壓勝錢中的一員的壓歲錢,其主要功能,也是辟邪消災,而不是作為流通貨幣使用。壓歲錢以圓形圓孔和圓形方孔居多,正面大多是吉祥文字,如“去殃除兇”“福山壽海”“長命富貴”“強身健體”等,還有一些正面是錢文,背面是祥瑞圖案,比如“北斗七星”“龜蛇”“老虎”“八卦”等紋飾。



在這個時期,壓歲錢不僅逐漸和春節融為一體,逐漸從單純辟邪祈福的厭勝錢幣,

變為流通貨幣。也就是說,壓歲錢真正成為了一種“錢”,可以花了。不過,厭勝壓歲錢在形式上並沒有被壓歲錢取代。此時的壓歲錢,是兩種形式並存的狀態。


明清時期,

壓歲錢風俗變得更加濃烈豐富。除了壓歲錢,還延伸出了壓歲盤、壓歲果子。

清 顧祿《清嘉錄·壓歲盤》:“長幼度歲,互以糕果、朱提相賚獻,謂之‘壓歲盤’。長者貽小兒以朱繩綴百錢,謂之‘壓歲錢’,置橘、荔諸果於枕畔,謂之‘壓歲果子’。元旦睡覺時食之,取讖于吉利,為新年休徵。”

朱提,是銀的別名。

這壓歲盤,就是裝著糕果、銀子的盤。壓歲果子,則主要是橘和荔,取“吉利”之意。大吉大利,今晚橘荔!壓歲錢在明清的小說中,也常被提及。

《金瓶梅》第七十八回有:

“除夕之日,窗梅痕日,竹爆千門萬戶,家家貼春聯,處處掛桃符,西門慶置酒於後堂,閤家團拜,西門慶與吳月娘俱有手帕汗巾銀錢賞賜。”

“手帕汗巾銀錢”,也就是壓歲錢了。

在《紅樓夢》的五十三回中,

兩次提及壓歲錢。


“除夕來到,上下內外均忙忙碌碌。府中尤氏早晨起來正收拾榮府、賈母的針錢禮物,丫頭捧一茶盤押歲錁子說:‘前頭一包碎金子,共是一百五十三兩八錢七分。’尤氏看了一看,只見有梅花式的,有海棠式的,也有如意八寶聯春的。”

賈府的壓歲錢,是做成各種式樣的金子。

“祭祖罷,賈母笑道:‘一年家難為你們……’俱行禮後,左右設椅,然後按長幼挨次就座受禮,男女小廝,兩府丫環,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禮畢,然後散了押歲錢、荷包、金銀等物。”

可見賈府在祭祖、拜年行禮之後,給小輩發壓歲錢。

清代吳曼雲的《壓歲錢》中寫道:

“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

小孩拿了壓歲錢,還會和賣爆竹玩具的討價還價,可見他們是可以支配壓歲錢的。千年已逝,如今的壓歲錢,已經和辟邪去災沒什麼聯繫了。但其中所蘊含的,長輩對晚輩的祝福,是千年未變的。

壓歲錢的由來和妙用,你都知道了嗎?那麼在過去的新年裡,你又收到了多少壓歲錢呢?不妨跟我們分享一下。


有人認為收藏是一種愛好,有人認為收藏是一門學問,有人認為收藏是一種消遣,還有人認為收藏是一種投資,而通過價值讓藏品從側面證明自己獨到的眼光,就是一種自我認同般的享受。

我是老黃,關注我,瞭解更多收藏小知識

有空點點小程序,就是對老黃最大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